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六十三章埋下一颗种子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东京城的上元佳节已经过去有近半月,如今正月底了。原本那些五光十sè的彩灯已经尽数除去,整个城市本应回归于正常的世俗香火中,但是……一股极为怪异的风气却是在大街小巷中愈演愈烈。
    ……
    chūn明坊,马道街南上。一家卖生糖糕的点心摊子正在经营着,等最后一个客人买走糕点后,那摊主张四便迫不及待的从下柜抽出一本书来,手指蘸了点口水,快快地翻到刚才那页继续读了起来。虽然这书装线粗糙,纸页泛黄,但他却是看得津津有味,这时候也不知看到了哪里,竟然还隐隐有些偷乐。
    “来三块生糖糕。”
    摊头走近一荆钗麻服的女妇,她揣着篮子过来买生糖糕,可不想这摊主低了个头也不知看什么这么入迷,只能又唤了声,“摊主,给我包三块生糖糕~~”
    “啊?”
    这张四这才反应过来,也不多说,赶紧包了两块糖糕给她。而这眼睛又瞄回了书上,好像少看一眼这内容就会跑了一样……
    “我要的是三块。”
    对面有些无奈。
    ……
    ***************
    “掌柜的!!”
    一声飞报传入这马道街南的陆记书铺。
    书铺掌柜陆釜正安心的在柜台清帐,前阵儿由于过节,烧香拜佛的人多,所以像金刚经法华经之类的卖的不错,算是一笔不错的入账,此时颇有欣慰的在这儿清帐。
    不过也就这时,店里伙计阿初火急火燎的跑进门来,“掌柜掌柜”的喊,说了半天,原来是来报信的,说是这几天市面上有本叫《倩女幽魂》杂言小说卖的很紧俏,建议书铺赶紧印制。
    “掌柜的,城南城北那几家书铺坊子都开印了,我们城东这边的《倩女幽魂》都是从那儿流过来的,我刚才去问了,这边的书铺都还没货,我们陆记得抢在前头,不然晚了就没汤水喝了~~”
    这陆掌柜紧皱着眉头,“我怎么没听过这书,万一亏了怎么办?”
    “怎么会亏呢!掌柜的你平时一门不出二门不迈,都不知道外边现在闹成什么样了~~”那伙计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对了!”他一个激灵,“掌柜的你看对门那卖糖糕的张四,他不正在看那书么~~”这掌柜顺着门当望过去,还真见那卖糕的小贩一手扶着摊头,一手翻着书看,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那什么倩女幽魂了……
    “现在几个茶馆都开说了,从刚开始的每天一场,都加到现在的每天六场了!这还人满为患,五代这几天都卖不动了!!掌柜的你听我的没错,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掌柜想了想,而后却是别有兴趣的戏谑起这伙计,“我说你这小子,怎么对这事儿这么上心?”
    “额,这个……”他抓耳挠腮起来,“不是……下月要和篱儿成亲了么……”他颇有些不好意思,倒是让这掌柜哈哈大笑。
    “好你个小子!就想到我这儿赚个红包!”
    稍骂了两句没出息后,却也是认真考虑起这问题,“那这样,先小印几十本探探底,效果好的话以后再加印~~”
    “好嘞掌柜~~我这就去通知后院!”
    ……
    ****************
    rì头渐渐打高,温煦的阳光像琉璃般流酥在祁山书院的每片屋檐布瓦上。
    书院只授半rì课,所以一到中午,这学生们就一个个跑回家吃饭去了。学堂的老师也差不多,下午各回各家,不过在经过苏进那间用作搞活字的学斋前,却是停了下来。
    ……
    这学斋名为明德,原本是闲置着丢放杂物的,现在为了做活字就整理了出来。前几天苏进去木匠铺定制了五套活字板韵轮,并且托人收购了五副泥活字,现在一起摆放在这间明德斋里面。不过有些始料未及的“打击”还是让苏进不得不暂时中止下活字教授……
    这些孩子的文词基础太薄弱了。
    对于这两千多个文字的识别还极为困难,而且又是反文篆刻,更是加大了识别难度。不过这也没办法,那些识字的,是如何也不愿“屈尊”做这活字工,所以只能自己慢慢培养了。
    隔扇外头的几个老师都是那种老先生了,头发花白,一出口,就是阵阵的文人酸气。
    “那苏家小儿真是在那儿误人子弟,练这活字能有什么用处?”
    “唉~~贾老就勿要多言了,据说这苏进是以前苏家的大少爷,肯定是从小惯出来的少爷脾气,这耳朵是听不进别人的话的。”
    正当这几个老头要移步的时候,却是听到里边苏进和学谕严松的对话声。
    “严学谕,有些话我还是不得不说。”
    这是书生的声音。
    “这里的学生,识字基础实在薄弱,虽然书院教学偏重经算,但这文义也不能落下至此,毕竟是基础xìng的知识,学了对他们将来肯定是有益处的,所以我建议书院能划一部分时间出来,专门教习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的普读。”
    不过对面那老学谕似乎听跑了这话的重点,反倒是诧异的问,“三字经是什么?”
    ……
    斋外廊道上那几个算是在听墙角的老酸儒这时可都是面上难看,这苏进这么说,简直就是在影shè他们误人子弟……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样偏授经算是有些不妥,但这也是那些孩子的爹娘认同的,毕竟将来又不用去考科举,以后能出来算个帐就可以了么,识字方面都是靠他们下去自觉了,每天就半天功夫、书院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本着这样的心思,这些书院里的老儒们算是把苏进记恨上了。几人在那儿腹诽了一阵儿后,见里面有动静,也就赶忙回家了。
    算了,反正这书院不是他们的,要是搞砸了,也不能怪到他们头上。
    ……
    *****************
    午后的祁山书院,由于学子老儒都走光了,再加上这金梁巷子本就冷清,所以就给人身处郊外原野般的错觉。
    西面那个颇具雏形的绿茵场上,此时欢快着一群孩童,他们追着那个褐赭sè的蹴鞠跑,不过踢着踢着,经常就变成了橄榄球,毫无顾忌的扭打在草坪上,嘻嘻哈哈的、没有规则的限制,也没有xìng别的区分。
    黄昏下的晚霞披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上,阵阵芳草清香散出。
    苏进选了片草地坐下,并且还是极为惬意的盘腿坐着。
    他那缠满纱布的右手下压着一叠毛边,左手里捏着一条专门制作的“墨笔”,笔头磨尖,就当做铅笔用了。
    而纸上,却是清晰的写着一列列的字……
    人之初,xìng本善。
    xìng相近,习相远。
    ……
    他捏着墨笔皱眉思索。
    倒是忘了这时候三字经还没出来,那现在也只能自己替区适子把它编出来了。毕竟这本中国儿童的启蒙圣经是具有不可替代xìng的,几百年的岁月变迁已经肯定了它的文学价值,相比较繁复的千字文,它更适合作为孩童入门识字的经文。
    只是这东西虽然以前读过,不过时间久了,忘了不少,而且他所读的是后世元明清校正增补过的,譬如像“明太祖,久亲师”之类明显是后世添补的句词要剔掉,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封建思想句词也要拿掉,毕竟他没有必要拍朝廷的马屁,那完全可以按着自己的思路来。
    修修改改,还有些忘掉的,编这三字经可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他磕着墨笔思量了番,一人技穷,这东西毕竟是给孩子读的,实在记不清的地方还是找书院里那几个老先生讨教一下,即便不能还原原著的全貌,但内中的三观一定要摆正,在这些方面、那些老儒应该比自己更擅长些。
    他心里正这么想着,忽然听到陈午的声音响了起来。
    “你们这几个小屁孩,蹴鞠是用脚踢的!不是抱着跑的!!”
    他貌似有些气急败坏,这一忙完今天的宣传任务,就过来和苏进碰个头,看看明天还有什么任务要交代。
    “你坐这干嘛?不是说教那帮小屁孩活字么?”
    苏进盘腿坐着,抬眼见陈午也是走了过来。滞了滞,说:“出了些超出自己意料的事,所以只能让他们在球场上耍着玩了,等过两天这东西完了后,先教他们把字识全……”
    “什么东西?”
    陈午嘴里叼了个笋肉馒头,毫不客气的从书生腿上抽了张纸出来,看了两眼后又丢了回去。
    “这玩意儿看了没两行就头疼,反正你那活字怎么搞我不管,不过你承诺给我的蹴鞠可得给我做好了~~”他嘴里馒头吃的正香,看了两眼苏进后,把那油纸口袋敞开给他。
    “要不要?”里边七八个热腾腾的笋肉馒头,闻着还是蛮香的。
    苏进笑了下,从里边摸了个,而后将这叠毛边搁在腿边,“说起来书的推广怎么样了?”
    “好行吧~~外边现在倒是挺热闹的,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十几天下来,就一人来风悦楼问了东西……”他啃完一个馒头,又往袋子里抓,“不过你说不到下月初九不放书,所以我爹就推了。”
    他瞄了眼苏进,见他吃着馒头对着场中那些小屁孩发笑,还真是副没心没肺的模样,终于是忍不住了,“我说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就剩九天了,到时候要是没人来买,我看你怎么收场~~”
    现在是点心时间,苏进也是饿了,又是从陈午那袋子里摸了个馒头吃,“我们做的只是埋下一颗种子,等它开始萌芽的时候,才会是真正蓬发的时刻……”他微笑着说,“九天时间可能还多了,到时候就怕风悦楼会不得安生,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不到九号不放书。”
    “嘁!”对面一声不屑,“小心牛皮吹破天~~别到时候这些书都用来给你擦屁股。”
    书生笑了笑,不答话。
    “这几天市面上那些翻印的《倩女幽魂》越来越多了,肯定不止一两家书铺在印,而且我看卖的都很好,尤其是正店酒楼,每天都是一整箱子的送去~~”少年嘴上啧啧,“我想要是你一开始就卖这些普通书,估计早就赚翻了,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书袋子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苏进仅仅笑了下,眼睛却是看着绿茵场上的那群孩子活生生的把蹴鞠变成了橄榄球,不禁哑然失笑起来。
    耳边却还是陈午的声音。
    “还有,我觉得你有必要出面了。”
    “嗯?”
    “这几天你那破书倒是无人问津,但不少正店都过来问你人了,说是要请你去做首席乐师,但你这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