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民国三人行》191这才算是问题[2]

锵锵民国三人行最新章节目录
   间造就了日本多少人才,而炸弹除了摧毁人的本体即杀死他,否则是不会抹去他的知识的,日本的废墟上就有这样一批人,这些才是日本多少年积攒下来最可宝贵的财富。
    民国最缺的就是人才,这也是陈建锋不得不大量引进招募德国人的根本原因,其实不仅仅是人才,还有工业底蕴,废墟下面是地基,拆去残垣断壁,在原来工厂的人员那里就会显现原来的图像,恢复就行,而且还能进一步改进,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基础财富,与此类似的还有道路等设施,修复旧的比新勘测设计还要论证,试运行新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优越性高出很多。
    民国有什么?
    即便是陈建锋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大量引进的资金,扣除偿还旧债的那一部分。算上新借的林林总总也有近四亿美金,加上国内配套的资金也能折合个把亿美金,这是个巨大的数字,道威斯计划总共才向德国陆续提供了二十亿美元。
    但是就在1920年,满铁把资本金由两亿日元增加到4.3亿日元,而日占时期,仅仅青岛的日商累计投资达到五六亿大洋。这就是说,在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投入上,陈建锋根本就没有取得量上的优势。
    还有一个因素,债务余额与债务总额是两回事,相比可能新债还旧债的债务总额,债务余额的含金量要高的多,而且还有一个先发的优势,即债务已经发生利润。
    此外还有一个利用债务的效率问题,德国举债更多的的“修修补补”,民国的条件决定了则是从头开始,德国的一分钱发挥的效用可能超过民国的一元钱,同样,日本利用外债的效能也要远远大于民国。
    这还不算,陈建锋又考虑到一个因素,更是气结,烦躁不已。
    美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近亿吨,而这样的产能已经持续了多年,要是从1900年算起,也至少得有15亿吨的钢铁产量,这些钢铁并不是全部生产出来抛入太平洋,而是在美国本土上变成了铁路,变成了桥梁,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一辆辆汽车拖拉机,同时造就了美国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拥有的财富。
    同样,其他列强也是如此,即便小日本也进行了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的积累。一个赤贫的家庭完成到中产阶级的转变,需要添置多少东西家当,这又需要多大的生产能力才能满足这个需求。
    这样一算,即便是现在立即能达到美国一半的工业产能,光是还旧账就得需要多少年?即便是静态状态下,达到一定基数的中产阶级还需要多少年的周期,这还不算人家也在不断的发展,这又需要多高的增长速度?
    一穷二白的民国,现在还你打我,我打你折腾不休.
    还有列强的欺辱,日本的舰炮时刻威胁着民国的海岸,即便是那些引进的造船设施,陈建锋都没想好放在那里最安全,长江最少则在芜湖以下的江段,莱州湾渤海湾这些封闭的内江内海,有江阴要塞和庙岛群岛的拱卫,确实安全,但首先的解决旅大的日军基地的同时至少占据江苏。好像前者是个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任务。
    可既便做到这一点,这些防线把日军的舰队堵在外面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海军力量主动封锁,沦为存在海军,一点力量都显现不出来,白白浪费不说,打造一支海军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而这样还有一个后果,对外的海上贸易全部中断。
    为了应对可能的威胁,陈建峰将“根据地”转移到西南,可是这里的条件比起山东来,怎么说呢?宝成铁路的路线勘测图纸和施工图纸已经出笼,让陈建峰震惊的是翻越秦岭那一段,至秦岭大隧道短短六公里的直线路程,被设计为三个马蹄形和一个“8”字螺旋,生生的把线路延伸至30千米,有个路段竟然是三层铁路线,意味着火车将从这里绕上三遍。
    30公里,在山东就能差不多连接潍县和寿光了,而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却是“展线”,而高达近二成的桥隧比,让羊临铁路从施工难度投资的对比上真的成为一条简易公路,而襄渝线桥隧比更是高达四成。
    花一样的投资在西南取得的效果也就只有路北的四分之一,珍贵的资金被迫这样“挥霍”,绝对的因素就是因为日本的海上威胁,其实在西部也不安稳。
    北面还有一个凶狠的北极熊,这只受伤的野兽在伤口愈合后,马上就会显露凶残的本性,新疆外蒙古危险,即便所谓的友好国家,英国也在西藏云南那边不断的惹起事端,总想占点便宜,美国纯粹是奸商一个,最乐意干的事情是鹬蚌相争他得利。
    有了这样的考量,陈建锋越干越觉得没劲,越算计越是气结,那种心死的感觉不断的涌上脑际,令他烦躁不已…..
    ****
    在此向各位支持笔者的书友衷心的致谢,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我会坚持的。
    再一次谢谢大家,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