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第266章智慧之殿
明朝第一公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266章 智慧之殿
朝堂中的风风雨雨,依然没有影响到张灏,而任御史台如何诋毁他,无外乎在年纪和以前做的一些胡闹事上纠缠。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到了后期,就连刘观自己都渐渐反驳不下去了,灏二爷曾经做过无数好事,一桩桩一件件,在京城百姓中有非常好的声望,要不是还有行事张狂这一点,几乎都能称为谦谦君子了。
人非圣贤,何况那些年张灏还只是一个孩子,就是现在也算是个孩子,毕竟还未成亲,很多攻击都显得苍白无力。
不争是争,张灏足不出户,也不在私下里搞任何小动作,完完全全的任凭帝王驱策,显然赢得了朱高炽的欢心。
至于宦官那里,一样不是铁板一块,张灏交好的大太监很多,就连失去东厂提督的常公公,如今也整日里为他摇旗呐喊,他总算临老时清醒过来,没有张灏的暗中扶持,一位曾经在汉王身边服侍过多年的老太监,在宫里根本没有什么靠山。
英国公府,园中园,蘅芜苑。
雨打芭蕉,一场小雨过后,天边现出一道七色彩虹,空气清新,温度宜人。
院子侧方有一座奇特的建筑,尖顶之下四四方方的砖瓦房屋,好似一座高大的城堡,窗户很多很长,用的都是罕见的彩色玻璃,全都是自奥斯曼帝国重金购置,当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随货物赠送的那几位工匠。
今日闲来无事,老祖宗携太太王氏等女眷,过来蘅芜苑这边瞧瞧热闹,当见到这栋奇特的房屋,闹得众人好奇不已。
望着里面上百名花蝴蝶似地丫鬟,有些都已经嫁人了,最令人奇特的,就是女孩们衣着随意,脸上几乎都不施脂粉,更没有盘起那复杂费时的头型,而是简单的结了个马尾,用一根簪子固定了事。
还有就是人人手中抱着几本厚厚的书籍,院子外的花架之下,放置着几十张长木桌,上面摆放笔墨纸砚还有一堆木棍和白色鹅毛,令人遗憾。
“这些孩子在做什么?是在读书嘛?瞧得怪有趣的。”老祖宗拄着一根南极仙翁沉香拐棍,好奇的四处打量。
王氏和朱元香相视一笑,她二人多少知道些内幕,正好瞧见一身素白梅花春衫的李氏走出来,笑道:“老祖宗,这里是做学问的地方,就好像那翰林院,只不过咱家没有学士和翰林进士,只有自家的丫头们。”
摇头失笑,老祖宗笑骂道:“灏儿真是胡闹,这学问从古至今,都是那些才子专研的,一些女孩家不学打理家业,弄这些事做什么,这孩子。”
瞧见老祖宗和太太过来,李氏急忙快走几步,笑道:“老祖宗过来了,这就去喊灏儿还有姑娘们。”
“奶奶,看看这房子修的好看嘛?”不知何时,张灏笑嘻嘻的钻了出来。
这献宝似地话,却说的老祖宗和母亲王氏笑了,其中老祖宗很怀念的看着类似后世教堂般的建筑,数落道:“真当奶奶没见过世面?这色目人修的礼拜堂,奶奶可见的多了呢。”
恍然大悟的拍拍头,张灏哈哈一笑,点头道:“怎么把这事忘了,那北京城还遗留不少阿拉伯人建造的宫殿,元朝总算是做了件好事,要不然,这么多书籍,也不知何时能翻译完。”
翻译书籍是件很繁琐费时的事,尤其需要有一定学问的学者,不然往往就得翻译的驴头不对马嘴,有了居住在北方的大批阿拉伯人后裔,翻译工作就显得很轻松了。
最难得的,就是阿拉伯人早就把西方尤其是古希腊的一些孤本名著,经过很久的时间,整理翻译成阿拉怕文,拉丁文等,在东西文化交流上,此时的阿拉伯世界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穆斯林世界的文化,在元明之时绝对是最璀璨的时期,正是这时期涌现出无数著名学者,开放研究的学术氛围,比之中国要灿烂的多,即使这些人文科技还没有达到汉人的最高水准,但系统性和科学性,无疑走在了世界最前面。
同时期,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愚昧时代,要不是有阿拉伯世界上千年来的文化融合,又经过西班牙率先引进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学者,后来吸引欧洲各国的大批学者,僧侣,艺术家到来,通过这些人,慢慢在欧洲各国就出现了许多高等学校,更是逐渐演变成了综合性的大学学府,不然所谓的欧洲文化复兴,绝对会因此而被推迟数百年之久,因为欧洲无数珍贵书籍,都已经被宗教下令烧毁,很多知识传承都是借助阿拉伯人才得以保存完整的。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更是因为帝王统治需要,使得中华很多知识传承出现了混乱局面,真正有用的天文,地理,建筑,数术,航海等等方面,统统都成了小道,只有一些对此感兴趣的读书人会自己凭借着兴趣专研,比如徐霞客的地理研究,但更多的读书人一心攻读诗词歌赋,成天只知道之乎者也,却把圣人真正的目的给遗忘了,那就是用知识学问去改变民族,绝不是靠着锦绣文章而升官发财。
张灏简单的介绍下这里,这建筑被他称为智慧之殿,也就是仿照阿拉伯人最著名的智慧之宫,里面不但珍藏永乐大典的全部书籍,还有无数来自西方的珍贵典籍。
“奶奶,这是塔巴里的历代先知与帝王史,这是海木达尼的阿拉伯半岛志,这是一位游者亲自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的苏莱曼东游记,还有曼苏尔医书,里面有治疗天花和麻疹的篇幅,还有名著金草原,其他的那我也说不上来了,呵呵。”
一开始还饶有兴趣的跟着孙子到处观看,这些各式各样的书籍,不禁让人生出叹为观止的浩瀚感觉,但后来老祖宗脸色越来越沉重,停住脚步,沉声道:“灏儿,你知不知道,你如今做的都是些歪门邪道,这要是传扬出去,皇上和天下读书人,还不统统怪罪于你?”
张灏焉能不知儒家的排他性,有时候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轻笑道:“奶奶放心吧,孙儿知道在做什么,这不都在自家弄着玩嘛圣人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泱泱华夏,见识下蛮夷的学问也算是个借鉴。”
这些糊弄话很快瞒过老祖宗等妇人,其实张灏比谁都清楚,传播这些知识,绝对是堪比造反的杀头大罪,不过好在此时乃是明初,经过元朝上百年的动荡,程朱理学还未能成为主流。
借助宗教的外衣比较合适,此时虽然是儒家一统天下的时候,但民间对于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都较为接受,后期天主教更是盛行于士大夫阶层,此等包容开放的风气,也只有汉人能够做到。
唯一的死敌就是程朱理学,不过张灏没有兴趣来什么思想碰撞,而天下读书人也不是万众一心,至于敢有哪位儒家大师站出来指责自己的话,那灏二爷也绝不介意灭他满门,比起民族的兴亡,任何人的生死都不值一提。
其实现实并没有那么严重,理学在明初不算太被人重视,只是儒学,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已,比起满清后期理学昌盛,大肆排斥一切其他学说时的历史后退,明朝在这方面,无疑强的太多了。
能做出海船下西洋,能发明火统用来征战天下,能发明火炮防御要塞,都是重视其他学问的明证,理学被阉割和歪曲都是在满清时代,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对于自然的探索与研究。
送走长辈们离去,张灏接着检查进程,那就是用标点符号来改变几千年的阅读习惯,更是大量采用白话文,不然祖先们太喜欢显示其高深学问,一篇文章都能被解读出多种意思,模凌两可,高深莫测的地方太多了。
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张灏懒得去碰,类似诗词歌赋等书籍,一样弃之不用,但尽管如此,汉人几千年流传下来,浩如烟海的无数书籍,估计就是穷期一生也无妨改完。
所以全部心力都放在简单易懂,容易见效的书籍上,更是带头编撰出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类似后世小学三年级的课程,解释不通的地方就跳过,只求教会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普及大众。
一直到了晚间,张灏亲口嘱咐丫鬟看守好这里,小心火烛,看着沉浸在书海中的婶子李氏,含笑朝翡翠轩赶去。
翡翠轩中同样一片忙碌,秦晴筠兴奋的拉着史湘云,两人商量着如何在北京城设立学堂,而萧氏姐妹则依然为沐姐姐打下手,为过些日子去北京做些准备。
怜霜和朱智真喜欢冒险,坐在一起把玩着一架木头海船,张灏看到这里想起一事,叫住正要离去的紫雪,问道:“船厂的匠户都安排妥当了吗?”
“安排妥当了,那一千多户朝廷遣散的匠户,都送去辽东了。”
“好,加紧时间建造渔船,商船。”
张灏满意的笑笑,朝廷准备自废武功,自己可不能让这些匠户把手艺失传,私人拥有的造船厂,不怕朝廷过来打扰,当然,前提是你不能造出战船。
[w w w ]
第265章潇湘馆内
第267章银烛高烧
小说推荐
明朝第一猛人
北京,不愧为天子之城,紫禁城庄严肃穆,外城街道整齐,店铺林立,好一派繁华景象。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行人的肤色以黄色居多,间或也有白色、黑色人种往来,周围的人无一人露出惊奇的表情,尽显大国首都人的胸怀。国诚仰着小脸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准确地说,是看着行人或肥或瘦的腰。这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企图,
梁方阳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弹章如山
明朝贵公子
陆羽穿越到大明,竟然成了落魄世家的嫡长子。开局绑定贵公子系统,在明朝如鱼得水,平步青云!治贪官,戏皇子,灭鞑靼…本想着做条咸鱼,哪曾想,竟然成了当朝首屈一指的贵公子
码字超级慢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三百零四章白银失踪案
大宋第一公子
赵承嗣一觉醒来成为大宋开宝年间青楼的一个小厮,什么改变历史铸就大宋万世,那都是虚假的,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赚钱为自己的赎身,且看他如何搅动大宋风云。qu当初赵匡胤两个东征西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搜罗了很多的珠宝。有多少,跟本没有人统计过,据说任何一个有军队的将军,只要能得到这批宝藏就能很快靠着武力一统天下
九天枫
已完本
最新章:
烟雨江南第四五二章大结局
一朝驸马爷变凰后
红绸帐暖,夜薄凉…她,是世人眼里的女诸葛,是北渊国最受宠的穆玉公主,他,不过是卑贱的囚犯,是她的奴…破城之日,他穿着金戈铁甲,如地狱之神灭了她的国,屠杀了她所有的亲人,却唯独留下一个她。殇血忘川,离之无悔,他对她下了毒…一朝重生,她誓要改变结局,可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莫名其妙出现的一大堆男宠
公子穆颜
连载中
最新章:
第300章侯家庄前段
天下第一侠客
大靖怀远三十年,武王楚仁结党营私,谋权篡位,以武治天下,称武靖帝,为巩固皇权,追求武功造化,追夺天下第一功法“玉海神诀,无论朝廷还是江湖,皆散发出一股腥臭味。武靖十三年“玉海神诀”销声匿迹于江湖,天下皆知,倘若其重新现世,将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十八年后,林格闯入了江湖,他才明白,自己很不一般【展开【收起
无双四公子
连载中
最新章:
第168章轰动消息
嫁值千金:名门第一少夫人
初相见,他误以为她招摇撞骗,甩给她二千块钱扬长而去。再相见,她豪气地将二千块甩在他脸上,却机缘巧合下却又被误会成是个奸细!莫久发誓,她跟这个男人杠上了!可没想到一朝惹上那腹黑邪少,竟从此羊入虎口,再无翻身之日
公子衍
已完本
最新章:
1370.第1370章莱斯番外大结局+完结感言+新书试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杀建奴,灭流寇,斩贪官,开海禁,扬国威。这个太子很凶残,打仗比建奴还可怕,剿匪比流寇还折腾,搂银子比贪官还彻底。我大明,将士铁骨铮铮,文人傲骨长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书友群
大明第一帅
已完本
最新章:
南京监国新书《煌明》已发布
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这是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
千斤顶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措手不及
回到明朝做塞王
九大塞王,手握重权。尊王攘夷,威震边陲。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秦王骄横,晋王跋扈。而镇守公认最危险之地—河西走廊的肃王,却鲜有人提及。后世一名地理老师一不小心梦回大明,附身第一任肃王朱楧身上,大明及世界的历史该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梁公卓如
已完本
最新章:
正文卷宣传新书帝国的建成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