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42章韬晦藏拙[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看着帛书,既没有伸手接,也没有示意给事中放到案几上,而是怒目瞪着宝鼎,脸色十分难看。
    宝鼎心里发怵,不知道哪里又出错了。他给秦王政三天两头斥。现在看到秦王政就心寒,唯恐又要被他劈头盖脸地骂一顿。
    宝鼎强作笑容,扶扶冠,正正衣。然后佯装一副心虚的样子心翼翼地问道,“大王是不是先用膳?”
    尉缭等人没想到公子宝鼎突然来这么一句。一个个忍俊不禁,当场就笑了出幕。蒙嘉更是夸张,两手掩面。双肩颤抖,似乎忍得好辛苦。
    秦王政本想继续绷着一张脸。但四位大臣忍不住都笑了,他作戏也作不下去了,嘴角牵扯了好几下,终于还是扯出了几许笑意,“武烈侯发财了?”
    “没有啊。”宝鼎却是一脸严肃。“下臣负债累累,正打算向大王除借千金救救急。”
    “鸟!”秦王政手指帛书。口出粗言,“写封奏议,用得着绢帛?你炫耀甚?有钱了?”
    多大的事?宝鼎暗自鄙视秦王政,但脸土不敢表要丝毫,嘴里更是振振有辞,“下臣向大王敬献一座宝库,请大王笑纳。”
    秦王政和四位大臣顿时来了兴趣,齐齐望向那份帛书。
    “念!”秦王政冷声说道。
    给事中急忙站直身躯,正准备展开帛书,却见秦王政手指宝鼎,“你来念。”
    宝鼎闻言大喜,急忙接过帛书。这时候没有标点符号,读错文章会错意的事常常发生。宝鼎正担心这个长着一张死人脸的给事中把自己一番心血糟蹋了,所以听到秦王政这句话当即心花怒放,展开帛书就高声朗读。读完一段,马上停下来讲解,力求把自己的意图完整地阐述出来。
    宝鼎以“夫一统”为基础,提出了一揽子强国之策。
    首先就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核心是王权的集中,而王权集中的核心则是加强内廷职权。此策的重点就是筹建内廷尚书台。另外就是削弱相权。削弱相权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改相国为左右承相,二是军政进一步分离,改国尉为太尉。
    今国尉和九卿个置相同,改制后,太尉与承相、御史大夫并列三公。
    其次就是官学变革。官学变革正在拟制具体措施,宝鼎简要概述。重点讲述了选拔官吏的一些新思路,“任人唯能”要改为“任人唯贤”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必须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来对待。
    再次就是外交政策。两个策略。在南北方向上,联月氏,抚匈奴。在东西方向上。先灭韩,再攻赵。
    最后就是回易之策。这才是藏在这份一揽子计策中的重点,墨家的复兴由此打下伏笔,将来秦王政根本没办法借助此事打击宝鼎。
    宝鼎建议,由少府出面,联合大秦巨商,打造一个联合商社,从而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最大程度地挖掘生产潜力。在未来大秦统一的过程中,为王国供应足够的粮食、武器和其它各种物资,确保大秦军队在前方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加快统一进程。
    “粮食如何增产?”秦王政问到要害之处。
    “一个是大力修缮水利,一个是大力改进农具。”宝鼎说道,“还有一个就是利用回易之策,以金银玉器珠宝等奢侈物换购各国的粮食布帛个王国国力的大小不是看它有多少金银珠宝,而是看它有多少粮食布帛。我大秦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和布帛,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军队,还能同时应对各种灾祸。反之,关东诸国却因为缺少粮食和布帛,一旦遇到战争和灾祸,粮价就会飞涨,布帛就会短缺,国力骤减。根本不堪一击。”
    “中!”秦王政赞道,“你到鼓角楼转一圈,就给寡人搬来了一座宝山,高明。”
    “大王谬赞。”宝鼎嘴里谦逊。心里却是打了个冷战。
    ,(未完待续)
    [ ] 更新最 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