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卷四影子军刀第四十节火力轰炸

砺刃最新章节目录
   卷四 影子军刀 第四十节 火力轰炸
    第一批到达阿瓦士上空的轰炸机是在8点10分左右出现的。 隔着几公里的距离,凌天翔他们仍然能够看到那几架轰炸机喷出的尾焰。 炸弹落下时的声音根本就传不了这么远,而且炸弹爆炸时的声响传过来的时候已经非常的微弱了。
    “真他**的厉害。 ”袁德良冷笑了一下,“就知道挑没有还手之力的对手炸。 ”
    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美军的轰炸很猛烈,而且轰炸机明显分成了两批。 执行重点轰炸任务的轰炸机一般在距离城区好几十公里,最近也有十多公里的地方就投下了炸弹或者导弹,然后摇摇翅膀就飞走了,根本就不会到达城区上空。 大部分重点目标都是由执行这类任务的轰炸机完成的,而且投下的炸弹块头都比较大,爆炸产生的闪光很强烈,在夜空中就如同是一个突然炸开了的光球,爆炸声也沉闷浑厚。
    一直在城区上空盘旋的是执行战场压制任务的轰炸机,多半都是a-10c这类攻击机。 a-10攻击机的装甲非常厚,其关键部位,比如座舱就有像是澡盆一样的整体式钛合金装甲保护着,可以承受23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的打击。 另外,“雷电”的生存能力也非常的强悍,在伊拉克战场上,有一架a-10被打掉了半截机翼,坏了一个发动机,尾翼上留下了数十个弹孔,最终仍然顽强的返回了机场,飞行员也幸存了下来。 而要是别地飞机轮到这个损伤,恐怕早就完蛋了。
    也只有这类坚固的攻击机才能在弹雨横飞的战场上执行压制任务。 大部分a-10都在城区外围活动,发现了伊朗军队的车辆,或者是高射炮阵地之后,才会投下炸弹,或者是射出导弹。 而这类攻击机只有在丢完了弹药,或者是只剩下了返航燃料的时候才会离开战场。 可以说。 美军在正规地面进攻中,大部分的空中支援都是由a-10提供的。 几年前。 美国地国防部长还想让这种攻击机退役,可最后不但没有让a-10退役,还进行了全面改装,以延长其服役寿命。
    伊朗军队的抵抗并不是很猛烈,远比不上开战第一天时德黑兰地伊朗防空部队。 伊朗军队的防空导弹不是早被用光,就是被美军摧毁了,而单兵携带的防空导弹根本就无法威胁到在4000米上空盘旋的攻击机。 伊朗军队所剩的高射炮也寥寥无几。 而高射机枪根本就无法威胁到皮坚肉厚的“雷电”,反而是只要暴露了高射火力点,就立即会遭到轰炸,这种不对称的结果,搞得伊朗军队根本就不敢将小口径高射炮与高射机枪用到防空作战中去。
    “妈地,不虚此行,来了!”
    凌天翔迅速回过头来,朝着北面的公路看去。 一列规模庞大的车队正在迅速靠近。 车辆都开着灯,根本没有担心会遭到突然袭击。 这也无可厚非,美军掌握了制空权,而且在战场上空盘旋的无人侦察机严密的监视着战场上的情况,如果伊朗军队离开阿瓦士的话,肯定会被立即发现。 美军的战术数据链会将各部队地情况汇总处理。 然后将战场的实际情况发给各作战部队,以保证各部队都能够准确的掌握战场上的态势,这也是美军数字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此情况下,美军根本就不需要担心遭到伊朗正规军的袭击,而那些伊朗游击队发现美军规模如此庞大之后,更不敢出来闹事了。
    袁德良拿起了微光望远镜,凌天翔则直接透过架在狙击步枪皮卡汀尼导轨上地微光瞄准镜向美军车队看去。 排头的是一辆前面架着面巨大天线的“悍马”军车,那面天线是用来干扰无线电遥控引爆路边炸弹,也就是ied的。 这种装备大量配备到了驻伊拉克美军中,大概伊朗游击队也大量使用了ied。 所以美军才会把干扰器配备给侵伊部队吧。
    “悍马”车后面是好几辆“斯特瑞克”装甲车。 其中有几辆是装载着105毫米火炮的火力支援型。 再后面是数十辆履带式自行榴弹炮,随后是履带式弹药输送车。 大量的卡车。 车队长不见尾。
    凌天翔朝袁德良看了一眼,这他**的根本就不是进攻部队。
    “炮兵。 ”袁德良低声说了一句,“美军先把炮兵排了上来,护送的步兵大概只有一个连的兵力,看来,美军想首先进行炮火打击,进攻的地面部队应该在最后面。 ”
    情况很清楚,美军把炮兵压到前面来地目地,就是要让炮兵尽快参战。 空中打击的持续性并不强,另外从成本上看,长时间地火力压制仍然需要由炮兵来完成,轰炸机是不可能完全取代火炮的。
    队伍在空地上停了下来,自行榴弹炮以连为单位散开,设置了好几个炮兵阵地,而每两处炮兵阵地之间的距离都有1公里左右。 这个部署密度相当大,如果是相互之间的炮战的话,那美军就犯了严重的错误,可问题是,现在守卫阿瓦士的伊朗军队根本就没有重炮,给了美军炮兵单方面“发言”的权力,也就让美军炮兵可以有恃无恐的随便展开阵形。
    “快看,左侧第二个阵地上,娘的,无人侦察机!”
    凌天翔朝美军炮兵阵地看去。 一辆卡车停了下来,后面的车厢已经打开了,几名美军士兵正在准备将一架大型无人侦察机弹射出去。 准确的说,是炮瞄侦察机。 这种侦察机的作用就是为炮兵去完成侦察任务,并且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为炮兵提供炮击参数,并且修正弹着点。 以往。 这类任务一般是由前出侦察兵完成的,可现在,美军干脆连侦察兵都省了。
    “说实话,美军地装备真他**的先进,要是什么时候我们的军队也有这么多先进的装备的话,恐怕就没有人是我们的对手了。 ”
    “先进?也只是某些关键装备先进,你看那些火炮。 还不都是老掉牙的?”
    凌天翔这话并没有错,美军炮兵使用地还是m109系列的自行榴弹炮。 而这种火炮地服役时间都快40年了,比凌天翔的年纪还要大。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拥有比m109更先进的火炮,可问题是,却没有能够在战争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美军追求的绝不是装备所有的先进武器,而是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作战方式,扬长避短,专门用自己地优势打敌人的弱点。 自然没有不胜的道理。
    好几架无人侦察机被弹射了出去,数十辆自行榴弹炮都进入了各自的阵位,炮管也仰了起来,指向了阿瓦士城。 美军的炮手也在忙碌着。
    “那些人是不是在建前线指挥所?”袁德良朝那些正在搭建帐篷的美军看了过去。
    凌天翔微微点了点头。 帐篷与炮兵阵地大概有2公里的距离。 “距离我们多远?”
    “1700到1800米。 ”袁德良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激光测距仪。
    凌天翔立即拉住了他,然后摇了摇头。 现在测定距离已经太晚了,考虑到美军有激光告警设备,他们就绝不能用上激光测距仪。 距离是之前大概测定的。 虽然没有办法确定准确地距离,但是100米的误差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无人侦察机被弹射出去后大概15分钟,两个阵地上的自行榴弹炮打出了第一轮快速齐射,每门火炮都发射了三发炮弹,155毫米炮弹射出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让重达数十吨的自行火炮抖动了起来。 炮弹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朝着阿瓦士飞了过去。
    两人立即朝城区方向看去。 可是太远了,而且两人地观察位置不太理想,只知道美军集中炮击了城区的某一区域,数十发炮弹全都落在了同一片城区内,却无法判断出到底是哪里遭到了炮击。 在两人回过头来的时候,美军的自行火炮开始了新一轮的短促齐射。 美军并没有转移炮兵阵地,因为不需要担心敌人的反击,也就没有必要转移炮位。
    炮击开始之后就没有再停下来过,六个炮兵连轮番上阵,每次都有2到3个连开火。 炮击的间隔时间在半分钟到两分钟之内。 每次炮击都相当的急促。 一般每门炮都会打出三发炮弹。 这是典型的精确炮击战术,消耗的弹药不多。 而且每次都能够构成覆盖打击,确保摧毁被发现地目标。
    两个埋伏在山丘上地狙击手也一直在“观战”。 炮击进行了大概五轮,这时公路上出现了另外一列车队。 这次到来的就是美军地地面部队了。 打头阵的是一个排的m1坦克,跟在后面的是m2步兵战车,然后是大量的“斯特瑞克”装甲车,跟在最后面的是一些运送弹药物资的车辆,还有几辆工程维修车。
    “大概有两个营的兵力,至少有一个坦克营。 ”
    凌天翔也看了出来,这还不是美军的主力。 另外,没有发现外面架有天线的指挥车,按理说,美军的指挥车应该是“斯特瑞克”,而在那几十辆“斯特瑞克”中并没有发现有指挥车。 还得继续等。 凌天翔舔了下嘴唇,现在美军正在摆开架势,而且才晚上九点过,美军有的是时间在夜间发动进攻,至少能够将战线推进到阿瓦士的城区边缘吧。
    炮击与轰炸仍然在持续进行着,凌天翔他们没有与外界联系,不知道其他方向上的战斗如何,从他们这边的情况来看,美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应该在凌晨左右,而前期几个小时的炮火打击足以让伊朗军队的防线崩溃了。
    “直升机来了!”
    袁德良提醒了一下后,凌天翔也看到了远处那群闪烁着的导航灯,过了大概半分钟的样子,直升机群发出的巨大噪音才传了过来。
    “**,至少有100架左右!快看,有部分转向了!”
    直升机群是从西面飞来的,其中大概有十多架直升机在到达了阿瓦士附近的时候脱离了机群。 那应该是武装直升机,大概是接到了新的命令,转向去打击阿瓦士的伊军防线,而没有一起飞过来。
    不到5分钟,大批的运输直升机到达了旷地上空,大部分都是ch-47型运输直升机,另外还有一部分ch-60,以及少数的ch-53。 肯定是第101空中突击师的部队。 凌天翔朝着已经在公路两侧停下来的坦克装甲战车看去,美军调动了第4数步师与第101空突师的兵力一起行动,战术意图很清楚,用机降部队夺取沿途的制高点,占领伊军防御阵地后方的关键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