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民国三人行》201巴玉藻

锵锵民国三人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门值班的岗哨没有任何感情非常生硬的声音对巴玉藻来讲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三个多月一百天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程序,而这刚刚开始,进入这个门口挂着醒目的军事要地闲人勿进的警示牌的国防军司令部大院后面陆续还有三道岗哨。
    北赔以陈建峰官邸为中心陆续修建了一系列的建筑作为国防军相关单位机关的办公地点,形成了军事区,政务机关则是仍旧存老城区,但却有几个“非军事单位间杂在这里众多的军事单位其间,其中就有巴玉、藻任职的计刮与发展委员会,而这个简称计委的单位却是整个北赔安全保卫级别最高的单位之一,就连国防军司令本部的级别都在之下面,而计委却是就是司令部大院的院中院。
    北赔沿江一面坡的地形使得几乎很难找到足够大的平地,军事区也是呈带状分布,阶梯状后靠拓展,计委就在最后面的山坡依山而建,向东可以俯瞧整个嘉陵江。即便是在司令本部大院,计委的安保也非常的严密,与司令本部大院有一里开外的间隔带,后山更是布置了诸如铁丝网地雷等等多道防卫措施,更有一个团的驻军驻扎在后山负责拱卫整个军事区背部的安保,仅仅是计委所在区域就布置了两个连。
    但若是有特工人员冲破重重阻碍潜入计委并将整个计委翻个底朝天之后,他会非常失望的,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资料。最大的那幢建筑全是空荡荡的摆满桌椅的房间,如同一个大教室,那幢隐秘在角落有厚重大门的建筑倒是存放资料的,可是里面的资料都是一个个建成的工厂,包括民用工厂在内的所有工厂的诸如厂房设备工人等等的数据倒是很全,可是也不值得如此缜密的处置,最多的建筑还是宿舍,可里面住的人不是青年学生样的,就是带着一股强烈的铜臭味为代表的市井气息的中老年男人。没有一丝有什么“重要人物。在此的迹象,是在搞不清这个破地方弄得这样风声鹤唳紧张兮兮干什么。
    而在这个大院工作生活的一千多人除了少部分核心层面的人也是蒙在鼓中不知晓他们为什么而忙碌,当然巴玉藻就是知道这个计委到底是干什么的。
    从福州的工厂五月底接到搬迁的指令之后距今已经半年多,巴玉藻已经度过最初的焦躁不安阶段,而那份焦躁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前途,而是担忧他们一手创建的飞机制造厂的前途。
    但巴玉藻现在却是完全融入了这个新地方,并深深的爱上这个,地方,这里是能成就梦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地方。
    每每回顾在马尾的艰难日子,他不由得百感交集,开办飞机制造处伊始,就是刃刀大洋的经费,除了一些需要外购的物资由海军部承担,其他国内物资和各种费用都是由马尾船政局造船厂负责。
    尽管他们和工人一起努力,用国内的木材和桐油代替进口的胡桃木和油漆,但杯水车薪,像发动机钢材铝材甚至蒙布和干酷胶都需要进口,由于进口到货的周期和成本,他们往往积攒大半年才能攒够一架飞机所需的材料,飞机的制造成本和进口飞机国内售价一样,这也是飞机制造处一直没有实现盈利的根本原因,也是被海军部轻易抛弃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眼里,制造处是一个只会要钱一点也没有产生利润希望的包袱。
    但是他们并没有沉沦,两个曾经分别在在波音和通用飞机厂担任总工程师的一流设计师,穿着工装和工友们一起拿着扳手榔头刷子等工具,在车间里亲手劳动参与各种制造工序,一直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和世界保持同步。
    巴玉藻说过,我们制造的飞机,与国外同行最先进的机型在“质”的方面,都是处在同一水平,在工艺和方法上,我们也是同步的,只是我们没有营运,没有“量。”
    但这种类似于后来军工科研人员采取的“跟踪,预研”世界先进技术的方式,只能说是因为工业基础落后,国力财力有限无奈的办法。而国防工业的特殊性要求国防工业不仅能造出产品,还要具备稳定批量供应的能力,这恰恰是民国无法做到的。
    受限于这种制约,搬迁前的飞机设计和制造,也是由于国内没有发动机生产设计能力的原因,一直是等发动机到位了后,才能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和参数设计飞机,这种迁就发动机的状况使他们设计制造的飞机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也限制了他们才能的发挥。前三架甲式飞机发动机和马力各异,航速也不一样,第四架乙式在其他的基本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又换了发动机后重量和速度又不一样了,这四架飞机加上浮坞(与鲁北的浮坞大致同时开发,但是晚于鲁北投入使用)就是整个,飞机制造处成立四只的全部产品。
    当他第一次见到鲁北设施齐整的飞机制造厂之时,第一个萌发的念头却是既然已经拥有如此完备的飞机制造企业,为什么还看中不成样的马尾飞机制造厂,与羊角沟的飞机厂相比,马尾的根本就只能算一个简陋的作坊。
    当然这个作坊能够建成现在的规模,浸透巴王等人的心血,除了二:,:洋海军!外,只王两人讣都和蒙古族有着紧密的联亦。川玉藻本身就是蒙古族。而王助却是萨镇冰的孙女婿,据说当年萨镇冰在海析号上因为顾虑舰队的前途,操心过度困乏之至,竟然在椅子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盖了毯子,原来是侍从兵怕他着凉给他盖上的。
    萨镇冰非常感动,而这个侍卫兵又是眉清目秀,恰爱惜才之心顿时产生“我把孙女嫁给你。”那个侍卫兵由此开始了新的人生,出洋留学成为一代英才,这个侍卫兵就是王助,他的妻子就是萨深闺,婚后两仇俪恩爱异常。琴瑟和谐,成就一番佳话。
    至于萨镇冰,与后来他的民族身份之争不同,现在他是公认的蒙古族海军将领,尽管萨镇冰多次居于高位,又是闽籍人士和正宗的马尾元老,但由于其满蒙的特殊身份又由于自己的脾性,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班底势力,在这个军阀时代,其对海军的实质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尽管他曾经有多次力挽狂澜成就一番伟业的机遇,但他都没有抓住,每每都是选守成勤勉的官员,并不适应在这个乱世,这也是后人多说他“窝囊”的原因。
    此时的萨镇冰就任福建省长,依马尾飞机厂能够建立也不能不有萨镇冰的因素在里面起了积极作用,只是它马上就属于国防区的。
    没有那么多瓶瓶罐罐,飞机厂的搬迁合适迅速,到达羊角沟的巴玉、藻和王助迅速安置好一同搬来的六十多名前马尾工人,准备立即投入飞机的研发工作,得到的却是“不着急”的答复。很快来了新的命令,他们的飞机厂新厂址定在汉中。于是巴王二人带着工人呢又是一次搬来
    当他们来到汉中厂,仅仅已经建成厂区的规模就让他们震惊的无以复加,而据负责这个项目基建的陪同人员说这仅仅是一期工程的一部分,震惊之余。疑惑更大了,马尾的飞机厂根本就没有一点吸引国防区的地方,这是为什么?
    “非我族类,其心可诛国之利器,怎可经由他人之手”陈建峰如此解惑,受限于国内人才的匿乏,鲁北现有的飞机制造业的设计师机械师几乎全部由外国人把持,这也是陈建峰并没有过多提升那里的技术水平的原甩。而先进的设计理念更是没有任何泄露。
    鲁北的飞机制造业是以仿制现有机型为主,这些性能不高的飞机足以构建国防军的空中力量,也可以在现在民国乃至东亚地区相对“干净。的空域成为霸主。而通过这批飞机的制造,除了打造空军的基础力量之外,培养一部分技术工人和形成初步的产业基础也是主要目的。
    但是当具备一定基础后,需要提升整个产业的层次,而且还要灌输大量先进的航空理念之时,卸磨杀驴的时候也到了,外国人该走了,该换自己人了,马尾飞机制造厂那些破设备陈建峰根本没有看上眼,他看中的是那挑中国最早的航空专才,特别是巴玉藻王助都是具备世界最高水准的飞机设计师,而两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都走出身海军,而且都曾经在英国学习过潜艇舰船的设计制造,可谓通才。别说几艘破军舰,就是海析号换他们也是值
    巴玉藻王助都是一起被陈建峰招到重庆进行一番谈话后其后,王助任总工程师,负责汉中飞机厂新机型的开发,巴玉藻却出任了由陈建峰担任主任的计委的副主任兼科技发展部副部长,由此脱离了原来的设计业务,转为行政事务。
    “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单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发达的工业基础,你可以把这种官位也罢,职务也罢看做是一种责任,上位者的责任,位置越高。责任越大。中国的科学家可能少了一个巴玉藻,可是巴玉藻为千万个中国科学家搭建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类似的话。陈建和范旭东说过,只是范旭东没有在实业上起到老母鸡的作用,而是半路转行成为叱咤风云的外交官。
    国防区的工业发展到现在。一个缺陷暴露出来,缺乏一个统筹全局的人,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陈调甫长于轻工化学,李烛尘长于运行企业管理,丁文江却是擅长对事务性政务,对经济不在行,韩钟鸣受其学识眼界的限制,做个总管家很是称职,但要让他抓某项具体工业,恐怕强人所难。
    通过对王助巴玉藻两人的了解,发现不同于王助只专注于科研技术业务,飞机厂的日常事务都是巴玉藻打理,对外交涉也是巴玉藻出面,而且巴玉藻先后在英国学习过造船,在美国担任通用飞机厂的总工,这些条件使得巴玉藻有可能具备担当起统筹国防区科技工业的能力。
    巴玉藻也不负重望,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是在各地奔波,几乎把国防区遍布山东鄂西皖南四川陕南的工矿企业以及研究机构都跑了个遍,而随着巴玉藻对国防区了解的越是深入,他的感觉越是震惊。悄无声息间,民国怎么藏下了这样一个庞大先进的工业基础呢?
    大到那些商标公司名称都是外国的汽车,飞千机车,各种型材都是实打实的国防区自产的。”一到就;,州到福建的美国火柴也是国防区自产的,尽管这些工厂都是打着外国工厂的旗号,施用外国的商标,但走了解情况后的巴玉藻知道这全是国防区的产业。
    而他在一个专门轧制铝制腰带扣的小五金厂暗自心疼这些铝材没有物尽其用,感叹自己采购杜拉铝的艰难。但是当他看到国防区自己的氧化铝厂,以及杜拉铝,波纹蒙皮的生产企业,之前的那份感叹继续转化为震惊,不断涌现的震惊,一直震惊到麻木为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