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72章我想和你做朋友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老王病嘶,紫苏继位。河西局势紧张
    宝鼎面带黯然之色,心里却很满意,他知道月氏老王的日子不多了,但老王能坚持到月氏危机逆转之后升天已经难能可贵,甚至可以说是老天相助了。
    “西域诸国的形势如何?。宝鼎问道,“紫苏是否已经返回王庭?”
    “乌孙和楼兰已经臣服于紫苏,其它西域王国不足为虑,西域的形势暂时趋于稳定。”公孙豹神色憔悴,皱眉说道,“紫苏日夜兼程返回王庭,继承了王位。也就在这个时侯,居延海的匈奴人向月氏动了一次攻击。月氏人击退了匈奴大军。匈奴人随后撤退,离开了居延海,不过他们留下一句话。”
    “匈奴人是不是要报复月氏?”宝卓笑道。
    公孙豹点头,“匈奴人即使相信他们的左贤王和左日逐王死在你的手上,但月氏人难逃同谋嫌疑,匈奴人当然要报复月氏。”
    “好,形势展对我有利宝鼎说道,“不过今年匈奴人已经无力攻打河西,最多在冬天到来之前打一下北地的义渠人。”
    公孙豹惊讶地看着宝鼎,“形势展对你有利?什么意思?。
    宝鼎把咸阳的形势大概说了一下,“老爹,老秦人即将全面崛起,但如果大王继续征伐关东诸国,咸阳内部的激烈矛盾必将对征伐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所以在咸阳没有稳定之前。在我没有控制咸阳局势之前,大军不能继续征伐关东了,因为一旦战败,老秦人必将再遭重挫,我们再想找到全面崛起的机会就难了,事实上也找不到比这一次更好的崛起机会了。所以我们务必把握住这次机会,务必让老秦人全面控制军队,然后在咸阳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再度开始征伐,确保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而确保我老秦人逐步控制朝政,让大秦在我们的扈从下完成统一大业
    公孙豹有些疑惑,“这和西北疆的局势有关系?”
    “当然,匈奴人被激怒了,他们要报复,要打月氏,要打我大秦,西北疆形势因此紧张,这时候咸阳宫还敢动对关东的征伐吗?。
    公孙豹恍然,抚须想了一下,说道,“西北疆的战事主要由北军和陇西军承担,北军和陇西军都是老秦人的根基所在。西北战事越多,对我老秦人控制军队就越有利。这倒是个好办法。但问题是,我们和匈奴人打起来了,兵力集中在西北疆,会不会对东线战局造成重大影响?” 宝鼎笑而不答。
    “赵人强悍,只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们就能迅恢复元气。”公孙豹说道,“虽然去年桓腑打败了,今年蒙武在你的眼里也是毫无胜算,但连续三年的攻击,让赵人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这时只要再给他们沉重一击,必能攻占邯郸,灭亡赵国
    宝鼎笑着摇摇头。他本想说,只要李牧在,秦人就拿不下邯郸,但公孙豹性格火爆,这句话不能说。“老爹,咸阳有多少人愿意看到我们老秦人拿到灭亡赵国的功绩?”
    公孙豹忿然冷哼,“也对,咸阳如果在我们的背后下黑手,那我们就万劫不复了。
    若耍灭赵,先就要稳定咸阳,老夫同意你的看法。你早点回咸阳吧,该杀的杀,该下黑手的就下黑手,总而言之要把我们的对手统统铲除,否则老秦人永无出头之日,大秦也休想完成统一天下的盖世功业。”
    “怎么?老爹不打算回咸阳了?”宝鼎问道。
    “有你在咸阳足矣,我回去干什么?给你添乱?”
    宝鼎莞尔,“老爹,老王临终前,是不是托付了你什么?”
    公孙豹瞪了他一眼,“老夫真的想不明白,你离开乌氏的时侯痴儿一个,怎么在代北挨了一顿酷刑就变成天才了。如果人人都能想像你一样挨一顿酷刑就变得绝顶聪明,那还勤奋读书干什么?”
    宝鼎大笑,“老爹,老王是不是担心新王继立,河西不稳,一旦遭到匈奴人的南北夹击,局势大乱,所以他恳求你必要的时侯伸手帮一把,是不是?”
    公孙豹没有否认,“我在西北疆前前后后待了二十七年,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我想留在这里。我不想去咸阳,我不喜欢咸阳,过去不喜欢,现在更不喜欢
    宝鼎理解他的心情,咸阳是他永远的伤痛,他老了,已经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去面对伤痛、治愈伤痛,他只有选择逃避,远远地逃避。
    “老爹,那你就留在北地,留在乌氏大草原吧。”
    宝鼎拿出西北疆的地形图。手指沿着大河一直向西,“老爹你看,沿着大河西去,这里是贺兰山和河南之地。这里是乌氏大草原,再往西就是河西和陇西。”
    “匈奴人打河西、陇西,要沿着大河西上。匈奴人要打我大秦,最佳位置就是乌氏大草原,他们只要突破了六盘山长城,就能直杀关中,威胁集畿。”
    “老爹如果在乌氏大草原建立一支膘悍的骑军,那么向东,你可以抗衡匈奴人;向北,你可以渡河而上,与月氏人前后夹击匈奴;向西,你可以给陇西军以有力支持
    地图卜把河西、陇西和乌氏大草原用朱辈连成了帜
    “老爹看到了吗?河西、陇西、北地,这三地的军队如果联手 互为支援,那么不但可以保证三地的安全。还对河南的匈奴人形成了夹击之势。”
    公孙豹连连点头,心里对未来局势的忧虑霎时不翼而飞。
    “小子,长大了,真的长大了。”公孙豹感慨不已,亲昵地摸着宝鼎的脑袋赞叹道,“怪不得你要出塞,要与月氏饰结兄弟盟约 原来你真正的目的是洱南,是要为大秦开疆拓边啊。”
    宝鼎笑笑,不置可否。他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想联合月氏遏制匈奴人。但形势展到今天,占据河南之地已经成为他急于实现的一个愿望。
    宝鼎的朱笔在地图上继续划动,沿着大河向东北,过河套。过阴山,进入了代北。
    “拿下了河南。我们不但把匈奴人遏制在阴山以北,还能对代北形成威胁。一旦我东线大军攻克邯郸,北上攻击代北,那就可以与河南军队南北夹击,如此代北轻松可下。”
    历史上,帝国在统一数年后由蒙恬带着三十万大军攻克河南,收复云中。当时匈奴人已经崛起于大漠,东胡和月氏都已经衰落,蒙恬带着帝国的大军历尽数次决战击败了匈奴人,夺取了河南。这一仗耗费之大可想而知,对帝国命运的影响难以估量,其后筑长城、修直道,劳民伤财。可以肯定,北疆的战事激化了帝国内部矛盾。加了帝国败亡的步伐。
    假如能在匈奴人尚没有真正崛起之前,在他们对河南的控制还不够稳固的时侯,在月氏人还没有完全陷入衰败的时侯,大秦人乘机攻占河南,必将改变历史轨迹,改变帝国的命运。
    宝鼎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改变历史轨迹的捷径。
    他不知道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控制大秦朝政,但以秦王政的强势王权和他远大的抱负,以战国四大公子的人生道路做为前车之鉴来看,自己恐怕没有机会实际控制大秦朝政,不能控制大秦朝政就无法推行和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只能在永无休止的残酷斗争中求生存,求妥协,最终不但不能改变历史轨迹,反而可能会加剧帝国的败亡度,所以他必须考虑其它的办法,从其它的途径着手,而后期直接影响到帝国命运的南北战争,直接加了帝国败亡的北疆大战就成了目前宝鼎唯一可以尝试着进行改变的最佳目标。
    “大王的日标是吞并六国,统一中土。在中土没有统一之前,大王不会考虑集中力量攻打河南。”宝鼎说道,“究其原因,是大王和咸阳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匈奴人对中土的巨大威胁,没有正确认识到未来的南北战争可能给大秦和中土带来灭顶之灾。”
    这句话公孙豹不能认同,但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他久在边疆,自然知道北虏对中土的威胁,但现在大漠匈奴人的崛起改变了整个北方形势,一旦匈奴人统一了整个北方大漠,其实力之强悍绝对不是四分五裂的中土所能承受,这一点公孙豹认同,所以宝鼎把话说得如此严重,他也勉强能接受。
    “大秦是我们老秦人的大秦,不是大王一个人的大秦,更不是咸阳那帮无耻小人的大秦,所以我们老秦人要未雨绸缪,要为大秦未来的命运浴血奋战。”
    “大王和咸阳不愿意花费精力攻占河南,那我们老秦人就用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目标。”
    “老爹是实现这一策略的暴合适人选。”宝鼎郑重说道,“老爹深得义渠人的尊崇和信任,老爹又是月氏王的姑父,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老爹可以赢得月氏王的信任,得到月氏王的帮助。仅靠义渠人和月氏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老爹还要把陇西人拉过来,如果陇西军能够为老爹所用,那么凭借三家的力量,足以与河南的匈奴人抗衡。一旦机会合适,老爹就可以动全面攻击,占据河南。老爹不但因此建下了开疆拓边的显赫功勋,兑现了对月氏老王的诺言,还为大秦和中土的安全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公孙豹抚须而笑。他经历了太多,任凭宝鼎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会被功名和荣耀而蒙蔽。
    “你嫌我命长,不得早死是吧?”公孙豹笑骂道。 “我也想留在北疆,但身不由己啊。”宝鼎神情严肃地说道,“如果老爹认的自己无力承担这个重任,那我回到咸阳后大刀阔斧地杀他一个人仰马翻,然后让大王把我贬黜到北疆戍守长城,如何?”
    “你小子敢威胁我?”公孙豹伸手就给他了脑袋一下,“好。老夫答应了。这个世上,还没有老夫做不到的事”这句话刚一说完,他的脸色忽然就变了。
    宝鼎一眼就看穿了,急忙摇手,“老爹,你放心,你的誓言就是我的誓言,武安君的案子,我一定把它翻过来。”
    “你誓。”公孙豹指着宝鼎的鼻子厉声说道,“在我死之前,你要兑现诺言。”
    “我誓。”宝鼎毫不犹豫了个毒誓,“武安君的奉子若要翻讨来需要一个前糕 ”
    “你说,你要什么条件
    “老秦人必须控制军队,必须控制朝堂。”宝鼎说道,“我要做承相,如果老爹能攻占河南,我做承相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公孙豹笑了起来,“你比你父亲强,强得太多。当年你父亲就知道躲避,不敢迎难而上,而你不一样,你想做君侯,想做承相,好,不错。大丈夫就要做人所不敢做之事。”
    当天晚上,宝鼎把胖顿翁侯、毛子睿请到了自己的军帐,与公孙豹共商大计。
    毛子睿极其尊崇公孙豹,看到公孙豹之后激动碍手足无措,说话都不利索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