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日记》第二百四十九页

岳海日记最新章节目录
   地球北京时间2oo7年7月1o日。
    大6历21o年5月8日阴有小雨雨量中等。
    ———————————————————————————
    大6历21o年4月24日晚生了一件震惊大6的事情。原“青原帝国”的皇帝林易以及监国灵惠王林济川同时向以范蠡为的“中山王国”大军投降至此宣告了曾经的大6第一强国“青原帝国”成为了历史。
    大6历21o年4月25日中午时分在原“青原帝国”的国都进行了一个正式的投降仪式。林易手执“青原帝国”的玉玺然后亲口朗读了投降的诏书代表了“青原帝国”的正式覆灭。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中山王国”的大军连同已经投降的原“青原帝国”军队混编而成的近百万大军四处出击不断地接收原“青原帝国”的地方政权。因为皇帝以及当政的灵惠王亲自投降加上我军实力强大原本还有割据之心的地方政权纷纷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城。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就有甘宁、靖江、晋中、青田以及隆中五个行省两百多个城市纳入我军的控制范围。
    与此同时“丘原王国”大军也趁机捡便宜兵出“虎狼关”占据了“甘宁行省”的西南部不过在想要进一步扩展势力的时候受到了陈彦率领的精锐的遏制。
    威武侯裘桢炜十分明智地选择避开我方大军一路向南进军最终攻入了“甘江行省”。不过很可惜在“甘江行省”裘桢炜他们遇到了留守在边境线的第二军团。第二军团经过林开群多年的整治战斗力十分强悍。虽然这个时候他们也刚刚获得了来自帝都“天原城”的最新战况可是身为原“青原帝国”第二强的一支军团即便是不满员的仍然不容许“丘原王国”的军队的侮辱。
    双方之间展开了好几次的大战。虽然“丘原王国”方面军队的数量是第二军团的五六倍之多军队素质方面更是不比第二军团差多少可是第二军团在地方军队的配合下凭借着地利塄是将“丘原王国”的大军阻挡在“甘江行省”府一线上。如此“丘原王国”最终占据了“甘江行省”的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则是仍然在第二军团的掌握之中。
    大6历21o年4月26日又生了一件足以轰动大6的事情那就是“希图王朝”大军出人意料地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了“明光教廷”的边境线。不过“明光教廷”确实具有它当初一举夺得“希图王朝”三个行省的实力。
    仅仅两天时间就遏止住了“希图王朝”大军的进一步南下。原本的大兵团作战变成了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争夺战。同时“明光教廷”的“圣殿骑士团”正在快集结双方之间的再次大战一触即。
    而与此同时北方的“大金汗国”在得到“法拉王国”这块跳板之后于大6历21o年4月25日晚突破了“河洛古国”并不怎么严密的边境线。
    “大金汗国”精锐的骑兵和“河洛古国”丝毫不逊色的骑兵部队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直接结果是早有准备的“河洛古国”骑兵以优势力量对“大金汗国”的骑兵使了一个诈败而后诱敌深入的计策。埋伏的大军将“大金汗国”近半的精锐骑兵歼灭“大金汗国”这一次派出的三十万精锐骑兵只有十二万左右逃回了“法拉王国”。
    当然“大金汗国”的骑兵确实是当世第一即便在那种情况下仍然展现出了惊人的战力。或许说正是“河洛古国”制造出来的那种“绝境”使得“大金汗国”骑兵挥出了远平常的实力这也才使得有十二万的骑兵逃了回去而不是预计中的全军覆没。
    在这一次的战役中赵林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赵林提供的那个精妙的计划才使得“大金汗国”遭受了如此大的损失。当然真要算起来最大的功臣还是我这个幕后指挥者了。
    在我军取得无与伦比的战绩的情况下大6历21o年4月29日“中山王国”现任国王宣武王派出钦差大臣礼部侍郎潭公景来到“天原城”宣了一道圣旨。
    圣旨的内容大致如下:为了表彰范蠡在反抗霸权主义国家原“青原帝国”的过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宣武王提请王族长老会在获得同意之后敕封范蠡为镇国亲王封地“天原城”赏赐金银珠宝等无数。
    另:宣武王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之后十分感慨和感动特准我恢复自己的姓名以后我不用再使用“范蠡”这个化名了。
    这道圣旨自然同样是我的意思。不管是封我为亲王还是公开承认我岳海这个的名字都是为了将来的“禅让”作准备前者让我有一个过渡阶段不至于一下子成为“中山王国”的国王而让人有太大的突兀感觉;后者在恢复自己姓名的同时也是给天下人一个警告那就是被传为“天下第一高手”的岳海所具有的能力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事实上连大6上曾经最强大的“青原帝国”都被我打败了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和我相抗衡呢?如此在将来争霸大6的时候那些当权者就会想到已经成为历史的“青原帝国”进而作出最明智的选择。
    在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同样是为了这件事情作铺垫那就是宣武王将“天原城”赐给我作为封地。“天原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曾经的“青原帝国”国都。一个亲王获得这么一个封地其中又怎样的意义只要有点脑子的人就会联想到其他的一些方面。
    不管外人怎么想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宣武王对我宠幸无比。“天原城”可比“中山王国”现在的国都“里城”大了几倍不止独立出来的皇城更是有“里城”四分之一大小。我一个亲王的封地、所住的地方比国王都要豪华都要大再联想当初宣武王所说“若驸马真是岳海孤将王位让于他又何妨?”的话就会给人一种联想——宣武王有让位的想法。很显然这种言论肯定会传播开去。如此一来今后我所安排的禅让就现在理所当然了。
    $$$$$$$$$$$$$$$$$$$$$$$
    时间进入大6历21o年5月之后大6上的形势仍然不怎么平静。我直接或者间接指挥的一百多万大军以“天原城”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去不断地接收原本属于“青原帝国”的地盘到今天也就是大6历5月8日为止已经占领了原“青原帝国”绝大部分地区。
    不过还有一些地区掌握在别人手中。
    “丘原王国”占据着“甘宁行省”的西南以及“甘江行省”的西北地区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自己的版图。第二军团毕竟是孤军作战虽然有一些城市地方军配合可是绝大部分的城市兵丁早就逃亡了加上“丘原王国”的兵力优势目前第二军团已经失去了府周围的绝大部分城市现正集中力量防守“甘江行省”的府“浦江城”。
    而“丘原王国”对此作出的反应则是派大军包围“浦江城”的同时四处出击一副争取在短时间内占据尽可能多的地盘的样子。现在“甘江行省”的形势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在“青原帝国”的北方第一军团现任的军团长邓磊掌握着原本属于“大金汗国”的边境线和“青原帝国”本身的边境线更将整个“青谷行省”经营得水泼不进。目前赵大江以及赵司空所率领的大军被阻于“青谷行省”和“临风行省”的边界上。
    因为在这之前早就得到过我的命令所以赵大江他们仅仅是陈兵边界却没有作出过界的动作。我下达如此的命令自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邓磊手中掌握着两条边境线。
    在完全攻占“青原帝国”之后我军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同时稳固后方为下一步的争霸大6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是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先自然需要获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此边境线对我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额外获得原本属于“大金汗国”的边境线那么我方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现在邓磊那近三十万的大军不但需要防备我方的军队更需要面对一直以来对其虎视耽耽的“大金汗国”的压力。若是我方再予以强攻那么很有可能让邓磊这个对“青原帝国”没有多少忠诚的元帅转而投向“大金汗国”那一方。所以我针对他的策略则是拉拢为主辅之以一些特种手段。
    若是邓磊乖乖投入我方阵营那么即便在事后封他一个郡王也不在话下;可要是他不知好歹那么我就不得不考虑使用暴力手段除掉他了。那个时候潜藏在身边至今还没有挥作用的三眼族、无相族以及影族高手就可以挥他们的作用了。
    不过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情况毕竟若是有个万一无法及时地控制局面肯定会引起“大金汗国”方面的注意到时候恐怕内乱刚起外敌就已经来到。或许会将两条边境线全都拱手相让也说不定。
    除此之外我军还在最南部的“南疆行省”遇到了麻烦。南疆行省百分之六十的地区乃是多山林的地貌在那里聚集着十三个少数民族这十三个民族被称为“南疆十三寨”。
    一直以来“南疆十三寨”都是“青原帝国”统治的薄弱点因为民俗文化等等方面的迥异即便当初开国大帝降服了对方可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不臣之心也越来越浓重。加上“青原帝国”本身的贪官对“南疆十三寨”百姓的压迫以及横征暴敛几乎每年“南疆行省”都会有一次暴乱而每十年“南疆十三寨”就会动一次颇具规模的反叛。
    经历了两百多年“青原帝国”在“南疆行省”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即便如此仍然无法得到“南疆十三寨”的完全效忠。而“青原帝国”一旦展开大规模的清剿活动“南疆十三寨”就会躲入山林和“青原帝国”大军进行游击战。有人曾经作过一个预估那就是想要完全消灭“南疆十三寨”必须同时出动百万大军。
    即便是如此也并不一定能够取得绝对的战果。毕竟两百多年来“南疆十三寨”虽然仍然无法和“青原帝国”真正融合起来可是血统已经变得十分复杂。别看现在当政者很多都是青原人可真要查起来这些人当中或多或少有着“南疆十三寨”的血统。
    现在“南疆十三寨”同样成为了我军的统一“南疆行省”的障碍而且是不能去动它的障碍。
    除了这三个地方之外其他的地方虽然或多或少有着一些不接受我军统治的人在他们中有些人是原来的官员有的是地方豪强可是却并没有给我军制造什么大的障碍。
    而令人奇怪的是“八大世家”的反应。很明显所有“八大世家”的人已经全部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之中他们占据一座或者几座城池对于我军的到来既不表示欢迎也不表示任何的敌意一副万事和我无关的模样。
    不过据外界的传闻我知道“八大世家”在这里面的态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