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12章大败而走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右丞相隗状、太傅公子宝鼎、太尉公子腾、驷车庶长公子豹、宗正卿熊布、典客卿公子骞等大臣联名上书,请秦王立储。
宗室和外戚联名举荐长平侯公子扶苏为大秦储君。
秦王政召集中枢大臣商议。
御史大夫冯劫、郎中令蒙嘉、上将军蒙武、治粟内史冯去疾等大臣唯秦王政马首是瞻,他们知道秦王政暂无立储之意,而当前形势也的确不合适马上立储。公子扶苏镇戍山东遥领燕南封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咸阳宫控制地方,遏制功臣们进一步拓展地方势力以对抗中央,所以他们明确表示,立储一事既然已经拖了这么久,又何必急在这一刻?待统一大业完成,中土稳定,再立王储岂不更为合适?
左丞相王绾、上将军王翦和麃公、少府王戊等大臣则以沉默应对。他们和宗室没有达成妥协,但他们不能因为王统一事而与宗室针锋相对,更不能公开反对导致两者之间的联盟破裂,所以他们选择了沉默,以此来暗示秦王政和其他大臣,老秦人不参与这事,立何人为储是老嬴家的家事,他们不合适发表意见,更不合适公开支持谁反对谁。
老秦人的沉默其实就是蓄意阻扰立储,尤其当王绾、王翦这对将相在议事上顾左右而言他,大谈即将开始的渡淮作战,摆明了就是支持秦王政暂不立储的意见。
宝鼎在议事上滔滔不绝,据理力争,充分展示了他做为大秦政治格局中的第三股势力的强悍力量。
当初秦王政从北疆调走二十万大军的时候,朝野上下都以为宝鼎的实力给严重削弱了,但宝鼎在北疆实施的一系列新政尤其人口迁徙和垦荒屯田发挥了重大作用,宝鼎的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被他借助北方本土诸族的力量迅速壮大,这次中原决战中宝鼎就是以绝对实力在关键时刻吞灭了齐国,震撼中土。
绝对实力的强大在政治斗争中还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秦王政的政治谋划若想成功,就必须借助北疆武力,所以秦王政不想在此刻与宝鼎发生冲突,而宗室、外戚、老秦人包括关东系,都非常乐于看到这对兄弟大打出手。宗室和外戚支持宝鼎,老秦人和关东系支持秦王政,其实就是意图借助“立储”来推波助澜。宝鼎之所以在与秦王政私下沟通后,依旧固执地推动“立储”,其实也就是将计就计,借豪门贵族的力量来逼迫秦王政让步。
秦王政让步了。他首选认为立储一事迫在眉睫,但当前时机并不合适,然后他夸奖了公子扶苏,认为公子扶苏这些年在外征战功勋卓著,已经具备了成为大秦储君的所有条件。这是秦王政第一次在中枢议事上公开表示,他倾向于由长子公子扶苏来继承王统,做大秦的储君。
=
宝鼎对秦王政以这种表态的方式来拖延立储极其不满,他毫不犹豫,乘胜追击。
宝鼎详细分析了统一大战的最后进程,对中土大势的发展做了一番预测,虽然很多事情不能公开说,更不能说透,但君臣们心里都清楚,宝鼎之所以这样咄咄逼人,还是要逼着秦王政拿出一个具体的立储时间。
宝鼎认为,渡淮之后,就是最好的立储时间。如果秦王政和咸阳宫认为还是不合适,那可以推迟到西南远征结束之后。
这个建议拿出来之后,老秦人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从功臣们的立场来说,一鼓作气打过大江,吞灭楚国,完成统一大业无疑最符合他们的利益,但秦王政要想方设法控制地方、遏制功臣们扩张地方势力,宝鼎则想方设法要以最快速度发展北疆武力,这两股政治势力都要阻挠统一大业的迅速完成,所以,秦王政的决策才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想,而宝鼎更是提出“稳定”战略来拖延统一战争的进程。
现在,宝鼎第一次公开支持西南远征,其目的很明显,你老秦人不支持我推动立储,我也就坚决阻止你们渡江作战完成统一战争,大家都来赌一把,假如秦王政赢得了西南远征,国内矛盾在中央财政崩溃的情况下愈发激烈,他还有什么理由不立储?假如秦王政输了,那大秦因为中央财政的崩溃而陷入分裂之危,秦王政若想维持大秦的统一,那就更要立储了。
储君一立,就算老秦人打过大江,吞灭楚国,帮助公子高以江东为封国对抗中央,公子高也永远失去了立储的机会,老秦人也失去了以公子高继承王统来顺利打开分封之门的可能,最终迫使功臣们不得不以武力手段来形成割据事实。如果局势发展到那一步,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彻底激化,内战必然爆发,而内战对中土的伤害之大可想而知,功臣们虽然谋求分封,但绝不想以如此高昂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分封之路太过艰难,谁敢保证他们能走到终点?如果行至中途就灰飞烟灭,那就是一场惨痛的悲剧了。
宝鼎和老秦人对立,双方联盟破裂,这导致老秦人对军队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导致秦王政和中央可以籍此机会削弱宝鼎和老秦人对军队的控制权,这是秦王政乐于看到的局面。
秦王政仔细权衡后,再次让步,承诺在西南远征结束后便择机立储。
这是秦王政在中枢议事上第一次公开与宝鼎联手,其实也就等于变相地改变了他的决策。有宝鼎出面阻挠大军渡江作战,那么西南远征也就是势在必行了。
=
既然西南远征已经成为正式决策,那中枢必然要做出一系列的准备,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事调整。
本来这一轮的人事调整中并没有涉及到西南远征,朝堂上各方势力经过激烈博弈,已经在很多人事上形成了妥协,但秦王政和宝鼎却非常默契地以“王储”为工具,突发奇招,政局再掀波澜,打了公卿大臣们一个措手不及,各方势力先期在人事上达成的妥协已经无法应对这一新局面了。
宝鼎拿出了一系列人事调整意见。
上将军杨端和出任西南远征军统率,右更章邯坐镇江南为远征军运送粮草辎重。杨端和离开燕南后,燕南镇戍由少上造蒙恬出任。章邯离开山东后,其镇戍临淄之重任则由左更冯鸷承担。冯鸷是冯劫之子。
做为交换,关东系大臣蒙氏、冯氏坚决支持上将军杨端和出任西南远征军统率。
楚系主掌西南远征之重任,如果成功,凭此功绩足以保证熊氏外戚东山再起,所以隗状、熊布和公子骞等楚系大臣也一致支持。
老秦人无力反对。
秦王政当即准奏。
杨端和回东南组建远征军,远征军以荆宛军队和江南军队为主力,东南水师负责运输粮草辎重,整个东南战场上的军队都归杨端和调度。也就是说,此次秦军渡淮作战后,麃公也就完成了他的使命,只能到江淮和王翦一起准备渡江作战,老秦人彻底失去了争夺江南控制权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把本系势力延伸至山东的机会。
接着就是荆宛的控制权。荆宛两个大郡,南阳和南郡。南阳郡守现在是关东系的人,是秦王政的亲信,而南郡郡守还在楚系手中。这次出镇江陵的公子峤要随同远征军作战,辅佐他的昌文君熊炽肯定要带着东南熊氏的主要力量进入西南发展,以图东山再起。东南熊氏一走,南郡就成了朝堂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
宝鼎举荐颍川太守隗藏转任南郡郡守。隗藏主掌南郡,可以把巴蜀和荆宛两地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确保给西南远征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
在宝鼎的举荐里,南郡郡守一职,非隗藏莫属,如果由其他人出任,必定严重影响到西南远征的胜负。
这话一说,先声夺人,本来觊觎南郡的其他势力急切间竟然找不到反驳之辞。
秦王政有些犹豫,但对西南远征胜利的渴望终究占据了上风。准奏。
荆宛依旧被楚系所牢牢控制,隗氏和宝鼎都达到了目的。
做为交换,隗状建议,王公子骧随宝鼎去北疆,杀虏建功。这意思很明显,公子骧到北疆,就是为领燕南封国做准备,一旦秦王政立储,公子扶苏回京,那么公子骧就可以领燕南封国,宝鼎依旧可以牢牢控制整个北疆。
更重要的是,两位王子在北疆,领两个封国,对宝鼎可以形成一定的钳制作用,这正是秦王政和宝鼎都需要的局面,有了这样的局面,咸阳和北疆之间的合作关系才有一定的保证。
=
宝鼎在这一轮政治博弈中可谓大败而归,无论是在推动稳定战略还是推动立储上,他都失败了,虽然在其后的利益争夺中他赢得了不少,但这是建立在发展战略上,建立在他根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上,而他所争取到的这一些利益与他所失去的利益根本没有可比性。
宝鼎心力交瘁,回到蓼园后浑身乏力,甚至有一种了无生趣的弃世之感。
在不久之前,他天真地认为,自己只有拥有了绝对实力,就可以主宰天下,但这一刻,他只能嘲讽自己的无知。
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里,曾有一位伟大领袖,他像神一般存在于中土,他就是中土的神,今日的秦王政根本无法与他相提并论。然而,因为政治理念的分歧,因为在国策走向上的争论,他不得不打倒自己的政治对手。想象一下,以这位神级领袖的绝对实力,他是不是只要挥挥手就能击倒对手?不是,普罗大众看到的绝对实力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权力场上,尤其在权力最高层,永远不存在绝对实力,只有相对实力,即便是神级的领袖,也不得不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来打倒政治对手,清洗政治对手的庞大势力,然后扶植新势力,拉拢政治盟友,继续让国策行走在他的政治理念下。
今天宝鼎的绝对实力只是相对于权力场上的其他政治势力的武力方面而言,在诸如中枢的话语权、朝政的控制上、财赋的调配上,他都处于劣势,所以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包括以秦王政为首的内廷,都不存在绝对实力,在拟制和实施国策的时候,都需要和其他政治势力进行妥协。所谓的“家天下”只是相对而言,即便是在中央高度集权时期,朝堂上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比如北宋时期的政治就是一个典型,新党和旧党因为政治理念不同而互相斗争,乃至于最后互相倾扎你死我活,葬送了大宋王朝。
秦王政和他的政治势力都主宰不了天下的命运,更不要说宝鼎了。实际上主宰天下命运的不是某个领袖,也不是某个政治势力,而是由领袖和政治势力组成的统治阶层。
宝鼎是这个统治阶层的一个政治势力的领袖,他个人和他的政治势力或许可以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改变历史,但
第411章利之所在[2]
第412章大败而走[2]
小说推荐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
猛子
已完本
最新章:
第三十一节-第三十三节(全书完)[4]
大宋帝国风云录
北宋末年,穿越者之子李虎崛起于起义军,奋战于燕云十六州,但由于北宋朝廷的昏庸腐败和投降政策,导致金人寇关南下,一时中原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李虎和岳飞、李纲、宗泽、韩世忠等抗金将领指挥汉家儿郎,浴血奋战,杀虏复国…多少年后,当岳飞统率大军攻陷黄龙府,把大旗插上城楼的时候,他何曾想到,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后
猛子
已完本
最新章:
写在最后的几句话
大隋帝国风云
r。浩瀚沙海,万顷金波。蓝色的苍穹深邃而广袤,高悬的秋阳炙烈如火,一望无际的沙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奇异力量。这个力量无限强大,生命在它面前无限渺小,就如同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砾
猛子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我们回家去
大秦,开局被始皇帝偷听心声
穿越成始皇帝隐藏皇子!不曾想还激活了摆摊系统,只要摆摊就变强,美滋滋的好日子再向自己招手。谁曾想,始皇帝不仗义,竟然偷听了他的心声“我大秦如今兵强马壮,天下归一,盛世天下必将万世不朽【可拉倒吧!始皇帝确实是千古帝王,可是还有三年,他就要去陪阎王爷斗地主去了】秦始皇“赵高忠心耿耿,实乃你等楷模【有多远
笑看风云再起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0116章好孩子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逆转国势,碾压诸侯,镇压叛乱,开疆辟土,复兴大秦帝国,推动文明进程,一切都从公元前207年底开始。斩赵高,宰胡亥,逆转国运!挽救华夏文明精华,挽救诸子百家经典,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论什么道,王道、霸道?碾压!碾压刘帮,碾压项羽,碾压过后再说孔孟之道
马帮1
连载中
最新章:
第286章秦帝国崛起(终)[2]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东汉延熹年间,大汉臣民民不聊生,四处怨声载道,汉政治更加衰颓,国势益弱。延熹九年,宦官赵津、侯览等党羽与张泛、徐宣等人为非作歹,并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脱惩罚,官员成瑨、翟超、刘质、黄浮等不畏权贵,在大赦以后仍然按律处置了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进言,桓帝听信一面之词,重处了这些官员。宦官一党
雪恋1988
已完本
最新章:
第87章酣战〔十九〕
离国风云录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著名杀手和医师,一朝穿越至紫国宰相千金紫洛身上,竟然要在枯燥无味的学堂里陪读八年!于是,在无数次批评加戒尺以后,她,逃学了!从此开启了她的江湖之旅。数年之后,她被莫名其妙的封为了公主,本来以为是要和亲,却不曾想,竟是
海藤枫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二十九章收服
风云秦门之古武地球
父早亡,男主秦风退伍照顾身体孱弱之母亲及幼妹,不料,妹妹患奇病,为救治妹妹面对高额医药费,秦风南下赌城放手一搏,心灰意冷时却巧遇连连,意外融合神秘物质,改变体质,得遇隐世名师传艺,获名媛芳心!为友两肋插刀,返秦中手刃仇人,赴南疆搅动风云,谁料却触动庞大恶势力利益,遇杀手,离奇失踪!失忆神秘人唤醒内心
秦风故事会
连载中
最新章:
客户端番外第141章结为盟友
大秦之铁血帝国
九州风云变幻,列国横强,今之秦帝崩走,幼帝即位!面对外戚干权,虎将尽失,忠臣失首,奸臣当道,嬴常何去何从!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举起手中的大旗,向着天地间万物高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读者粉丝群
发道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新书发布:《老子要当皇帝》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