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世轮回之打鬼子》第九节循环往复

千世轮回之打鬼子最新章节目录
   口军攻城第二天,攻势更加凌厉。小理
    今天早上接管城防的一万多官兵虽然也是头一次上城,但明显比以往的官兵要有秩序得多,很快就换防完毕进入临战状态。
    口军发动进攻以后,守城官兵开始的时候也比较吃力,但当后山关的迫击炮和步兵炮给予1000米——3000米范围内的口军沉重打击以后,双方形势立刻逆转。虽然这轮炮击过后口军很快恢复攻势,甚至比之前还要强一些,但后山关的守军士气大振下已经能顶住口军的攻势了。整个战局几乎回到了昨天的状态,又成了口军徒劳消耗的状况。
    激战至中午,口军部队轮番进攻,既不耽误吃午饭,对后山关的进攻也没有停止。后山关一反昨日方式,分批调换官兵。到下午一时许,整个后山关东面的一万多守军已经全都换成了新面孔。
    首次上城作战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适应,中午换防之后,这批初次上城作战的官兵对口军的进攻有点顶不住了。眼看口军的前锋越冲越近,除了再次用迫击炮和步兵炮对1000米——3000米范围的口军开火,有几门49式75mm山炮也对3000米——5000米的口军打了几炮,虽然威慑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但仍然对双方士气起到了此消彼长的作用,战局立刻扳回原样。
    二号守护神说道:“看来今天这二万多官兵的素质比之前的部队要高。”
    嬴胜问道:“何以见得?”
    “昨天那拨儿人一开始可挺乱的,他们之前还是有过一天的上城经验,不仅要用步兵炮和迫击炮,还得有山炮和野炮助阵,口军最前锋上还得打几轮掷弹筒。今天上午就简单多了,只用了步兵炮和迫击炮,其他都省了。下午的由于边打边换防有点乱,可除了步兵炮和迫击炮外,也就多打了几发山炮弹,现在也稳定下来了。这么一比较,今天的二万多人自然就比昨天的强。”
    “今天这二万多人确实打得不错,但要说能胜过昨天那批人,可就有点言过其实了。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正因为昨天一战顶住了口军进攻,令整个后山关士气大振。‘原来口木鬼孑孓也没那么可怕’的想法不仅仅令昨天那一万多守城官兵信心大增,也使其他官兵减轻了心理压力,并且产生了‘他们行,那我们也行’的竞争心理。因此,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很难确定各部官兵孰强孰弱,依然要往长远看才行。”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一视同仁……不对,他们确实都很疲倦,已经被你磨得够呛了。”
    “当然了,不这样就不能起到训练和提高的效果。六万多人可以算作分成六组,每组一万多人。昨天第一组是打了一白天。第二组白天很兴奋,晚上前半夜守城并补枪。第三组也是白天没睡觉,晚上前半夜训练,后半夜守城继续补枪。第四组只睡了前半夜,零点叫起来,训练了半宿,然后今天跟口军作战守了一上午。第五组跟第四组前半段大致相同,但却是一直训练到中午,下午还要守城。”
    “像这么调配,还真够他们受的。但怎么只有五组,你不是说六万多人都有上城经验了吗?”
    “你忘了,二次炮击前山关的那天晚上,有一万多人守了整夜。虽然没有跟口军作战,连补枪都没有,但经过那一夜,他们也成长了不少。假如没有意外的话,我打算今晚就让他们守前半夜,继续提高。”
    “这么累人的实战训练也亏你想得出来。”
    “不了解情况就别乱说,真正的军旅生活比这可要艰苦得多。要说到辛苦,眼下只不过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而已,后面还有更艰难的考验等着这六万多官兵。现在是倚仗后山关和‘三大工程’,跟一群疲惫不堪、状态极差、火力不全的口军作战。假如连这一点点艰辛都挺不过去,将来在平地的战壕里、简易工事里,没有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永备工事,面对的是万全状态的大量口军精锐,这仗还有法打吗?”
    “所以你急着提高部队素质,为达目的连实战都用上了,好在伤亡不大、效果不错。再有就是你还把中高级军官都利用上,让他们到处去督战鼓劲。就连昨晚运送货物回到后山关的宋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也来不及休息就被你派去训练部队。”
    收复前山关以后,嬴胜派宋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到后方三镇公干,他们是昨天傍晚回到后山关的。得知白天跟口军交火,最终以我方击退口军进攻结束,他们二人高兴得不得了,但又感叹惋惜自己没赶上那场激战。不过,嬴胜早给他们安排好了:这二位也别休息了,夜间帮忙训练部队,天亮后还参与了上午的守城战斗。等上午的战局无忧后,他们率部开着大部分卡车再度离开后山关,前往后方三镇执行嬴胜的命令。
    嬴胜说道:“宋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求战心切,但眼下有更适合他们的重要任务去完成,所以我勉为其难抽出一晚上时间让他们帮忙训练部队,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为守卫后山关出力的机会。”
    二号守护神嗤之以鼻:“你有那么好心才怪。宋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是你部队里不多的正规军官,训练的事情他们算是比较在行。若不是要他们去办更重要的事,你能命令他们就住在训练的场地附近,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练兵。昨晚他们回来以后,你也是因为考虑到卡车长时间行驶后需要保养维修,当晚肯定是不能冒险开动了,所以才让宋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在后山关多留一晚。但你也趁机抓人工,让他们去训练部队和指挥督战。等到上午所有车辆都已经确定可以上路时,再让他们马上启程。不过,我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上次他们带走的是尸体,这次带的是骨灰呢?”
    “按照这个国家的习俗,土葬才是正统,火葬并非人人都能接受,至少现在还不能接受。即使是就地深埋,连墓碑都没有,还是有许多人不能接受被烧成骨灰。收复前山关后,那些阵亡将士可以立刻送到后方,虽然最终的命运也不过是就地深埋和火化两种,但毕竟不是亲眼看到,后山关的官兵心理负担还不重。后来守卫前山关造成的伤亡不小,虽然对减轻后方压力和争取时间帮助很大,但阵亡者数量激增。而且,现在是夏天,尸体不尽快处理就会有麻烦,这可是常识。因此,后来的阵亡将士都是在后山关西门外找僻静的地方焚化,至少让城内的守军多减轻一点心里压力。就说现在吧,今天上午宋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离开时就带的都是骨灰了,若再有将士阵亡,也是如此处理,逐渐就习惯了。等将来官兵们训练好了,心理素质提高了,经历过更多严酷的战场和战斗,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了。对了。昨天守城一白天的那批官兵都醒了,但却是中午才醒,你觉得如何?”
    “这件事我知道,但他们就算睡了那么久才醒,绝大多数人也都萎靡不振、精神不济。要想恢复正常,恐怕还得等等,看来透支燃烧的后遗症还真大。”
    “好在现在敌我形势是这样,否则想休息都休息不了。等他们歇过这一阵,那一场苦战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不光是他们,所有分批上城防守的官兵都会经历这么一段时期,缓过来以后,整支部队就脱胎换骨了。”
    “好在你有后山关和‘三大工程’,六万多官兵更是能白天黑夜倒着班儿的上,能稳守的同时有的是调整的余地。要是城外的口军部队知道自己努力努出血来死战就是为了给你练兵,恐怕全体都会吐血吐到死。”
    “现在已经算是轮过一圈了。昨天第一批守一白天的官兵眼下还有些疲乏,今天下午让他们只做些队列训练和熟悉枪械的训练,晚上早点睡,零点以后让他们上城守后半夜。”
    “转了一圈又接上了,正好成了一个大循环。不过,你让他们守后半夜,前半夜谁去呀?”
    “就是最先守一整夜的那一万多人,他们虽然有了提高,但没有真正跟口军开枪实战还是差了一课。哪怕让他们给口军尸体补补枪也行啊,那样下次跟口军实战时,心理压力就不那么大了。”
    “那帮子人可是被你支使出去卖苦力,午饭时刚回来不久,一个个都累得够呛。顶多也就休息一下午,晚上还立刻抓他们上城防守?”
    嬴胜率部放弃前山关、进入后山关不久,许多参与谋划“三大工程”细节的人员就开始后悔:早知道就应该再精细一些,尤其是南北山脉的各条道路,应该再多搞一些防御杀敌的布置。但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前山关的防守已到极限,口军已经开始出动航空兵,再不撤反后山关伤亡会更大,“格子工程”还可能提前暴露。
    对此嬴胜深以为然,又多规划了许多防御措施。由于两次炮击前山关的经验,对口军侦察搜索部队的规律有了进一步掌握,他发现敌方非常专注于后山关,对南北两侧的搜索范围倒不是很大。因此,口军部队昨天开始攻城以后不久,嬴胜就把已经有守城一夜经验的那一万多人派出去,分南北两个方向,给穿越山区的道路上设置防御措施。说是防御措施,其实也就是埋地雷、挖陷阱。地雷不够,就埋炸药,反正布置好了以后有不知情者经过也炸,跟地雷区别不大。虽然都是些简易布置,但相当有效。其实这些布置忙碌的那几天都做过,但数量上少了点,示警和威慑作用明显,但要是口军强行突破则损失不会很大。小理如今因为数量巨大,并将后山关南北两侧五十公里内山区的大小道路全部封锁,口军走哪条道都必然会中招。而且,不管是小心排除,还是强行穿越,不是花费很多时间,就是付出沉重代价。因此,此次行动可以视为“爆破工程”的后续补充。
    本来口军的侦察搜索部队就对南北两侧的广大地区重视不够,又已经开始正面进攻后山关,所以还真就没发现后山关守军从西城门出去的这次行动。假如口军的侦察搜索范围能向南北两侧扩大到三十公里以外,那就有可能发现因为距离较远而在工作时有些疏忽大意的后山关士兵。
    那一万多官兵人数是不少,但负责的范围也大,又几乎都是体力活儿,还要小心不被口军发现。所以,用的时间不短,回来时也都累得够呛。不过,嬴胜可没打算给他们太多的休息时间,决定今晚前半夜就由他们守城。
    面对二号守护神的质疑,嬴胜理由充分:“虽然他们守了一夜,但那天晚上城外连一个口军都看不到,提高也提高得有限,还不能算是真的过关。对于合格的军人来说,现在这种情况也没你说的那么邪乎,也算是锻炼他们连续作战的能力了。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