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20章强龙过江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宝鼎冤枉啦,他在自己的部属朋友面前可以隐晦暗示地说个一言半语。但在老秦人面前就不能遮遮掩掩了。只能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仔细说了一下。
    老秦人当然知道这件事的背后有内幕,否则也不会坐在一起商量了。但事实真相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计。接下来,怒不可遏的楚人要反击了,他们绝不会任由老秦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他们的脸,他们肯定要反击,要把老秦人打得狼狈不堪,最后逼得老秦人妥协,逼得秦王政把脑袋一缩,不敢再在中间挑拨是非为止。
    “大王一石二鸟,出手犀利啊。”废(比。)公感叹道。
    “何止二鸟,把一树的鸟都打死了?”宝鼎苦笑道,“大王打了楚系外戚,又打了跟在外戚后面为虎作朱的宗室,还把我们也打了,还挑起了我们和楚人的战火。他是大王,躲在暗处放冷箭,其他人即便知道又能怎样?只有抱头鼠窜,避其锋芒了。”
    “避其锋芒?避其锋芒的后果就是一败涂地。”王陵冷笑。手抚雪白长髯,“你这几天都在干甚?躲在家里不出来,这能解决甚问题?马上出来,骄横跋扈也罢,横冲直撞也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咸阳是什么地方?大秦京都,楚人岂敢为所欲为?打,狠狠地打,反正有大王给你撑腰,怕甚?”
    “萌蚌相争,渔翁得王绾摇头苦叹。“我们和楚人大打出手。最高兴的就是大王和关东人了。楚人本来有意暂退一步,以守代攻,徐图后计,哪料大王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劈头盖脸一阵猛打。逼得他们不得不全面反击,但被动出击显然是下下之策,稍有不慎就会遭遇重创,楚人不会上当中计。以我看他的目光转到了宝卓脸上,“公子是风暴的中心,是风眼,只要把公子解决了,楚人的危机便迎刃而解。”
    “的确,楚人的目标应该是公子,而不是老秦人。”庸公赞同王绾的看法,“老太后既然把大案交给我们,她的态度已经很明确。给双方一个和解的机会,不愿意看到咸阳再起风暴
    “我的安全不成问题宝鼎笑着摇手道,“我们不要被眼前的狂风暴雨所吓倒,我们要透过迷雾看到事情的本质,看到大王真正的目的
    “老太后坐镇咸阳宫,就如一颗参天大树,狂风暴雨虽然咆哮肆虐。不过折断一些枝枝丫丫而已小伤不到楚系的根本,更不可能将楚系连根拔起宝鼎说道,“这是事实,我们很清楚,所以我们以退为进。不与楚系硬拼,硬拼的后果就是自取败亡啊。大王也清楚,他没有实力将楚系这颗大树连根拔起。他之所以把我从乌氏逼出来,借助老秦人的力量对付楚系,在咸阳引起一场大风暴,不过是想乘乱取胜而已
    “他到底想要什么?一个郎中令和一个卫尉能否让他心满意足?巩固咸阳宫是不是他此次的目标?。宝鼎摇摇头,“不是,肯定不是。一直以来,我们疏忽了一个人,魂状。楚系巴蜀人魄状,蜀系的幕后掌控者。”
    宝鼎随即把自己的推测详细说了一番。
    宝鼎的推测非常有道理。王陵、底公和王绾三人暗自吃惊,他们虽然知道蜀系有意脱离楚系而独立,但没有想到,蜀系的步伐如此快,如此坚决。
    “在晋阳的时候,院藏曾暗示。假若三家联手重创了楚人,他们希望蜀系能够进入中枢宝鼎说道。“所以后来当院藏抛出君侯之位诱惑我的时候,我中计了,马上建议利用这次风暴的机会,让魄状上位,做承相公。大王当初设计的时候,或许有这样的意思;院状投奔大王,或许就是冲着承相公这个位置,但他们都藏在心里,谁也不会说。我稀里糊涂地把此事挑明了,大王也罢,巴蜀人也罢,都没有退路。事实上这就等同于巴蜀人借我的手讹诈大王。
    “大王是因此恼羞成怒还是借机与巴蜀人更进一步,我不知道。但从形势的发展来判断,大王一旦将外戚赶出咸阳,他需要一个人替他控制楚系,而魂状显然是最合适的人宝鼎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目光从王陵、废公和王绾的脸上缓缓扫过。
    “以我的推测,大王急不可耐了。他不在乎谋反大案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他担心的是楚人和我们老秦人暂时和解。双方一旦和解,他发动此次风暴的目的就再也无法实现了”小
    王陵、熙公和王绾连连点头。宝鼎在他们眼里已经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而是一个谋略出众的天才。早在晋阳的时候,王剪就被宝鼎说服了,老秦人采纳了他的建议。以退为进,而宝鼎也被他们所接受。正式成为中枢中的一员。宝鼎不负众望。身先士卒,推动着崛起大计。此番到了咸阳,再度拨云见日。让老秦人牢牢控制了主动。
    “如果大王决心削弱相国之权。我们倒是可以顺水推舟。”王陵笑道,仆风心凡经撕破脸了,那就干脆一撕到底,再断楚人只年“大王发动此次风暴的目的不是削弱相国之权,而是最大程度的控制相权。”宝鼎郑重说道,“我一再说了,今日大王雄才伟略,大秦国极有可能在他的指挥下吞并关东六国,统一天下,所以我们若想重新崛起,就要不惜代价为大王冲锋陷阵。否则永无出头之日。”
    “十二年?这可是你说的,老夫拭目以待。”王陵椰愉道。
    熙公和王绾笑了起来。宝鼎尴尬摇手,“戏言,戏言,当不得真的。”
    “我倒希望是真的。”王陵指指嚣公,“我们老了,看不到了,但你们两个肯定能看到。
    羡慕你们啦。过去武安君曾带给大秦一个统一天下的机会,可惜老王自毁长城,功亏一篑。”
    宝鼎黯然无语。生老病死,谁也没有办法。从历史轨迹来看,王陵和底公的确没有等到统一的那一天,不能不说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我们会看到那一天的。”稀公笑道,“我们陪着武安君,在天上看。”
    “中。”王陵哈哈一笑,“公子。那你说说,接下来,我们如何行计?”“先审盐铁。”宝鼎说道,“盐铁审结,铁案如山,半氏再无翻案机会。半氏一门遭到重击,老太后的权威随之下降,大王在咸阳宫内就能说一不二。接着我们拿谋反大案威胁半氏,迫使半氏让步。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奏请大王改相国为左右承相,帮助大王达成心愿,成功削弱半氏,打击半氏。”
    王绾眉头微皱,担心地说道:“改相国为左右承相,这是国之大事。我们明目张胆地干涉国政,恐怕会引起大王的忌惮,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
    “有些事大王不能做,必须由我们做。我们为大王分忧解难,为大王冲锋陷阵,大王心里有算,不会亏待我们,这样当我们退下去的时候。大王才会答应我们的条件,给我们足够的补偿。”宝鼎说道,“我们公开干涉国政,当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众矢之的有什么不好?正好借机退下来。”
    “不过,我们马上就会复出小马上就会重新崛起,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但要干涉国政,还要逐渐控制国政,将大秦国政牢牢控制在手。”宝鼎用力一挥手。大声说道,“多少年了,大秦的朝堂上不是楚人就是关东人,我们呢?我们在哪?我们四处征战,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埋骨异国他乡,但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我们得到的就是痛苦的泪水,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楚人和关东人高高在上。他们主宰着大秦,他们主宰着老秦人的命运,他们不停地打击老秦人。屠杀老秦人。”
    “这是大秦国,这是老秦人的王国,老秦人的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护着自己的王国,但我们呢?我们这些老秦人的后代在干什么?我们任由敌人打击我们。屠杀我们,任由敌人毁我们的家,毁我们的国。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下去吗?哪一天我们才会站起来,才会拿起武器杀死敌人?等到家园毁了,王国亡了吗?家没了,国亡了,我们除了悔恨和号哭,除了一堆堆的头颅,我们还有什么?”宝鼎激动不已。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更是激扬慷慨,他挥舞着双臂,厉声咆哮,“我们还有什么?”
    王陵、席公和王绾被宝鼎这番话说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盎然战意冲天而起。是啊,老秦人该站起来了,老秦人该拿起武器杀死敌人了。老秦人该主宰自己的王国、主宰自己的命运了,否则,大秦将不再是老秦人的大秦,大秦将在敌人的狞笑声里化作灰烬。
    “中!“三个人异口同声,斩钉截铁。
    老将军王陵主审谋反大案,先审盐铁。内史(治粟内史)和少府全力协助,驹车庶长和廷尉府全程介入。御史大夫全程监督。但案件审理工作在楚系的蓄意阻挠下,进展缓慢。一些涉案的地方官吏事先的到风声,逃之夭夭,导致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公子宝鼎把秦王政的话当作了耳边风,他根本无意去看门,而是一心一意想着做主爵中尉。这段时间,他在幕园大兴土木,修络房屋,搞得风生水起,整个咸阳都知道公子宝鼎回来了,正在装修大府。公子宝鼎不仅装修府邸,他还跑遍了咸阳内外,把自家的庄园、社寓、酒肆、作坊、田地等大量产业摸了个清清楚楚,然后在咸阳城大肆招人,从幢仆女婢到门客剑士,统统招募,摆足了一副暴发户的嘴脸。
    公子宝鼎的确是个暴发户,他除了血统高贵外,其它活脱脱就是一个蛮夷,野蛮无礼,在咸阳招摇过市,骄横跋扈,三天两头打架闹事。他打的都是楚系的人,人家不惹他。他偏偏上门挑衅,故意滋事,整个一土霸王。
    楚系子弟平日也是横行咸阳,一大帮纨裤早就在宝鼎还没有回来前就商妾好了,要整治他,谁知宝鼎回删玳日的第一天晚上就擂响战鼓,武力奈回幕园,把公子襄好竹旧气死了。宝鼎的血腥野蛮震慑了咸阳纨裤。
    俗话说胆小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碰到这么一个从北疆杀回来的不要命的野蛮人,咸阳纨裤掂量了一下,退缩了,不去招惹了。谁知宝鼎竟然主动上门挑衅,这还得了,你一个北疆蛮子竟敢如此猖撅,欺我咸阳无人啊,打,结果可想而知。
    强龙不压地龙蛇,但宝鼎这条从大河里咆哮而来的霸王龙实在太厉害了,他本人天生神力,武技高超不说。身边还有二十一个手执杀人令的黑鹰锐士,以这种实力打架斗殴。咸阳纨褥哪是对手?强龙就是压你的地头蛇,公子宝鼎“噼里啪啦”一阵暴揍,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咸阳纨褥一扫而空。
    宝鼎在咸阳骄横不可一世,横着膀子走路,看到楚系子孙就挑衅殴打。普通平民固然是鼓掌欢呼,而平日里饱受纨裤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