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18章孤独的身影[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先拿河西的难度太大。”宝鼎说道,“大月氏不仅仅拥有河西,还有西域二十六藩属。即便我们劳师远征拿下河西,但进不了西域。进不了西域,大月氏和匈奴人议和,那么我们在西北战场上就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最终可能大败而走,一无所获。”
    “你的意思是,我们只有和大月氏结盟,才能击败匈奴人,攻占河南和云中?”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大秦国力没有高速发展,没有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之前,我大秦即便攻占了河南和云中,也无法守住。”宝鼎叹道,“北疆防线太漫长了,大漠也太大了,而匈奴人统一大漠后也即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未来南北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谁能抓住高速发展的机遇,在战争中牢牢占据优势。”
    秦王政想了很久,说道,“从目前形势来看,匈奴人恐怕要抢在我们前面抓住大漠统一后的高速发展时机。”
    “所以我们要击败匈奴人。”宝鼎说道,“只有击败匈奴人,把匈奴人赶到yīn山以北,给匈奴人以重创,延缓匈奴人的发展速度,我们才能赢得发展的时间,赢得南北战争中的优势。”
    “假如河西屡遭重击,大月氏岌岌可危,那么你若想实现自己的策略,首先就要把直道修筑完成,其次就是我大秦要迅速稳定下来,以便集中全部国力进行南北战争。”秦王政微微摇头,“你告诉寡人,这中间最少需要多少年?”
    宝鼎略略想了一下说道,“五到十年内,我们必需完成这一策略,否则河西必定失守,大月氏必定败逃西域,我北疆局势尤其是西北疆局势必将陷入极度被动。”
    秦王政沉默良久,问道,“以大月氏和西域二十六国之力,抵御不了匈奴人的攻击?”
    宝鼎皱眉思索。
    这个问题他反复考虑过,北疆统率部也多次推衍,最终的答案还是否定的。
    历史上大月氏曾在这一时期击败过匈奴人,迫使匈奴大单于头曼把自己的儿子冒顿送到河西做人质。几年后冒顿逃出了河西,誓雪此耻,在其晚年终于击败大月氏,占据河西,并杀进了西域,而此后大汉帝国的京畿就始终处在匈奴人的威胁之下。匈奴人一次次地入侵陇西和北地,兵锋直指关中,这也是汉武帝不顾一切阻力发动北伐的重要原因。
    大月氏是否靠自己的力量击败了匈奴人?
    大秦这段历史记载不全,尤其大秦和北虏诸族的来往更是语焉不详。从大秦北疆的防御来说,大秦和大月氏的结盟显然对北疆防御有利无害,做为秦王政和中枢在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北疆防御,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历史上大秦和大月氏肯定结盟共御匈奴,大月氏在河西击败匈奴人和大秦攻占河南、云中之地在时间段上非常接近,由此可以推测出这两大战役之间肯定有某种必然联系,或者就是两国联手作战取得的战果。
    宝鼎摇摇头,把自己的分析和北疆统率部的推衍做了一番详细解释,总之一句话,仅靠大月氏一家之力,无法抵御匈奴人的攻击,而要彻底击败匈奴人,扭转北疆局势,就必须联手河西大月氏共御匈奴。
    “实际上,你只给了寡人五年时间。”秦王政自嘲地笑笑,“五年后,大秦能稳定下来?你这是逼着寡人妥协啊。”
    “妥协是一种策略。”宝鼎说道,“在失去的同时,肯定也有收获。”宝鼎的脸sè渐渐冷峻,“该动手的时候,一定要动手,绝不手软。”
    秦王政望着宝鼎,眼神凌厉,似乎想看透宝鼎的内心,想知道他这句话的真假。
    “何时动手?”
    “吞灭楚国后,就可以动手了。”
    “如果局势大乱呢?”
    “早乱不如迟乱。”宝鼎断然说道,“再说,当真有人愿意乱吗?统一大业崩溃了,对谁也没有好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所以只要我们妥协,只要我们坚持,那么该离开的人就一定不敢留下来。”
    秦王政思索着,犹豫着,良久后问道,“扶苏何时回京最为妥当?”
    “立刻回京。”宝鼎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不是妥协,这是我们的主动进攻。”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