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一百六十一章飞起来的困难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虽说外界对于李清照的三约之说传的沸沸扬扬,但李府自身对于这事却出奇的镇定,尤其是身为一家之主的李格非,这位礼部员外郎脸上可没有半分双喜临门的笑容,作为妻子的王氏心知内中厉害,也就不拿儿女的事来烦他,每天督促的最多的就是要去哪家大人府上探探口风、走走动静。即可找到他李格非与苏门四学士私交颇深,如果将来皇帝倾向新党的话,可想而知整个家族会面临多大的生存危机,这已经不是平rì喝茶下棋就可以打发过去的,所以像今rì李格非就邀了几个族中人过来叙谈事宜。
    此时李府的大厅中堂内,李格非高坐上首,和下面是几个族中弟兄商讨接下来的计划,几个长兄已经建议外调出京,借此规避如今形势不明的政治形势,这法子虽然消极,但也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嗯……
    李格非沉吟难决,底下也都是面sè忡忡。
    他们李家虽然世代书香,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出现过极为拔萃的人物,所以这朝中少根主心骨,做起事来就是显得束手束脚。但迁外的麻烦也是不少,且不说家产细目的转移划定,就是三省那道公关都过不了,每次政局不稳的时候,上面还不是拿他们当排头卒。
    这议来议去,最后还是只能得一句从长计议,再静观其变看看。
    “文叔,我看安安和康非的婚事还是先缓缓,这时候可别cāo之过急啊。”李格非叔父李辛提醒道。
    这些李格非当然有数。如今不管皇帝是不是有绍述的意向,都不适宜在中间举办婚嫁,不然太招眼了。只是眼下风声已经传出去了,如果他们这边单方面改期的话,肯定会招致赵家不快,所以这又是一桩头疼事。
    ……
    ……
    虽然问题严峻,但李格非并没有让子女知道的意思,或者说官员们都会选择把这些消息压下来,极力烘托出一幅平和如常的氛围。所以像李清照这些闺中女子依旧是如往常一般,剪花刺绣、踢毽花绳,与闺蜜聊聊女儿心事。或是京中趣闻。
    尤其是李清照的院子,近来不少官家千金过来讨问六月六的消息是否属实,当然,也是因为心中那丝艳羡而忍不住过来凑凑热闹。关系亲密的。还要嬉闹几句那rì过来给她把把关,搞得倒像是伴娘一般。尤其是最近一品斋新出了《石头记》后,李清照就更是被那些小姐妹揶揄了,像什么“宝哥哥、情妹妹”之类的话几乎是张口就来,好像不调侃她两句就不舒服。而事实……其实就是这样,即便那曾家女郎也是半有醋味地拉她手,两人坐窗边的鼓凳上说话。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妹妹能得此夫,可不知羡煞了京中多少女儿家~~”
    “呵。”
    李清照在经历了初期的感情起伏期后。如今也大致恢复了平稳,虽说事后想想自己所提之语确实唐突,但未尝不是为了苏进着想。他已没了仕途,爹爹即便再为开明,也不可能这般惯着自己,任xìng……也该是有个限度的。现在京里的人都看着,要是他做到了而自己却应不下来,那可就是让所有人都难堪了,所以眼下这么处置也好,对所有人都好。
    “怎么,好像好像还心事重重的?”
    曾芝兰看向她时脸上满是笑意,一个女人一辈子能有这么一次万众瞩目的时刻,就足以铭记一生了。此时外边花圃里是几个女婢在栽种花卉,丫鬟胭脂还拿着短锄在那儿扭动腰肢,唱着“仙葩与美玉”,惹得旁边几个女婢不快的把泥泼她裙上,“难听死了,还不如去戏园子听呢。”结果就吵吵嚷嚷起来了。她们这些侍婢一天到晚就是在府里,没什么娱乐活动下,唱唱小曲,或者听听故事就是极为奢侈的享受了。
    “曾家娘子,你说后来宝玉是娶黛玉还是宝钗?”胭脂裹着脑袋上的包布问进窗里来,这对于曾芝兰而言也是一种午后的惬意,最起码她曾府里的丫鬟是没这么开朗的。
    “问你家小娘子,她肯定知道。”
    文案前看书的李清照又是翻过一页,对于这曾芝兰的打趣是一概略过。眼下离六月六还有一段时间,她在考虑要不要与苏进谈谈清楚,毕竟两人是不会有结果的,明知是这样的结局还要往里头扎,与飞蛾扑火又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
    他真的喜欢自己吗?
    感觉是求来的爱情,真的好讨厌。
    ……
    ……
    **************************************************
    **************************************************
    五月底的汴京,已经能让人感觉到热意了,偶尔的蝉鸣蚤跳更是将这耐不住的盛夏从幕后迎了出来,走上街头,凉衫蒲扇之类的物事已经零零散散的摆了出来,货郎挑夫箩筐里的杨梅也换成了石榴和红提,东京的百姓喜欢尝新鲜,所以就卖的极为紧俏,能最早吃上的,多是钱袋子里当啷响的人。
    “东西给你们买来了,活儿可得给我做好了。”苏进派发慰问,在陈记的一家皮货店里。
    由于陈午入御鞠队了,所以平常这些小子也就把自己当做主心骨来待,蹴鞠的事儿完了后,就过来店里瞧瞧有什么活可干,也是打着赚外快的心思来的,所以他当然不必客气,就当是雇了几个伙计。
    “就这么点东西就把我们打发了?怎么也得长庆楼走上一圈才是。”他们嘴里啃着新嫩的石榴肉,都吃的满嘴渣了。却还是堵不上他们的嘴,吵吵闹闹的好一番才消停下来。
    做了这大半月的宣传了,该有的受众也差不多都传到了。凭借新书的影响和三约的噱头,倒时过去围观的人肯定不会少于千人,不过为了谨防意外,他还是做了二手准备的,昨儿就是去的种府把事情敲定下来。
    维护秩序,谨防暴动。
    多好的理由,对上对下都好交代。又能看回表演。当时这么提出来时,把周侗听得那叫一个乐呵,种师道还没说话。他倒是先仗义起来,回去就是宣布御拳馆六月六闭馆这一重大消息,并且煽动馆徒多出去溜达溜达,有啥好哄就瞎起一回。
    虽说是童心未泯。但好歹也是从自己这儿拿了份人情过去。以后他那几个关门弟子可就是要自己多多照拂了。
    苏进不禁莞尔,北伐如今还遥遥无期,他自然是希望三年内能完成,但实际可没那么好cāo作,所以这些就看以后机缘了,眼下,还是得把最棘手的任务完成了再说。他想着,旁边的几个小子就已经哇哇的惊呼了起来。
    “不会!这么大的东西要用牛皮缝吗。这得费多少牛皮才能做出来?”,“关键是你敢不敢乘。反正我是不敢……”
    这些小子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张大图纸后,不由得都是倒吸一口冷气。这是苏进之前交给皮货店的热气球图纸,俨然大气的这张雪浪纸贴在作坊四围的墙上,几个裁缝匠正对照着缝制,还有编藤的匠工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赶制,看去像是即将完工的模样,但只有这些人心里清楚,眼下打的是一场无把握的。
    苏进脸上也没有任何松懈的神sè。
    这热气球的原理构造虽然简单,但技术上的要求比较高,气囊和火力源是最关键的一环,但这在这个年代显然是比较苛刻的。他与几个匠人讨论了几天也只能给出一个勉强的法子,气囊拿细绸布浸上桐油来实现,不过为了安全,就计划在外面包上一层黄牛外皮,虽然重量增加了,但总比飞一半就被异物扎破的结局来的好。至于火力源是完全没有办法了,虽然浅层的石油天然气能开采,但没有工具还是什么都白搭,总不可能为了放个热气球就鼓捣出半个工业革命。
    “苏家少爷,要不换个法子?”有裁缝将手上的线团收了起来,拍拍衣袖上的线头过来说话。
    如今这裁缝作坊里的人手都在全力赶制气囊,眼看这绸布已经快竣工了,如果还不能想到主意解决火力问题的话,他们也做不下去,毕竟牛皮贵重,如果确定任务不行的话,那自然没必要继续做下去。这些苏进当然也是清楚,正想着解决措施呢,旁边那几个的小子倒是拿这刚制成的红sè大布囊玩,嘻嘻哈哈的,居然还逍遥自在的躺里头睡。
    “先试试看,不上这外皮能不能起来。”
    他一脚一个的把这些小子都踹了出去,而后和匠人一起将布囊和下面的大藤筐接连起来,尽量选用轻便的细麻捆扎结识,里边悬上特质的大号火炉,没有足,胎底薄,完全是往轻了做。在所有事宜都检查无误后,苏进将火把伸进炉里点上,窸窸窣窣的炭火声立马就雄了起来,匠人们也赶紧将布囊拎住,免得还没飞起来,这布囊就先烧了。
    炭火的火力自然比不得后世,烧了不知多久,直到手臂都举酸了布囊才开始有膨胀感,慢慢的、慢慢的,手上的布囊变得越来越轻,最终不需要人扶持就能直直的立起来。
    这是在意料之中的,倒也不至于让他们太过兴奋,不过旁边那几个小二黑就瞪大了眼瞧了。
    “好大的松脂灯!!”他们嘴里啃着的石榴粒儿都啪啪掉了。
    原本软在地上的时候就活似条床单,但没想到这玩意儿膨胀起来居然这么威武,整个作坊天井都快撑满了,他们兴奋的聚拢到苏进身边,张口闭口的说要乘上去,结果一人吃了苏进一记栗子。
    桃红sè布囊球已经膨胀到极点了,从外观看严密xìng还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将那藤筐提起来。
    “苏家少爷,快看!”
    这些匠人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看着下头吊着的藤萝大框开始离开地面。虽然速度非常缓慢,但还是能见到动静,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正当这藤萝筐底离开地面有一尺时,苏进就示意那些小子过来,他们倒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你争我抢的。最后还是孙大肥仗着体型把其他人都挤开了,扶着虚浮的藤筐正要跨进去。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铆足劲儿的盯住看。
    “苏大哥。这东西不会飘远了去~~”这脚还没跨进去呢,这孙胖子就开始为退路担忧了,毕竟在天上可真是四不落,万一出点纰漏可就是小命不保。
    “放心。绳子拴着呢。我们就是看看能不能把人提起来。”苏进笑着给这小胖子压惊,众人望去,果然这箩筐底下有极粗的麻绳拴住,绳子尽头正是在几个匠人手里握着,过会儿要是有飞走的倾向,就会立刻把这大气球拉到地面上。
    那孙大肥这才把心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