《大宋桃源》110何谓斯文[2]

大宋桃源最新章节目录
   后,场上顿时鸦雀无声,连姚文远喘粗气的声音都显得大了许多。
    若是换个环境,有人如此讨教,或许还有些开玩笑的意思,又或许是抱着学术的心态来真心请教也未可知。可是在眼下这个环境里,这一句问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句问句的意思很明白,简直就是指着鼻子大骂,你们哥俩把好端端一声琼林宴闹的一地鸡毛,还有脸说我有辱斯文?你们知道斯文是何物吗?
    于是乎,两位徐大人的气也喘的粗了起来,脸上也顿时没了方才那股淡定,一时之间,两张老脸迅速变化。由红而黑,由黑而青,由青而白”其变化之快,形态之多。让高文举暗自赞叹不已。
    两位徐大人入定了,姚文远松了一口气。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心中暗惊道,难怪坊间传言,说此子昔日将那契丹才子斗的吐血而逃。本以为是好事之人附和之语。如今看来,竟然果有此事。方才,若非两位徐大人接过话头,恐怕,我这条老命也要交待到这里了。难怪方才李相公一个小劲的使眼色给我,可怜我还以为是相公要我赶尽杀绝呢,原来是在警告于我”唉!天天打雁,不想今日却被雁啄了眼。方才那一阵。不独官家心中对我起了意,就连李相公那神态,似乎也多有不满。今日之后,只恐这朝堂之上,再无我姚某人立锥之地了。一想到此处。姚文远顿时觉得浑身冰冷。手脚麻木,头脑一阵阵的发晕,连忙扶着桌子,慢慢的坐了下来,再也不敢看那个恶魔般的少年一眼了。
    说时迟,那时快,片刻之后。两个徐大人又是心有灵犀的齐齐跪到在皇帝面前:“陛下为微臣作主”也不说作干啥的主,反正这个。亏吃的够劲,一时半会的喘不过气来。
    赵恒扫了一眼高文举,见他居然一脸平静,心中一阵好笑,看来这小子行啊,难怪丫头那么死心塌地的要跟了他呢。当下给他使了个眼色。连着向跪在地上都快哭出来的两个徐老头示意了一下。高文举回了个很无奈的眼神。
    赵恒微微一笑,很平静的说道:“两位爱卿快快请起,此事若要彻底解决。还须着落在状元郎身上。只是,联希望两位爱卿莫再欺高鹏年少,不把他的决断当儿戏才好啊
    两位徐大人齐声道:“微臣遵。又同时起身向高文举拱手施礼道:“全凭状元郎决断,下官再无异。
    高文举不由的在心中赞叹了一句,高啊,简直比我高家庄还高啊。难怪人家做皇帝呢!这么轻飘飘一句话。就把方才所有的冲突全都消于无形了,搞的好像刚才那一出是这两位徐大人在试探我的水平似的,最后又把这破事推到我身上了。看来这回是跑不掉了。
    不过高文举也早有意料,早在三年前,他在徐错府上听说这两位的光辉事迹时,就想到了前世曾经读过的一些趣闻逸事中的一则,本来以为只是巧合,恐怕这辈子能轮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谁想到。转来转去,却还是扣到了自己头上,看来,天意难违啊。既然如此,那就却之不恭了。
    这场上的变化,实在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许多人都悄悄的议论了起来,那些新科进士们倒还罢了,大家估计也不怎么明白这其中的勾当。而那些早已知晓徐家兄弟事迹的官员则不免震惊了,多少年了,在这件事上,这哥俩听过谁的话?如今竟然被这个少年三言两语就折服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高文举却没再向徐家兄弟询问两人这些年究竟在争执什么。也不传什么人证物证,只是扭头向皇帝身后不远处,摆着一套文房四宝的一”
    那人脖子顿时红了:,“下官是内起居郎中场上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原来,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国之大事,因此无论何时,皇帝身边总是会跟着一个小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会汇编成册,是为《起居注》。而这个负责记录的官员就叫起居郎中。
    高文举讪讪笑道:“不好意思,误会了。”心头却道,谁叫你连一根胡子都不长,一脸太监相呢。能怪得了谁?
    走到案前,高文举提起笔来小笔走龙蛇。三下五除二就写下了一篇文字。写完后将那张纸轻轻提起。双手捧给赵恒:“请陛下过。赵恒连忙挥挥手,似乎是什么吓人的东西一样:“联说了,此事交由你决断,如何行止便由你说了算,联不看。拿去给两位徐大人吧
    高文举微微一笑,扭头递给了两位脸色苍白的徐大人。
    谢谢”郁闷之死”。和“岭南孤月”两个大大的打赏,你们的鼓励,给了老白无限的动力,今天功力恢复不少。谢谢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