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41章代北的未来[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武器”。
    宝鼎冲着赵高做了个手势。赵高随即站了起来,展开文卷,开始详细讲述宝鼎所拟定的代北发展策略。
    代北的地方制度不变,还是郡县下的部落自治。代北的兵制不变,代北军还是由诸种部落组成。代北军承担的任务依旧是镇戍代北。
    当初李牧为了解决代北军的军资问题,在代北建军市。军市所获之利,皆归代北军所有。这一计策是在赵国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在解决了代北军军资严重匮乏的同时,也使得代北军拥有了更大的独立性,使得邯郸对代北的控制力大为减弱。这破坏了赵国的律法,损害了邯郸的权威,也是导致双方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宝鼎继续执行这一计策,但他认为军市之利太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代北财赋匮乏问题。代北财赋的匮乏不但制约了代北镇戍军的生存和发展,也无法改善代北的贫瘠,所以,他提出了大力发展农耕之策,而发展农耕的办法就是屯田,军屯和民屯同时进行。
    代北屯田分为两个地区两个屯系。雁门郡的大同一带(大同盆地)是民屯,从河北迁移人口以增加垦荒和农耕力量。云中的河套一带是军屯,以军队为主,辅以迁徙之民。一旦屯田成功,不但可以解决代北的贫瘠,还能就地解决镇戍军的粮食问题,如此代北实力大增,“攻”可以深入大漠,驱敌于千里之外,“守”可以坚固阴山,确保代北三郡不会遭到毁灭性破坏。
    代北镇戍的诸多困难解决之后,随即可以与陇西、北地、河西三地的军队夹击河南之地的匈奴人。等到秦军占据河南,再在西套(银川平原)实施屯田之策,以解决河南镇戍的困难。
    如此一来,河西、陇西、北地、河南、代北等西北边陲全部连为一体,西北两疆的镇戍就此形成一个整体,攻守兼备。
    未来,中土统一,中土之民休养生息,国力不断增长,假以时日,中土大军可以远征作战,开疆拓土,建下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疆土大了,征服的人口多了,占有的财富也就多了,这样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各阶层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贵族阶层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将占有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
    代北有多大?人口有多少?财富有多少?代北人如果总是把目光局限在这样一个小地方,永远没有发展的空间,代北的贵族阶层也永远没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
    宝鼎给代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未来,而这个未来建立在中土的大一统之上,建立在代北自身实力的发展之上。
    代北人首先要发展自身,自身实力强了,才能在大一统中建下显赫功勋。功勋大了,拥有的权力和财富多了,实力也就更强了,那么在未来开疆拓土之后,他们将获得难以估量的巨大利益。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代北人要矢志不渝地追随公子宝鼎,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公子宝鼎,把自身的利益与公子宝鼎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
    过去代北人曾追随过平原君赵胜,追随过马服君赵奢,追随过武安君李牧,现在,他们要追随武烈侯公子宝鼎了,只有如此,他们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代北,才能获得权力和财富,才能在未来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
    赵高站在代北地形图前,以充满漏*点的声音描述了代北的未来,并在代北人的心里刻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忠诚于武烈侯,一切都将变为现实。
    对于代北军的将率们来说,对于代北诸种部落的首领们来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你给我权力和财富,我就为你冲锋陷阵。
    宝鼎所拟制的代北策略,所描绘的代北未来,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发展代北,把代北军打造成一支开疆拓土的虎狼之师。
    “未来几个月,代北军做为秦军主力之一,与北疆军、中原军和北部军齐心协力,击败匈奴人,把匈奴人赶出长城。”
    宝鼎面对代北将率兴奋和激动的目光,从容笑道,“而后,代北就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代北军要利用一切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从军队数量到战斗力,都要有一个飞跃,否则就无法创造代北的未来。”
    =
    =
    =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