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日记》第六十一页

岳海日记最新章节目录
   地球北京时间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大6历2o7年五月十一日晴间多云晚上阴有小雨。
    今天是“青原帝国”例行的朝议日子京师“天原城”之内的文武百官齐齐前往了皇城之内的“正德殿”。
    作为实际参与者贺剑大元帅向我讲述了朝议时候的具体情况。
    按照正常的仪式参拜完坐在那张豪华镶满了各种珠宝的帝王宝座上的皇帝陛下之后文武大臣分成两列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斜对着位于高台上的皇帝林肃中。
    林肃中去年刚刚过完了自己的四十大寿。对一个皇帝来说四十岁这个年龄乃是一生之中的黄金时段。这个年龄的人年富力强加上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把帝国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也是开始萌野心的时候。
    加上大6的格局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平稳随时都有可能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所以近些年来“青原帝国”的治国大方针是“积极备战”迎接大6争霸战的到来。
    在这其中我们的这位皇帝陛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魄力一切都以这个大方针为中心。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反正就是要将“青原帝国”变成一个战争机器。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静极思动了。
    当然表面上一切都显得很是安静。“青原帝国”的各支军队仍然如表面上一样进行着常规训练数目同样保持原来的数目。一百二十万的边防军两百万左右的地方军加上“天原城”之类的军事力量组成了“青原帝国”的军事体系。
    不过暗地里却完全部是这么一回事。
    “陛下今年开春‘青谷行省’北方连续一个月天降大雪目前除了边防戍卫的‘第五军团’一个兵团仍然留守之外千里之地不见人迹。受灾百姓人数达到了五万人死伤人数更是近万。虽然朝廷已经拨下专款进行救援可是杯水车薪。”
    “另外千里边疆的防守也显得很是薄弱若是‘金国’趁机向我方渗透的话恐怕很难阻拦。”丞相邢司墨先按照章程将五天来最重要的事情向林肃中禀报。
    实际上北方边疆的事情近两个月来讨论了十数次但每一次都没有好的方案。从二月初到三月中旬的这场罕见的大雪直接将“青谷行省”的北方变成了无人之地。至于“第五军团”的那支一个兵团的戍卫部队仍然留守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恰好是北方边疆的重要关隘“兰关”。
    “兰关”依山谷而建谷内的气温往往比谷外高上十度左右这就使得那支兵团仍然能够坚持下去。在“兰关”之内有着近一个年份的补给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支兵团会有任何的不测。
    不过就算这支兵团有离开的想法也是不行大雪封住了所有的道路。谷外零下十度左右的气温完全可以让人数在三万人的这支兵团减员一半以上。
    听了丞相的汇报林肃中仅仅是“嗯”了一声对丞相所说的“金国”人有可能从那里侵犯的说法是直接忽略了过去。
    这位丞相大人不擅长军事“兰关”固然是边疆的重要关隘可是那里的边防线并不和“大金汗国”接壤除非对方从海上派兵。不过以目前北方的低气温对方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派兵就算派兵光是花在破冰航行上的力气就要比攻下“兰关”占据“青谷行省”北方的消耗都要来得大。基本上可以排除。
    至于6路林风的“第一军团”不是吃素的当然不会让他们通过。而且若是能够通过“第一军团”的防线还用得着去占领“青谷行省”北方吗?
    丞相邢司墨不动声色地坐了下去然后拿起桌案上的茶杯悠闲地喝起茶来一副十分享受的模样。和丞相大人相同的他那一列的文官同样十分享受地品尝着杯中之茶。这倒不是这一些个大人们故意如此而是今日的奉茶乃是刚采下不久的新鲜“竹叶茶”这可是“青原帝国”排名第一的名茶。因为产量并不多一般的时候只有皇族才能享受到“竹叶茶”的清香幽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皇族子弟都喜欢茶这种玩意他们也会将自己手中的那一点茶叶进行出售。目前“竹叶茶”的市场价是十万金币一两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不同于文官另外那一列的武官中只有少数人将注意力放在“竹叶茶”上。武官大多数是粗人而粗人喜欢的一般就是酒了而且越是烈酒越好。
    因此相对来说武官们显得更加注意接下来自己的统帅——帝国大元帅贺剑的言。
    贺剑所奏报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各地军队的训练情况。其中穿插了“于龙”元帅所属的一部生的军官违纪现象并且附上了他的解决方案。
    大元帅贺剑的处理十分妥当因此我们的皇帝陛下也仅仅是点点头然后又让贺剑大元帅通告全军要严肃纪律等等。
    大元帅紧接着也坐了下去同样开始悠闲地品茶享受着这皇帝陛下的厚赐。按照大元帅的说法他的那一杯茶可是好几千金币呢。不喝不是浪费吗?从平民阶层成长起来的大元帅可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呢。
    两位文武脑报告完毕接下来就是六部的各项报告也都是平常之极的事情。其中唯一一件让朝廷重臣产生分歧的也就是关于我的封爵问题了。
    这个话题先是由邢司墨这个收了我一套酒具的丞相大人提出的:
    “陛下上回朝议对‘中华商行’岳海的封赏还没有定下。微臣认为岳海对我朝军队的贡献十分巨大林元帅的‘第一军团’在今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盈余。如此功绩封一等子爵实属当然。”
    林肃中点点头不置可否。就在此时一向和丞相不对盘的户部尚书汪伟腾地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反驳道:
    “陛下微臣认为丞相大人的说法有些不妥当。要知道贵族乃是我朝的根本一等子爵在贵族体息中虽说不高但也不低。这个岳海所做的功绩固然是大但绝对没有达到封一等子爵的地步。”
    “不过岳海确实有功绩。依微臣之见奖励他一个勋爵的称号就已经足够了。”汪伟言语之间表露出一股不屑的意味。想当然尔就算没有自己侄子的事情只要是邢司墨这只老狐狸表示赞成自己就需要反对。所谓敌人的朋友同样是敌人。
    对户部尚书的话林肃中同样是点点头同样不说什么。在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之后林肃中才慢悠悠地道:“各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问的是殿中的百官眼睛看的却是坐在右下的大元帅贺剑。百官不是瞎子更是精明人物看到皇帝陛下如此态度当然不会站出来多话。
    贺剑看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自己的身上不紧不慢地起身道:“陛下要是帝国多几个岳海何愁兵不强马不壮?”
    贺剑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是平淡好像没有半点的感情在内。不过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大元帅对我的巨大功绩是肯定的那么封爵还用说吗?
    林肃中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道:“大元帅还是这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语气一转林肃中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沉声喝道:“礼部尚书何在?”
    礼部尚书彭昌闻言一个激灵马上从位置上站起身然后出列跪拜在大殿中央道:“微臣在。”
    “拟旨:商贾岳海献巨金以支援帝国军队建设功勋卓著特赐三等伯爵封地——汪爱卿你认为岳海伯爵的封地在哪里为好?”
    听到皇帝陛下不但将原来的一等子爵改成了三等伯爵更想要赏赐封地知道皇帝陛下对我十分看重的汪伟眼珠一转一反之前的态度大声道:
    “陛下以岳伯爵的功绩封地为城有点太大;而若是换成镇子又太小。不如将‘临风行省’的‘松阳城’赐给岳伯爵。‘松阳城’规模不大又靠近岳伯爵现在的居住地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林肃中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下道:“如此甚好封地就定在‘松阳城’。彭昌你尽快拟好圣旨然后办理好相关的事务。一个月后我亲自主持岳伯爵的加封仪式。”
    在礼部尚书得令回到自己的座位之后林肃中环视了文武众臣一眼然后道:“各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奏请的吗?”
    等了几秒钟看到没有人站起身林肃中吸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退朝。另外护国公(贺剑)和镇国公(丞相)留下。”
    众臣出列跪拜然后排成两列缓缓走出了“正德殿”。大元帅和丞相在起身之后跟着走下高台的皇帝陛下林肃中身后向着皇宫的深处走去。
    一路上林肃中随意地询问两人一些问题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御书房。顾名思义是林肃中平时处理政事的地方。
    三人进了“御书房”守卫“御书房”的守卫领接到皇帝陛下的眼色马上里三重外三重地将“御书房”包围起来防御圈扩展到了一百米之外保证没有人能够听到三人的谈话声。
    在“御书房”之内的三人远不像“正德殿”中那般严谨倒好像是好朋友一样的随意。
    林肃中在书架上的一只青铜鼎炉一转书架随之向一旁移开露出后面一间密室。林肃中当先走进密室然后选择了朝南的一张扑满了动物皮毛的背靠椅。他身后的贺剑以及邢司墨很是熟练地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来。
    正想要说话林肃中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座位上起身然后从密室中的架子上拿起一只锦盒打开里面赫然躺着我送给丞相邢司墨的那一套酒具。
    不过锦盒却不是原来因为要掩饰八只酒杯的临时改造的产品而是一只精心用松香木打造的华丽锦盒里面更是用丝绒铺就而成。
    在林肃中将那只熟悉的锦盒拿过来的时候我们的丞相大人已经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想法落后一步从另一只架子上搬下了一套有着“中华商行”标记的陈年“女儿红”。
    在密室中只有陈年的“女儿红”。 林肃中这位皇帝酒量还算可以“花雕”他嫌太清淡“茅台”则是嫌浓烈所以专门选择了“女儿红”。至于他是如何得到这些陈年“女儿红”的就不为人所知了。要知道陈年酒很是珍贵更不用说是“中华商行”推出的陈年酒。
    “青原帝国”几百个城市每一个城市分到的陈年“中华三酒”加起来的数量也就是三千坛不到这是一个月的货量。而这个小小的密室中三面墙壁旁边的架子上所有陈年“女儿红”加起来有一百多坛占了整个“青原帝国”百分之十还多。
    贺大元帅帮助皇帝陛下摆好酒杯丞相大人则是负责将坛中美酒倒入酒壶之中再由大元帅给三人倒酒。
    三人默默地品尝着陈年“女儿红”闭上眼细细地回味其中的滋味。须臾皇帝陛下睁开眼睛对一边的贺大元帅道:“怎么样?”
    贺剑大元帅微微一笑很是诚实地回答道:“很不错陛下。不过微臣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