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御弟》第261章保媒

风流御弟最新章节目录
   为了让马智杺过一个开心的新年,小年这一天,朱隶和沈洁备了几样礼物,登门拜访乔和僧。
    听到门房来报,乔和僧大吃一惊,急忙协同夫人一起迎了出来。
    北京城刚刚下完一场雪,积雪尚未融化。朱隶一身大红的修身棉袍,衣袖和领口用金线绣的祥云和仙鹤的图案,外罩一件明黄色的比甲,比甲上同样用金线绣着花边,脚蹬软鹿皮翻毛云靴,头戴青色棉瓜皮帽,帽子顶上缀了一块碧绿的翡翠。
    沈洁的服装同朱隶款式、颜色都相同,只是变成了女装,各别地方做了少许改动。
    这两套服装明朝王爷和王妃的骑马装,即正式又简单,比长裙、霞帔穿起来方便多了,深得沈洁的喜爱。
    何况那两件明黄色的比甲,是皇帝御赐的,是身份和宠爱的象征。
    只是为了配合这套衣服,沈洁不得不同朱隶一起骑马来。
    朱隶和沈洁很少穿得这么正式,乔和僧将朱隶和沈洁接进正厅,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不论朱隶此行是何目的,自己看样子都不得不答应。
    朱隶协同沈洁坐上上座,乔和僧与夫人下首相陪,丫鬟奉上香茶,朱隶开口道:“冒然拜访,还望乔大人不要怪罪。”
    “哪里哪里。”乔和僧忙客气道:“王爷和王妃光临鄙府,是下官的荣幸,下官高兴还来不急呢,何来怪罪。”
    这种场面话,大家说出来就跟背台词一样,虽然说得极富感情,但说的人不当真,听的人自然也不会当真。
    朱隶正考虑下面的话怎么开口,沈洁微微一笑,望着乔夫人说道:“本宫终日为琐事奔忙,好几次闺宴都没有参加,听说乔夫人的侄女依依小姐是顶好的一个女子,不仅样貌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脾气秉性也极好,温柔大方,贤德淑良,整个北京城,千里挑一。”
    王公贵族夫人、小姐们的聚会叫闺宴。
    以往沈洁在南京时,在京王府办过两次闺宴。
    古代女子不满十五周岁,未行过及笄礼之前,尚可偶尔上街露面,一旦过了十五岁,只能等到嫁与夫家后,方能头戴丝巾上街。经常在大街上抛头露面,还是为世人所不齿的。
    到了明朝,这个规矩不那么严厉了,婚嫁后的妇人不带丝巾也可以上街,但年满十五岁,婚嫁前的女子,原则上还是不允许的。
    因而女子们见面,多是参加这种闺宴。
    尚未定亲的女子,也常常是闺宴上最受关注的话题,这个时代婚嫁很大程度是带有目的性的,特别是王公大臣们的女儿。谁与谁攀了亲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家在朝廷中的势力结合。
    到北京后,沈洁终日忙于筹建紫禁城,虽然接到过不少次闺宴的邀请,都没有时间去,只是让小芸和索菲亚参加,小芸不是个爱热闹的人,沈洁没有时间,小芸也从没有在王府中摆过闺宴。
    乔夫人见沈洁这么说,心中一阵激动,如若跟京王爷攀上亲家,好处不言而喻,然而乔夫人很快冷静下来,朱隶的两个儿子刚满五岁,定个娃娃亲尚可,向自己的侄女求亲,是万万不可能的。
    乔和僧与自己的夫人想法相同,只是诧异沈洁为什么会特别提到自己的侄女。
    “王妃谬赞了,鄙侄女只是略有几分姿色,琴棋书画也只是粗通,哪有王妃说得那么优秀。”乔夫人心里明明很高兴,一脸却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似乎沈洁不是在夸她的侄女,而是在贬低她的侄女。
    沈洁微不可查地蹙蹙眉,她讨厌这种虚伪的表情,好在朱隶位高权重,她不用刻意伪装曲意迎合什么人。
    “本王也听侧王妃提过多次,既然没有外人,可否请依依小姐出来一见。”朱隶放下手中的茶杯,随意地说道。
    今日虽然用了王爷和王妃的身份前来保媒,马智杺也今时不同往日,是皇帝钦赐的皇商,但说到底马智杺还是商人,乔和僧能不能同意这门亲事,朱隶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一旦乔和僧坚持不同意,再想挽回基本无望,因而朱隶想当着乔依依的面提出此事,虽然乔依依会因此不好意思,但乔和僧若是回绝,必然也要顾虑乔依依的想法,而乔依依什么想法,朱隶是很清楚的。
    朱隶算是乔依依的长辈,提出如此要求并无不妥。
    朱隶和沈洁的话题一直围着乔依依转,乔和僧再迟钝,也知道今日朱隶和沈洁是为了乔依依的亲事来的。
    能请的动朱隶和沈洁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朱隶提出要见乔依依,乔和僧心里也很高兴,不论朱隶将乔依依介绍给何人,门第一定都不错,就算朱隶自己留着,能给王爷当个侧妃,也是乔依依的福气了,当然,对于乔和僧好处就更大了,要知道,皇帝是朱隶的兄长,乔依依嫁入京王府,乔和僧就是朱隶的老丈人。那是皇亲。
    当然,乔和僧也就是在心里想一想,朱隶虽然风流倜傥,但从未提过娶妾,这些年也有人向朱隶身边送女子,希望朱隶收为妾室,都一概被朱隶严词回绝了。
    小半个时辰后,随着一阵环佩叮当声,乔依依轻移莲步,缓缓走了进来。肤若凝脂,眉如远岱,目如深潭,樱口朱红,面庞清瘦但不失妩媚。
    暗绿色的上襦,两袖用淡黄色的丝线绣满图案,下身配一条草绿色八幅拖裙,裙摆上绣工精美,走动时摇曳生姿,恍若浮莲。
    头上云鬓高高挽起,左右各插一支金步摇,即不显繁复,又见庄重。
    朱隶心中暗叹一句:马智杺这小子好有福气。
    沈洁早已走下座位迎了过去,乔依依虽没有见过沈洁,却也知道眼前的人便是王妃,见沈洁过来盈盈下拜:“民女乔依依见过王爷,王妃。”
    “快起来。”沈洁伸手拉起乔依依,“果然是个美人。”
    “王妃过奖了。”乔依依悄悄望了一眼沈洁,含羞地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
    沈洁按说年龄也不小了,这些年跟这朱隶奔波在外,脸上已然有了岁月的痕迹,但也更彰显出沈洁成熟的魅力,一双眼睛少了少女的含羞,多了几分自信和威严,即使静静地坐着,高贵的气质也让人无法忽视。
    紫禁城的建设,沈洁参与了大部分,天天与官吏打交道,也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北京城的妇人几乎无人不知,然而却没有人在背后谈论沈洁不守妇道,似乎沈洁协助朱隶办事是应该的,某些官吏回到家中感慨沈洁办事雷厉风行时,那些妇人偶而也会出现羡慕的目光,但也只能羡慕,沈洁的学识,朱隶都多次出言称赞过,很多官吏也自愧不如,这样一个有才学的女子,关在家里确实是浪费,想想沈洁做的事情,夫人们觉得自己确实做不到。
    不过,没有人背后说沈洁的闲言碎语,当然不完全因为沈洁学识高,有能力,又是王妃,还是诰命夫人。沈洁知道自己的行为违背了宫闺,流言虽然不会让沈洁掉几斤肉,但听着总是不舒服,所以沈洁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堵众人之口:送礼物。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收了沈洁地礼物,当然也不会在背后诋毁沈洁。
    一年大小节日,婚丧嫁娶,甚至各别节气,以及沈洁故意找出来的理由,沈洁都会打发人给王公大臣的夫人、小姐们送去礼物,沈洁的礼物各种各样,有时很贵重,有时虽不贵重,但别人没有。沈洁见多识广,又跟着朱隶下过西洋,想出来的小礼物自然稀奇特别,一个装着幸运星的玻璃瓶,一个画着水墨画的手帕,甚至月事时用的棉包,至于手链,项链,脚链等等小饰品沈洁都送过,这些东西都是沈洁自己设计的,再街面上根本买不到,因而能得到的人,自然也是一种身份的炫耀。
    连真皮手套,手提袋沈洁都设计过,只是做起来太麻烦,沈洁就送过一次人,想来这些东西,已经成了夫人小姐们的珍品。
    每一次闺宴,都是夫人小姐们有意无意炫耀沈洁送的小礼物的时机。若是哪位夫人小姐没有收到沈洁的小礼物,大家一定会怀疑她是不是得罪了沈洁。
    其实这些年来,沈洁从没少过任何一个人的。尽管如此,谁也不敢冒着收不到礼物的危险,去编排沈洁的坏话。
    “王妃娘娘雍容华贵,依依立于王妃身旁,犹如萤火虫立于夜明珠之畔,光华尽在娘娘身上,看不到依依了。”乔依依一开口,声若黄莺出谷,婉转曼妙。
    沈洁心中暗笑,这么会说话,今天你这事情,我也多卖卖力。
    “依依坐。”沈洁拉着依依坐在椅子上,转头对乔夫人说道:“依依小姐美丽大方,本宫看着也非常喜欢,不知依依小姐可有婚配。”
    知道朱隶和沈洁此来的目的必然是这个,真问到时,乔和僧和乔夫人还是对望了一眼,乔夫人道:“依依是个可怜的孩子,生母去世得早,生父年前也去世了,民妇可怜依依心情不好,并未急于给依依定下亲事。”
    其实乔和僧和乔夫人指望靠着依依连一门好的姻亲,以扩大乔和僧在朝廷的势力,这两年上门为乔依依提亲的人不少,都因为不符合乔和僧的要求,挡了回去。
    这点心计,朱隶和沈洁当然知道。
    “尚未定亲?依依小姐芳龄几何?”沈洁拉着乔依依的手和蔼地问道。
    “虚度二九年华。”
    二九十八岁,女子十五及笄,就可婚配,虽然朱隶认为十五岁的女子还是太小了,但到了十八岁尚未定亲,在这个时代,年纪算大的了,可见乔和僧一心想用侄女为自己换点好处,心中对乔和僧多少有些鄙视,目光在乔和僧脸上转了一圈,虽然平淡,却仍然让乔和僧感到了朱隶对他如此做法的不满。
    自己的侄女什么时候嫁人当然不关朱隶的事,但朱隶这一眼,还是让乔和僧像做了亏心事被人发现似的,背后出了一下冷汗。
    “十八,正是女子的好年华。”沈洁拍拍乔依依的手,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十八岁也可以婚配了,本宫正巧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人品、相貌、学识都是一流的,家产也堪称厚实,不会让依依小姐吃苦,男方迎娶过去,以正妻相待。不知乔大人和乔夫人可舍得让依依小姐出嫁?”
    朱隶听完沈洁的话,悄悄伸出拇指,把沈洁带来当说客,绝对是走了一步高棋,这话说的不仅圆滑,且滴水不漏,明明是乔和僧想在乔依依的婚姻上捞好处,沈洁却说成舍不得让侄女出嫁,但再舍不得,也不能因而耽误了侄女的终身。
    沈洁收到朱隶的赞扬,回了个得意的微笑,这点事做不好,这些年的八挂不是白听白看了。
    乔夫人果然有些着急地说道:“王妃娘娘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