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68章咸阳的妥协[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代北战局还处在僵持状态,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调主力南下,但燕南战场已经赢得优势,可以抽调部分兵力进入中原作战。”
    赵高和朱英躬身答应。
    宝鼎说完之后,俯身望着地图,神色忧郁,不再说话。
    赵高伏案疾书,而朱英则坐到宝鼎的对面,恭敬地问道,“武烈侯担心中原决战胜算不大吗?”
    宝鼎看了他一眼,“你认为我们有几分胜算?”
    朱英犹豫了片刻,说道,“关键在楚国。”
    这一仗咸阳之所以自信满满,主要是因为有两路夹攻之优势。中原是主战场,东南是策应战场。楚国两线作战,形势对其十分不利。从楚国的立场考虑,楚军必有主次,如果是力保疆土不失,那么其主力极有可能部署在大江两岸,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淮南方向完全以防御为主,以策应齐国。
    秦军的主要对手是齐国,只要击败齐国,这一仗基本上就算打赢了。
    然而,咸阳被连番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宝鼎知道项燕的利害,虽然历史已经被他改变,昌平君举兵叛乱的可能已经不大,但一旦项燕把主力部署在淮北一线,以偏军牵制大江一线的秦军,甚至干脆以丢失大江防线为代价,集中力量决战中原,那秦军就危险了。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宝鼎手指地图上的淮北地区,皱眉问道,“在你看来,项燕会把主力部署在这里吗?”
    朱英沉吟良久,说道,“如果咸阳在中原战场上集结五十万大军,那么不管项燕把主力部署在哪,咸阳都有五成以上的胜算。”
    宝鼎笑而不语。历史上的确如此,王翦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才击败项燕,横扫楚国,更不要说现在和齐楚联军作战了。齐楚两国联手,能够投到中原战场上的兵力至少可以达到五十万,就算楚军以主力防御大江一线,楚国在中原战场上也还可以投入十万大军,两国联军的总兵力也还有三十万到四十万左右。
    宝鼎无法想像,当初秦王政为什么会让蒙武和李信带着二十万大军打楚国,要知道当时谁也没有把握确定齐国就不会合纵出击。后来王翦以六十万大军攻楚,显然就是为了防备齐国参战。
    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历史上蒙武和李信大败于项燕是必然。秦国上上下下都被攻赵灭燕的胜利所蒙蔽,以为秦军无敌于天下了,再加上国内外的矛盾、危机堆积到一起,迫使秦王政不得不尽快发动中原大战,结果却遭到了一场惨败。
    “我不可能放弃代北,让四十万大军全部南下作战。”宝鼎给了朱英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那么武烈侯认为,此次中原决战,咸阳能调集多少军队?”朱英问道。
    “最多三十万。”宝鼎摇头道,“假如咸阳打算利用东南战场牵制楚军主力,那么最后能投到中原战场上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五万。”
    “武烈侯认为咸阳有多少胜算?”朱英追问道。
    宝鼎摇摇手,“大秦武力强悍,而齐军四十多年来没有打过仗,去年他们打中原其实一直没有碰到强敌,战斗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所以中原决战不能以兵力多寡来衡量双方的胜负,而是要考较双方统率的用兵能力。”
    “武烈侯担心蒙武打不过项燕?”
    宝鼎淡淡一笑,没有说话。但愿老天保佑,这一次蒙武和李信能够联手击败项燕。
    “既然武烈侯担心,为什么不举荐武成侯王翦?”朱英问道。
    “咸阳不会答应。”
    “既然如此,武烈侯为何不亲自率军赶赴中原作战?”
    宝鼎一笑置之。咸阳怎会答应?秦王政怎会让自己去抢蒙武的功劳?
    “武烈侯,这一仗如果打输了,损失的不仅仅是咸阳,还有整个北方战局。”朱英叹道。
    的确,这一仗假如打输了,秦国假如丢掉了中原,咸阳到了万分危急之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有放弃代北,命令武烈侯率军南下作战,如此则北方战局陷入空前危机。
    我必须在代北再打一场胜仗。宝鼎暗自想到。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