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一百四十八章在明在暗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苏进将枯柴枝塞进炭炉口里烧,温吞的火,煮着砂锅里的红豆粥,有白雾从锅嘴里冒出来,顺着苏进摇扇的方向飘出栏窗。
    师师忽然痛晕过去虽然不至于让他惊慌,但心里如何也是开心不起来的,这个未婚妻骨子里太要强,旁人的话怕是听不进去,如今随她意,让她在外耍,但身子弄坏了始终是说不过去的。手上将裂开的干柴撕成下片往炉子里塞,脑子里还都是之前老郎中收回脉枕时的唏嘘。
    “这位姑娘是郎君何许人?”
    这话一出口,苏进心里就有些数了,他沉下视线看病榻上脸sè显白的师师,皱着眉头回了句。
    “内子。”
    老郎中一滞,面有疑sè的看向苏进,“郎君难道不知尊夫人病情?”
    “新婚不久,故不胜了解。”
    老郎中叹了口气,走到案几前开始收拾药箱诊具,“尊夫人少时虚寒伤及脾胃,且又食饮不律,致如今顽疾深种,固常有腹胃钝痛烧灼之感。”他抬头看了眼苏进,“郎君之前有说头晕之症,便知所患已久,如若再任其恶化,怕是……”他也就光摇头了,收拾好了药箱,也就是要走的意思了。
    苏进眉头深皱,“老大夫不用开些方子?”
    老头摇了摇头,“尊夫人所患之疾难在病久,寻常药石已是无力,如今也只望尊夫人自律起居,食膳相补。或许……它rì能结得善果。”
    苏进听得是一阵阵的皱眉,古代得个小病就容易致死,更别说这胃病了。虽然现在条件限制做不了胃镜,但看这症状,应该就是胃溃疡之类了,不过怕就怕在一个“耽搁rì久”,他不知道现在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了,有时想想……真的是很让他恼火。
    ……
    思绪回来时,砂锅里的红豆粥也煮熟了。他灭了火,倒出来端到楼上去。
    此时床榻上的李师师也悠悠醒转过来,她努力的将身子撑起来。即便腹胃一带还传来隐隐的痛感。
    “别动。”
    她一抬头,便见苏进将粥碗搁在了床头,而后将自己搀坐起来,把软枕竖起来让她靠。
    他没有立即开口。只是撂起长摆坐在了床沿。将粥碗端起来拿调羹慢慢翻凉。热气,蒸腾起来,萦绕在两人之间,对面不说话,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出口,就这么有些凝重的两人对峙着。
    许久,汤勺停下。
    “什么时候落下的?”
    师师低头,眉睫颤了下。“**岁的时候,具体……”摇摇头。“记不清了。”
    她说着不自觉的把视线低的更下,就怔怔的望着身上青灰的被褥,她潜意识的感觉对方言语间的愠怒,所以便有些怯怯的不敢直面对方的眼睛,不过……
    一勺暖暖的红豆粥递到自己嘴边,还冒着热气。
    “先吃点东西。”
    她把眉宇挑高些看,对方神情肃穆,迟疑了下后,便唔的把红豆吃进嘴里。
    “别囫囵吞枣,多嚼一会儿。”
    苏进把勺子收了回来继续慢慢翻舀,看着眼前这女子微微鼓起来的腮帮,忽然觉得也是有些可爱的,这么喂了一阵儿后,这一浅碗的红豆粥就都被吃光了。
    “胃里暖和些没?”
    女子点头,怕对方不相信,又抬起头看着他点头,“好些了。”
    苏进起身将碗搁在了案上,将楼阁的窗户开通畅了,“以后注意饮食,别早上不吃东西,你这般糟践自己,到头来受苦的还是你自己。”
    榻上的她却是摸着暖和的肚子在笑,真的在笑,“知道的。”她柔柔的说。
    苏进转过身看她,似乎是想从她神sè中看出些什么来,盯到师师都觉得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才道了句“算了”、“以后早上我给你准备吃的,让店里给你送过去,你要是不吃,我有的是法子收拾。”
    师师抿起了嘴,忽然的神sè便是伤感了起来,她既不点头,也不摇头,似是在考虑,似是已经给了结果。
    窗外的天空清澈的像溪流,鹅卵石般的云朵慢慢的漂移到城市的另一头。
    ……
    ……
    *********************************
    眼下汴河东段广济仓前的金明池畔上,有威武雄壮的号角声传来,船身九个仰天龙头嘴里正奇妙的喷出火来,在猎风下熊熊有势,直把河面都映得通红。
    这次龙舟最后的演习也让所有人吃了颗定心丸,虽说吃水有些浅,但行速却快了许多,这对赛舟无疑是有助益的。建造院的一众从官以及王诜张迪等人都陪同皇帝在岸头金阁上观摩,演习完毕后,旁边的这些从官也是天花乱坠的把船捧到天上去了。
    “此龙舟雄浑有势,尽显帝王风范,官家明rì若是驾此龙舟,必当乘风破浪,遥胜余下。”
    “臣观本朝历年龙舟中,就属今年最佳,不论是船体外观还是内在构造,都是绝无仅有的新意之作,此也正合了官家新政之风,甚善甚善~~”
    这些圆袍蹼帽的官员们大有弹冠相庆之感,虽说徽宗明白是阿谀之词,但此时听来就是舒服,王诜和张迪二人又免不了吹一番苏进功绩。
    徽宗颔首点头,“若是此次龙舟功成,俱都有赏。”
    “谢陛下隆恩~~”旁余人都是谢了起来,似乎已经将那赛舟标旗收入囊中。
    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真是chūn不醉人人自醉,待到夕阳西下,徽宗才和一班侍从返宫,而建造院的这些官员们也都言谈有笑的往外头去,王诜和郭知章两人寻了个理由留下。待到人走的差不多了,才和船工班头走到了一块说话。
    “一切都还顺利。”
    王诜眯着眼睛,眼前这壮阔的金明池上。九艘龙舟并排成线,岸边是建造院和厢兵守卫,从这阁楼上凭栏眺望下去,气势当真是雄魄威严。
    这船工班头正是上回在徽宗面前极陈舟劣的那个,不过此时他脸上可没有前几天那忠君爱国之sè。
    “回小王都太尉,底部的桐木横条已经快烂了,周身的防水漆也开始剥落。只要晚上在做些助力便可大功告成,还有……”他yīn笑着,“船舱里的火油也已经搬上去了。到时候不会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你一共下了几条。”,“连着陛下的,一共三条,多了怕遭人怀疑。”
    王诜点头。“那明天手脚可要利索点。这功劳要是被别人抢去了,我可不会搭理。”
    “小的水xìng好着呢,小王都太尉尽可放心。”
    “嗯……下去。”
    那船班应声退下,而这时一直旁观不言的工部侍郎郭知章忽然道了句,“你可别整出事儿来。”
    王诜反倒是笑问,“郭侍郎明rì可要赛回龙舟?”
    郭知章冷哼一声,“别到头来惹的自己一身sāo就行。”转身便下了楼阁,把王诜一个人晾在了楼阁上。这驸马都尉显然脸上不善,呸了句。“老东西,不是看你有两分用处,早就劾掉你了。”
    ……
    ……
    金明池的夜,凉风习习,吹得龙舟夹板上的守卫都有些迷糊。他们几个正揉眼,忽然就有人喊着过来。
    “换班了,换班了~~”
    皇帝的龙舟守护最为严密,并不单是建造院的差役把守,还有专从兵部调来的厢兵——也就是军队里剩下的老弱病残,平时就是帮忙做杂务事,这次看守龙舟的活儿也是少不得他们。为了确保龙舟始终保持最佳的守护状态,所以皇帝的龙舟实行的是俩时辰一班的轮换,极为苛刻。
    “今天还挺早的么~~”几人言笑着,在船板上吹风可不是滋味,所以下一班提早来换班当然是夹道欢迎,几十余人将符牌手续交接了下后,之前那拨厢兵就退下船去休息了。
    而上来这群完全是建造院自己的差役,不过中间有些人却显得过于魁梧了些,若是在白天肯定会引人怀疑,只是如今借着夜sè掩护,所以岸上的哨兵守卫也没怎么注意。
    “都抓紧了,我们只有两个时辰。”
    领头的船工班头把一众聚集过来吩咐,而这些身形魁梧的汉子其实都是郭府蓄养的死士,此时一个个眼神锐利,在聚头小议了片刻后,就顺着绳索一个个的往下爬,最后潜进水里。
    借着月sè,一切都在计划当中。
    ……
    ******************************************
    ******************************************
    明rì便是举京共欢的端午佳节了,所以徽宗也是暂时压下奏议,借着去观摩龙舟的理由再一次转道景明坊,与上回一般无二,这个自称赵乙的大商人又来给矾楼送钱了,李媪脸上可是一个高兴,虽然骨子里瞧不起这些商贾,但不能跟银子过不去,只是没想到对方这回还是专程来找师师的。
    “老娘今儿可不好再糊弄我了?”徽宗见老鸨眼珠子在转,就知道又是准备在哪儿给他下套了。
    “哪有~~”李媪暗道不妙,这人原来不是傻子,这可就不好糊弄了,眼下师师去姓苏的那儿讨教曲艺了,谁知道什么回来,想个什么理由呢。
    人一想鬼主意,这眼珠子就要翻,陪同而来的张迪看不下去了,“我说李妈妈,我们可不是缺钱,怎么就连一面都这么难见?”
    这人是个金主,李媪当然不会轻易开罪,所以是好言好语的先安稳住了,回头就火急火燎的通知底下人去一品斋把人叫回来。
    雅间里的徽宗正靠着北窗独斟自饮,而略有无趣的张迪却忽然的大惊小怪起来。“官家你看,那女子可是李师师?”他往下面指,这矾楼后院门那儿刚好一辆黑桐马车停下来。一青袍缁巾装扮的书生正扶着白裙女子从车辕上小心下来,这一幕也被徽宗看在了眼里,他不禁皱眉。
    “那书生是何人?”
    “回禀圣上,那就是一品斋的苏进、苏仲耕。”张迪一丝不苟的回禀,不过心里都乐开花了,现在好了……这书生完全是自己找死,即便他爹是美芹老先生又如何。官家可不会给他面子。
    不过徽宗脸上却没什么好恶,只是看了两眼,而后又自己喝酒了。
    ……
    ……
    师师前脚才刚进矾楼后院。廊道上就闪出了李媪和一众丫鬟,李媪风风火火的,嘴里好女儿的喊着过来。
    李师师偏了偏脑袋,有些不解。“那人又来?”
    “那商贩没那么好糊弄。这回女儿你可得拿点真本事出来了。”李师师前头走着,李媪后头跟着,一路上看见的侍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