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64章黑暗里的秘密[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奴人发动报复性攻击,月氏短期内根本无力支撑东西两线作战,所以老王并没有同意我利用眼前这个机会与我大秦军队东西夹击贺兰山的计策。”
    宝鼎伸手在地图上弹了两下,目光斜瞥着翁侯,嘴角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地狡黠,“翁侯,我无意挑起你和王庭之间的矛盾,但事实摆在这里,假如这次我们不能在贺兰山给匈奴人以重创,匈奴人马上就会席卷而至,翁侯首当其冲,根本无力抵御匈奴人的凌厉锋芒,到时翁侯只能带着胖顿部再一次撤离家园,把大好草场拱手让给匈奴人。翁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草场,未来在王庭如何立足?又拿什么去维持胖顿部数万人的生存?”
    宝鼎这番话击中了翁侯和胖顿部几位首领的要害,宴席上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向了翁侯隘委,等待他的决策。
    韩非、琴唐、南山子等人都没有想到公子宝鼎竟然在宴席上公开讲出这番话。公子宝鼎为什么要把月氏人拖进河南战场。这几位心里都有算,就是为了确保老秦人在河南战场上取得胜利,但
    的危机并没有化解,相反,形势更紧张了,月氏剑柔间能否将严重危机消拜于无形,除了内部要平定乌孙诸国的叛乱外,外部就指望大秦军队在河南战场上击败匈奴人了。事实上这时候月氏人没有能力去河南作战,但宝鼎为了自己的利益,非要把月氏人拉去,于是就有了这番危言耸听的话。
    宝鼎对未来的预测会不会成为现实?所有人都认为他说的就是现实,因为宝鼎有理有据,谁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宝鼎的理由来自于后世,他把地形图画出来,诣治不绝、口若悬河地一说,所有人都给他镇住了。这个时代即使是中土的读书人也不可能掌握像宝鼎这样丰富的知识。更不要说像月氏、匈奴这些北虏人了,所以宝鼎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以增加震慑力,结果他的目的达到了,胖顿翁侯和他的部下们考虑到自己的未来。不得不做出抉择。
    月再老王从月氏的大局考虑小当然不会答应,但胖顿翁侯必须以自己部落利益为第一,他不能不答应。
    “匈奴人后撤之际,就是胖顿部攻击之刻翁侯断然做出了决定。
    胖顿部的几位首领马上振臂欢呼,宝鼎等人也是连声赞颂,这时候谁也不会吝啬几句阿谀奉承的话。
    公子宝鼎和韩非急奏咸阳,把使团在月氏王庭的所作所为详细告之,把未来西北局势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然后宝鼎提出建议,使团将随月氏胖顿部攻打贺兰山,相击与进入河南战场的北军会合。考虑到此仗风险较大,匈奴人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有可能全力反扑,宝鼎恳求秦王急调两千陇西骑军北上相助。
    宝鼎手里有镇秦王剑,有先斩后奏之权。但没有从陇西调兵的权力。不过陇西毛子睿部现在屯兵于大河两岸,奉命保护使团渡河北上和接应使团返回秦国。这支军队暂时归宝鼎调遣。宝鼎可以叫毛子睿北上与其会合,但如果带着毛子睿去河南战场。那就要请奏咸阳了。
    宝鼎与韩非商议良久,决定先把毛子睿调过来。秦王政肯定会同意使团的奏请,但命令往返需耍时间,偏偏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
    宝鼎急令毛子睿。拆毁巨筏,率军日夜兼程赶赴白山会合。
    毛子睿还没有到,匈奴人开始撤退了。翁侯毫不犹豫,留一万人马戍守白山、铁口一线,其余大军急速东进。
    翁侯派人赶赴王庭禀报老王,说大军东进,主要是监控匈奴人,看看匈奴人是否撤离,免得又被匈奴人骗了。胖顿部落的人都盼望着尽快返回乌亭逆水,现在他们的草场正是水草丰茂的时候,牲畜就在这介,季节长膘,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今年部落的日子就艰难了。
    翁侯带着军队刚刚东进,其部落族众就沿着乌亭逆水纷纷南下,挡都挡不住。在生存面前,谁都敢拿命相搏,如此一来,胖顿部的军队就必须东进了,以防止匈奴人突然杀回来。
    几天后。毛子睿带着一千多名陇西将士飞驰而来。他本来有两千人,但在却月阵里损失过半。如今就剩下一千三百多人了。
    宝鼎第一眼就看到毛子睿的印绶变了,现在是八等公乘爵了,虽然军职没有升,但只要爵升了,军职升迁不过是早晚的事。宝鼎又转目看向毛子睿的手下,发现两位五百主也升爵了,可见秦王政对这支军队在出塞作战中的表现非常满意。宝鼎连道恭喜。毛子睿和几位手下大礼拜见,对公子宝鼎感激不尽。如果没有这位公子的出现,这帮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更不可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巨筏拆毁了?”宝鼎对这件事很关心,他可不想看到巨筏落进北虏的手中。
    “遵照公子的吩咐,已经焚毁了。”
    焚毁了?宝鼎惊讶地问道,“你把它一把火烧了?”
    “小公子命令末将即复北上会合。末将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就把羊皮胎拆下,把木筏一把火烧了毛子睿理直气壮地说道。
    宝鼎暗叫可惜。
    造那个巨筏不容易,几千人没日没夜地干了很长时间,在渡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把火烧掉未免太可惜,如果能拆下来运回长城要隘,将来肯定还能派上用场。
    毛子睿看到宝鼎表情不对,以为自己处理错了,心里不安,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是不是不该烧?”
    。不,烧得对宝鼎笑道。“不过它的功绩很大,最终却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想起来让人不免有些遗憾。”
    毛子睿暗自苦笑,心想看不出来这位公子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竟然为一个排筏而钦嗽不已。
    “公乘,你把巨筏烧掉了,我们渡河怎么办?”司马断在一旁戏德道,“小难道你要让公子抱着羊皮胎游过大河?”
    众人想起宝鼎当日一头跳进大河的“壮举”无不会心而笑。
    “小渡河?”毛子睿疑惑地看看他,又转头望每宝鼎,“公子不是说要杀进河南,与匈奴人决一死战吗?”
    。所以你急不可耐,一把火烧掉筏子,急吼吼地跑来了?”琴唐也为巨筏的命运惋惜,听到毛子睿这句话当即嘲讽道。
    “当然。毛子睿说道,“跑到河南与匈奴人作战,我们活着回来的可能有多大?还要筏子干什么?”
    “你对公子没信心?”琴唐椰愉道,“你既然认为此仗有死无生,你还跑来干什么?。
    毛子睿嘿嘿一笑,发现自己说错话了,神色十分尴尬。
    “好了,公乘一口气跑了六七百里,人疲马乏,还是让他先休息吧。”宝鼎笑着招呼毛子睿和他的几个手下一起返回营帐,“吃饱喝足。再好好睡一觉,明天我们一起杀向河南。”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