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卷七全面战争第七十七节穷途末路

砺刃最新章节目录
   卷七 全面战争 第七十七节 穷途末路
    英国远征舰队遭到了惨痛打击之后,当即就决定向东撤退300公里,以避开阿根廷空军的再次打击。 实际上,此时阿根廷空军也没有办法立即组织第二轮进攻,因为阿根廷的飞行员在对海攻击方面的能力还不足,且所有的加油机都派了出去,那些携带反舰导弹的战机至少需要一次空中加油才能够完成任务。
    因为英国远征舰队主动后撤,双方的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即英国留下来打捞落水人员的战舰与阿根廷的救援飞机发生了冲突,结果有2架救援飞机被英国战舰上的防空导弹击落。 为此,阿根廷还发出了强烈抗议,并且把此事闹到了海牙国际战争法庭上,要求惩罚肇事的英国海军军官,因为那两架飞机上涂着红十字标记,是专门用来执行人道主义搜救任务的,而不是作战飞机。 当然,这事最后也不了了之,毕竟那是发生在战场上的。 另外,负责打捞落水人员的那艘英国护卫舰发现苗头不对,在数个小时之后逃走了。 最终,阿根廷的救援飞机从海上捞起了30多名英国海军官兵。
    两日之内,双方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 实际上,英国远征舰队也没有实力了。 新补充的飞机要到第十四日才能补充到位。 其实,英国远征舰队损失最多的还是飞行员。 空战中被击落的53名飞行员里,有12人阵亡。 17人负伤,还有15人失踪(其中12人被俘,另外3人在战后都没有找到,多半是被淹死了),只有9人回到了舰队,而且还不能够继续作战。 而新到达的飞行员都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英国舰队地航空作战实力已经降低了不少。
    当然。 英国远征舰队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在损失了2艘防空驱逐舰之后。 英国远征舰队的防空能力大打折扣。 而且,另外2艘驱逐舰装备的都是桑普森雷达,其对空探测距离有限,更无法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 舰队的反潜护卫舰也只剩下了3艘。 而按照战时标准,至少需要4艘才能够组成一道比较完善的反潜网,保护航母地安全。 就算海面下还有核潜艇为航母保驾护航,可是在遇到了阿根廷的潜艇之后。 航母仍然会受到很大地威胁。
    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英国远征舰队暂时离开战区。 现在,英国人唯一能够等待的就是随同远征部队一起到达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 这支航母战斗群里除了航母之外,还有2艘“地平线”级防空驱逐舰,4艘“拉菲特”级反潜护卫舰。 另外,随同远征部队一起到达的还有2艘42型驱逐舰,以及4艘23型护卫舰。 最重要的是,法国航母上有3架e-2f型预警机,可以为舰队提供早期预警。 加上制空能力更强的“阵风”战斗机,舰队的防空能力大大提高,到时候才有能力去与阿根廷空军较量。
    在英国远征舰队等待援兵地时候,阿根廷空军也在积极策划着新的行动。 当天晚上,杜冰锋、赵隼鹰等人就转移到了阿根廷北部的某个机场,并且开始策划新的作战行动。 最终。 两人都没有被挑中,因为他们是战斗机飞行员,执行空战任务的能力很不错,可是在对海打击方面却不怎么样。 另外,这次行动需要的是擅长对海打击任务的飞行员,而且不需要护航战斗机,所以,他们就被排除在外了。
    最后确定下来的人员中,一共有12名共和国地飞行员,其中6人是导航员。 他们的任务是驾驶6架双座型f-10a2型战斗机。 并且引导另外2架由阿根廷飞行员驾驶的单座型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
    为了确保攻击机群能够达到最大作战半径。 这次只出动18架战机,每架战机将携带两大三小的5具副油箱与2枚反舰导弹。 自卫武器则只有2枚格斗导弹,另外双座型的战机还将携带一具具有综合探测能力的电子战吊舱。 因为战机是满载起飞,所以机内油箱无法装满燃料,在起飞之后就需要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完成任务,也就是发射了导弹,返航地时候,将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战机才有足够的燃料返回机场。 而整个作战过程需要大概5个小时的时间,战机往返飞行距离超过了4000公里。
    整整等了一天,直到14日夜,准确的情报才送了过来,运送英国远征部队的船队,以及为其护航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出现在了里奥格兰德海丘海域,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概2100公里。 随即,2架负责电子侦察与前线指挥的电子战飞机起飞了。
    这两架飞机实际上就是安装了军用电子设备的g550型商务飞机,巨大的航程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活动范围。 这两架飞机都有自己地任务,其中安装了电子侦察设备地那架将负责确定法国舰队的预警机是否在舰队附近活动,而另外一架则负责在攻击机群到达地时候,为攻击机群提供战术指挥协助。
    当时,主要的情报来源还是共和国与俄罗斯的侦察卫星。 为了帮助阿根廷空军完成这次任务,共和国与俄罗斯各调集了两颗侦察卫星,重点监视距离南美洲大陆2000到2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航道,并且结合英国远征部队与法国舰队出发的时间,大概推算舰队所在的位置。 经过了2天的反复搜索,最终找到了这支由数十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同时侦察卫星拍摄下来的照片还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法国舰队在前,英国的船队在后。 为运输船队提供直接掩护地只有英国的那几艘战舰。 而且2艘防空能力相对较强的驱逐舰都部署在船队的西南方向上,留在船队附近的是4艘护卫舰。 也就是说,法国人并没有让他们的防空战舰去掩护运输船队!
    这条情报极为重要,在制订战术计划的时候,就充分地利用了起来。 即,攻击机群重点打击缺乏防空掩护的运输船队,不去对付防空能力相对强大地法国舰队。 而就实力而言。 18架攻击机,36枚反舰导弹。 也根本就不可能对法国舰队构成多大的威胁。 如果遭到了法国舰载战斗机的拦截,恐怕连发射导弹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在确定战术行动时,机群将直接从运输船队的西北面进入,然后发射导弹。
    当然,计划确定下来之后,还需要等待时机。 机群的最大航程也就4000公里左右。 而要确保机群返回机场,那么就得将打击距离缩短到1800到1900公里之内。 而现在,英国的船队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有2100公里,距离机群驻扎地马德普拉塔空军基地还有2200公里左右。 而按照对方的航向与航行速度计算,这至少还需要等上一天的时间。
    又是一天漫长的等待过去之后,侦察卫星四次发回照片,情报分析军官根据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绘制出了英法舰队的航线图,并且大概确定了敌舰队的航行速度在18节到20节之间。 同时。 头一天负责电子侦察的飞机也取得了一条重要地成果,那就是法国舰队的预警机将在凌晨3点返回航母,在上午9点左右才再次起飞,期间有大概6个小时的间歇时间。
    这与凌天翔最初时预料的结果一样。 e-2系列飞机在距离航母150公里处的持续巡逻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虽然3架预警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舰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早期预警,但是这却要缩短正常维护时间。 其持续作战能力受到了巨大地影响。 因此,在平常情况下,3架预警机是不可能为舰队提供不间断的早期预警的。
    有了这些情报,阿根廷空军立即就采取了行动。 15日夜23点30分,两架执行电子战任务与前线战术协调任务的支援飞机再次起飞。 2个小时之后,满载的18架j-10a2也以三机编队的方式离开了马德普拉塔空军基地,迅速消失在了夜空之中。
    18架攻击机首先在5500米的高度上飞行了大概1200公里。 在距离敌舰队大概还有650公里的时候迅速将飞行高度降低到了500米,又飞行了300公里之后,飞行高度再次降低到了200米,这次飞行了大概150公里。 机群也做了最后一次机动。 飞行高度降低到了50米。 这几乎是f-10a2的极限飞行高度了。
    16日凌晨3点55分,负责战术指挥的飞机利用电子侦察设备测出了目标舰船地大概位置。 这主要就是利用目标舰船发出地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定位。 随即,这些信息被传输到了6架带队长机上。
    最后,1架双座型战机迅速爬升到了500米的高度,并且利用机载火控雷达对100多公里外地目标舰船进行了最后一次精确探测。 火控雷达的开机时间不到15秒钟,而且飞机也在1分钟之内就回到了50米的高度上。 获得了精确信息之后,这架飞机立即通过战术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分发给了其他的战机。 随即,每一架战机都为自己携带的2枚导弹装定了攻击参数。
    从收到战术指挥飞机发来的信息,到18架战机全部发射完导弹,只用了大概3分钟的时间。 这个过程是相当快的,而发射了导弹的18架战机同时在低空转向,抛掉了碍事的副油箱,加速朝大陆方向返航了。
    30年前,阿根廷空军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就是用这一方式袭击了“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当时,驱逐舰上的雷达兵将战机发射的雷达信号当作了海浪,所以没有将其上报,直到导弹命中前才做出反应,可已经太迟了。
    这次,负责掩护运输船队的42型驱逐舰没有重蹈覆辙。 在那架f-10a2跃起的时候,70公里外的战舰上的雷达就发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目标。 虽然雷达操作员不敢相信,阿根廷的战机能够飞这么远,但是他还是立即把情况上报,随即战舰上就响起了防空警报,另外几艘战舰也都纷纷接到了消息,做好了防空准备。 因为敌机出现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很快就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所以护航战舰根本就来不及发射导弹,甚至没有能够锁定目标。
    英国海军吸取了教训,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挽救了一批英国远征军与海军官兵的性命,可是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所遭受的惨痛损失。 42型驱逐舰用的是“海标枪”型防空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