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64章序幕[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秦王政一怒之下,兄弟反目,十有**要剥夺宝鼎的军权,要强行发动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真的是一场决战,秦王政打赢了,就赢了所有,打输了,也就输掉了对国策变革的主导权。
    宝鼎再一次豪赌,只不过这一次他更加的变本加厉,他拿整个利益集团的未来做赌博,但王翦可以预料,宝鼎这一次的胜算很大。这一次秦王政不是和宝鼎一个人战斗,而是和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战斗,其结果可想而知。
    王翦微微摇头,抚须轻叹,“如君所愿。”
    =
    武烈侯公子宝鼎和武成侯王翦联名上奏,呈述北方战场的重重困难,恳求秦王政和中枢考虑在燕南地区建立第一个封国,并举荐长平侯公子扶苏为第一个封国的封君。
    随着这份奏章抵达咸阳,咸阳的气氛骤然紧张,国策变革终于拉开了序幕。
    中枢大臣齐聚咸阳宫展开讨论,接着这份奏议拿到了朝议上,由文武百官共议。
    封国制的实施已经不可逆转,争论的焦点就是封国的地位,封君的权力,等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王国的根本,必须以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封国与郡并列,还是处在中央和郡之间?封君的爵位是公还是侯?封君是否拥有封国的全部权力?
    半个月之后,中枢拿出草案。封国与郡平级,封国不以国命名,而是以郡领之。封君的爵位最高就是一等侯爵,在遵从中央命令和律法的前提下,是封国名义上的军政官长,其具体军政事务由“相”领之,而封国“相”则由中央直接指派。
    长平侯公子扶苏以燕地广阳郡和渔阳郡的一部分为封国,行使封君之权,镇戍边疆。
    此策一出,朝堂上的争论更为激烈。
    这个“封国制”和过去的“封君制”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封国的土地大了,封君名义上享有封国的军政大权,但在实际执行中,封君完全受制于封国之“相”。
    然而,这就是咸阳宫做出的最大让步了,秦王政在事关王国根本的问题上绝不妥协。
    宝鼎和王翦接到中枢的书信,仔细看完咸阳所拟制的“封国制”,表现各不相同。
    宝鼎很高兴,王翦却是一脸漠然。
    “凡事都有个过程。”宝鼎笑道,“像国策变革这种关系到王国存亡的大事,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循序渐进。现在咸阳能接受封国制,能授予封君在封国之地的军政大权,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其迈出的步伐之大已经超出了我先前的预料。”
    王翦略感错愣,“武烈侯同意此策?”
    “当然,不但同意,而且要督促咸阳马上下令执行。”宝鼎说道,“封国远在边陲,镇戍是重中之重,所以封国的‘相’肯定是武将,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
    既然封国在边陲,‘相’是武将,那封君在短短时间内便能拥有武力。几年过后,封君成长了,实力逐渐大了,功勋也有了,更重要的是中土统一了,那么封国与中央之间的对抗也就越来越激烈,双方在权力和财富上也就会展开激烈争夺,然后双方在对抗中寻求妥协,封国制随即会发生变化,至于向哪个方向变化,是有利于中央还是偏重于封国,那就不得而知了,即便是这一制度的首倡者宝鼎也无从预测。
    紧接着,咸阳再来书信,征询兵制变革的意见。
    兵制变革的重点并不是设几个高级武官职,或者换一批将领,而是它的基础也就是兵役制度。大秦是征兵制,凡适龄男子必须服兵役,打仗的时候就征召,不打仗了就回家种地,兵农一体,这是由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没有条件养一支专门用来打仗的军队,但统一之后,国防策略就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大秦肯定需要一支职业的常规军,其兵役制度肯定要改,所以现在就要有一个过渡方案,以保证统一前后大秦军队在统一战场上和镇戍边疆的战场上都获得胜利。
    =
    =
    =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