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38章黑衣之困[2]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一个问题。齐国在休养生息三十多年后,国力恢复到何种地步。按道理,齐国地理位置好,资源丰富,人口较多,人才济济,政治、学术气氛很开明,国策也应该不会太差。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国力应该已经恢复到足以与秦国抗衡的地步。
    事实上咸阳一直把齐国做为自己最大的对手,黑冰台也在齐国投入了大量秘兵,种种迹象幕明,齐国现在就是一头蓄势待发的东方猛兽,只待它仰天一吼,就能成为关东诸国最强的后盾,而关东诸国一旦得到了齐国的全力支援,合纵之势必成,秦国必将在东扩的道路上严重受阻。至于统一天下,那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所以不管是秦王政还是巴蜀人。对自己那句十二年后统一天下的预言根本没放在心上,权当一个少年人的豪言壮语而已。
    齐国为什么拒绝合纵?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关东诸国被西秦一个介。打倒在地,置若罔闻?赵国是关东诸国的最后一道屏障,这道屏障倒了。齐燕两国就直接面对西秦的攻击。唇亡齿寒,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不知道?历史上一直盛赞秦国的连横之术,把秦国能够迅速统一归结为“远交近攻”之策的空前胜利,但齐燕两国君王当真就是白痴?齐王建也罢,燕王喜也罢,都在王位上坐了几十年,都是老王了,都牢牢控制了自己王国,他们的股脑之臣中也不乏远见卓识之辈,为什么就在这介。关键时剪,两国不给赵国以援手,眼睁睁地看着赵国倒在西秦的脚下,任由这道关东的屏障轰然倒塌,把自己的家园彻底暴露在西秦的兵锋
    。
    宝鼎想不通,历史的迷雾太厚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齐王建和燕王喜肯定知道赵国的存在与自己王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不会幼稚到相信西秦人的诺言而放弃赵国这道屏障,他们肯定努力了,但他们的努力失败了,最终导致赵国灭亡,同时把自己的王国也送上了不归路。
    历史的真相绝不会像史书记载的那样简单,历史只记载结果,湮灭原因和过程,以此来愚弄和欺骗后人。大秦统一的历程简单明了,给人的感觉就是摧枯拉朽,但事实上上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历史隐瞒了很多很多。比如说赵国的庞爆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还是完成了一次合纵,虽然败了,但让西秦人心惊肉跳不寒而栗。同样的,李牧现在正在干什么?这时候的他,难道还会狂妄自大到以为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澜?不会,他肯定像当初的庞惯一样,正在全力合纵,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寻找盟友,再次合纵关东诸国,以抗衡西秦。
    宝鼎坚信,在赵国灭亡前的一段时间里,山东诸国肯定有一次合入…载模糊。仅在述说到姚贾的时候轻轻带了贾服发蜘张利嘴就能破坏合纵?宝鼎认为不现实,因为此刻形势不一样,赵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天下人都知道,而赵国这道屏障偏偏又直接关系到山东诸国的命运,所以姚贾的利嘴和黄金已经不起作用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至关重要的一次合纵失败了?
    “公子,公子,”
    宗越的喊声将徜徉在历史长河中的宝鼎惊醒过来。
    “你怎么看?”宝鼎把茶盅放到案几上,笑着问道。
    宗越没有说话,他站起来走到铜灯边上。当着宝鼎的面把帛书烧了。然后重新坐下,蹙眉沉思良久,问道:“公子为什么要放走太子丹?”
    宝鼎沉默。
    “我没办法说服自己,我实在看不懂公子的心思。”宗越叹道
    “我追随公子隆十几年,对朝堂之事也算是耳熟能详,但我实在想不通今日之事,因为这件事凭公子之力办不到,就算公子帮助太子丹逃出了咸阳,那接下来怎么办?无论太子丹北上还是东进,都有一千多里的路程。这一路上太子丹怎么逃?藏在商队的抬车之中?我们想得到的,追捕之人一样想得到,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辆过关抬车。翻山越岭走小路?这更不可行,随时都会被秦人发现。”
    “更严重的是,一旦太子丹被抓。公子和公主恐怕就要暴露了。现今黑冰台已经怀疑公主,公主事实上已经暴露了,太子丹成功逃走也好。此策失败也好,公主最终都将成为牺牲品。公主出事了,公子你怎么办?咸阳局势如此紧张,公子是众矢之的,对手们岂肯放过置你于死地的机会?”
    宝鼎给宗越的茶盅加满热水,虚手相请。宗越哪有心思喝茶?他既然追随公子宝鼎,就要为公子宝鼎考虑,但此事公子宝鼎明显做错了。就为了一个女人?你一个公子还缺少漂亮女人?
    “我可以告诉你原因。”宝鼎说道,“但我一旦说出来了,你就没有回头路!”
    宗越苦笑,“我现在还有回头路?”
    “你现在还有机会离开咸阳。”宝鼎说道,“你的家眷已经被黑冰台救了出来,目前就在晋阳。如果你决心离开秦国,我给你一次机会。不管怎么说,我们曾经一起从代北杀出来,情同生死,我不会害自己的兄弟。”
    宗越又惊又喜,“真的?他们逃出来了?”
    “我们大秦人说到做到。”宝鼎笑道,“我也是网小才接到国尉尉缭的书信,千真万确。恭喜你了。”
    “黑冰台知道我在参园?”宗越大吃一惊。
    宝鼎从怀里掏出黑鹰令牌放在了案几上。宗越骇然变色,那金灿灿的令牌就像一柄利剑深深地扎进他的心里,让他极度窒息,让他闻到了浓烈的死亡气息。
    “黑鹰令?你是黑冰?你竟然是黑冰?”宗越失声惊呼,霎那间,他豁然省悟,所有的谜团,重重的迷雾,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我就是黑冰台。”宝鼎笑道。“直接听命于大王的黑冰台。”
    宗越极度震惊,呆呆地望着案几上的金质黑鹰令牌,心里一片混乱。黑冰台,黑冰台要放走太子丹。为什么?公主的事已经被黑冰台获悉。那公子还要严守什么秘密?我就是黑冰台,这话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公子是黑冰台最高统领?不对,黑冰台没有最高统领,黑冰秘兵都是直接听命于大王。
    “我给你松会。”宝鼎说道,“我可以把你和你的家人安全送出秦国。”
    宗越没有犹豫,多年混迹权力中枢让他练就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敏锐。对政治的敏锐,他敏锐地意识到公子宝鼎的实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这个人前途无量,追随在他的身后虽然风险很大,但获利也是难以估于宝鼎的承诺,根本就是一句屁话,只要自己有意离开秦国。今夜就会死在蔡园,尸骨无存。
    宗越跪倒发誓,此生绝对忠诚于宝鼎,绝无二心。
    “放走太子丹有三咋。目的。”宝鼎说道,“破坏关东合纵,打击相国熊启,彻底隐藏公主的秘密。”
    宗越略略想了片复,妾即恍然,唯独让他不安的是,宝鼎为什么要隐藏公主的秘密?难道他要将这股黑衣力量据为己有?
    宝鼎把案几上的黑鹰令牌收进了怀里,“一个黑冰统领一股黑衣,这事你是不是觉得很荒诞?”
    这话足够明白了。宗越暗自惊骇。由此可以估猜到宝鼎的野心太大。咸阳宫里的大王竟然也是他的对手。
    “公子打算利用此计清除所有的痕迹?”宗越想了一下,又问道,“谁来动手?此事不能借助黑冰台的力量,否则有麻烦。”
    “的看由谁动手最好?”宝鼎问道。
    “张良如何?”宗越不假思索地说道。搞秘兵的人就是不一样,阴谋诡计顺手拈来,轻松自如。
    宝鼎笑着点点头。
    “不过难度太大。”宗越说道,“我们没办法找到张良,也不可能赢得张良的信任。”
    宝鼎挥挥手,示意这件事不用他操心,“黑衣这边的事就交给你,你看如何?”
    宗越马上摇头,“不妥,我的目标太大,一旦被黑冰台盯上,一事无成。我和公主只能在明处,暗处必须另置人手。”
    宝鼎犹豫了一下,问道:“赵信如何?”
    “不妥。”宗越再次否决,“赵信虽是黑衣,但他仅仅是一个潜伏黑衣,他无法胜任秘兵的指挥重任。再说。赵信是秦人,在咸阳有复杂的关系,容易掉进黑冰台的陷阱。一旦出事,整个黑衣就没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一个赵人在暗处统领这支黑衣?”
    宗越点点头,“如果公子决心将黑衣据为己有,并且保证它能发挥作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公子恒的谋划来,只不过最高统领者由公子恒变成了公子而已。”
    这倒是实话,公子恒的整体谋划当然是最好的,赵国黑衣当然在赵人手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但关键问题是,公子宝鼎可以确保公主的忠诚。却无法确保另外一咋。人的忠诚。
    “秘兵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式。”宗越说道,“公子恒既然把黑衣的秘密交给了公主,那公主必能牢牢控制这些黑衣,至于放在暗处的人。不过是个传话者而已,但正是这个传话者保证了黑衣的正常运转。”
    宝鼎听懂了,他惊讶地问道:“你要把西门老爹安置在暗处?”
    “如果公子同意的话,我可以把西门老爹变成蔡园的家老。”
    啥?你把西门老爹变成幕园的家老?那蔡园岂不变成了黑衣的老巢?我一家老小的安全谁来保证?宝鼎头皮发麻,没想到秘兵做事就是与常人不一样,匪夷所思之举嘛
    宗越看到宝鼎惊愣的表情,微微一笑,“西门老爹是平原君赵胜的心腹,一直在暗处为平原君做事。早在几十年前,他就叫西门老爹,是中土各国秘兵中最为神秘的一个人物。我久闻其名,却从没有看到过他的真面目。公子是否以为,你在代北看到的西门老爹就是真正的西门老爹?”
    宝鼎有些晕乎了,感觉这个时代的秘兵就像自己前世的间谍一样,神秘莫测,真假难辨。
    “以你的意思,我即将杀死的西门老爹是个假货?”
    “当然。”宗越正色说道,“各国秘兵都曾扬言杀死了西门老爹。但西门老爹至今还活着,这是事实。”
    “还有这样一个人物?”
    “公子必须要知道,在公子恒的谋划中,公主和西门老爹必须联手才能指挥黑衣,缺一不可。”宗越说道,“比如这次,我直接去找赵信。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特殊情况。赵信认识公主,也知道我这个人,而黑衣又急于救出太子丹,迫不得已,赵信只有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与我秘密商谈。但在正常情况下,赵信不会承认自己的黑衣身份,为了安全。他会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条线从此就断了。”
    宝鼎连连颌首,大致明白了宗越的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