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71章绝杀[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那好,我连扶苏都舍弃不要,我看你还怎么保熊氏。
    “计将何出?”隗状问道。
    司马空略显紧张秦王政,见他脸色恢复平常,心翼翼地说道,“召回长沙侯公子高。”
    众皆恍然。
    公子高的母亲是老秦人。当初武烈侯奏请咸阳,要公子高出镇江南,当时咸阳就有人揣测武烈侯要把公子高推到储君之位。现在王子中的扶苏、高、将闾都已封君,各领封国,各建功勋,都有资格做储君,继承大统。
    此刻秦王政召回公子高,却让公子扶苏去东南,其意图太明显了。假如中原战败,秦王政就要把所有责任推给公子扶苏和熊氏,而储君之位自然落到了公子高的头上。公子高的母亲是老秦人,公子高做储君,首先就会赢得老秦人的支持,到那时,武烈侯一筹莫展,只能低头认输。
    所以,武烈侯只有做出选择,要么保公子扶苏,要么诛杀熊氏,要么两者俱失。
    此计也有它的弊端,而弊端就是秦王政自己挑起了王统之争,以王统之争来反制武烈侯。
    老秦人当然不会轻易中计,以为秦王政要立公子高为储君,因此就逼着武烈侯舍弃公子扶苏。老秦人还没有幼稚到这种地步,他们不会贸然介入王统之争。武烈侯是老嬴家的子孙,王统也是老嬴家的家事,武烈侯可以和秦王政在王统上进行争夺,但异姓贵族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会介入老嬴家的家事。
    秦王政在王统一事上已经向武烈侯妥协,现在却出尔反尔,以王统来要挟武烈侯,可以想像武烈侯的愤怒。有些事可以拿出来做博弈的工具,但有些事是禁区,轻易不要涉足,否则后果严重。
    司马空的这个计策事实上触及到了老嬴家的底线,即便秦王政不会责怪他,但武烈侯和一些宗室大臣会怒不可遏,这也是司马空惶恐不安的原因。
    然而,现在除了此计,还有更好的办法保证中原决战的胜利吗?还有更好的办法保证秦王政和中枢在大战后彻底压制武烈侯吗?
    =
    长沙侯公子高接到咸阳书信,其母病重。
    公子高急奏,恳请秦王政允许他回京探望母亲。秦王政令准,封国事务托付于武安侯公子腾。
    与此同时,长平侯公子扶苏接到秦王政的命令,因为公子高返京探母,东南战场急需一位最高统率,所以秦王政命令公子扶苏,日夜兼程赶赴长沙,全权负责东南军政事务,其封国事务则尽数托付于章邯。
    公子扶苏一边急告叔父武烈侯,一边急召章邯。
    章邯此刻正在古北口要隘巡视,接到公子扶苏的书信,急速返回蓟城。
    公子扶苏很兴奋,看到章邯后激动地说道,“叔父料事如神,父王果然要我去东南战场。”
    章邯却没有任何兴奋之色。武烈侯已经考虑到熊氏要再一次面临危机,所以早在去年底就派荆轲南下,暗做部署。看完令书,章邯骤然窒息,脸色当即就变了。咸阳好狠的手段。
    “长平侯,马上去逐鹿。”章邯急切说道,“我们一起去见武烈侯。”
    公子扶苏看到章邯神色凝重,眼里更是露出愤懑之色,这才意识到事情似乎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样。
    “事情很严重吗?”扶苏紧张地问道。
    “非常严重。”章邯苦笑道,“此番南下,恐怕有性命之忧。”
    扶苏骇然,这怎么可能?父王会杀我?
    =
    武烈侯愤怒了,他万万没想到,咸阳竟然以王统来要挟自己,忍无可忍了。
    赵高、朱英也是一脸惊骇。这一仗输定了,秦王政和中枢竟然行此下策,这不是逼着熊氏造反吗?这是绝杀啊,即便一定要绝杀熊氏,也没有必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吧?
    “可有挽救之策?”宝鼎问道
    赵高摇头,“除非你亲自赶赴中原。”
    “武烈侯难道有必胜的把握?”朱英叹道,“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把握的决战,但咸阳非常自信,如今奈何。”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