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云台》第七十一章倾易[2]

三国之云台最新章节目录
   为了我江东考量”孙权听完了两人的答复,然后说道,“称王之事,却是一件大事,毕竟即成王业,便相当于自建一国而今江东上下可都是群情一致,要推举孤称王,不应之,难免会伤到众人之心,而后自然会让我江东群臣的对孤有所失望,而应之,却是便是不能再瞻前顾后,毕竟之前为诸侯,还都是大汉臣属,但是称王之后,自然不是如此了,对于我江东数百万的臣民来讲,或者是一条终成大业之路,又或者是将这些百姓牵扯进不可测之命运的危途”
    “之前,你二人未来之前,孤倒是有意先隐忍一段时间,毕竟我江东的实力不足,又处在荆州和曹操两方势力的相邻之处,却是最好不要随意的勾动那一方的敌意,毕竟那样的话,才能保有我江东的安危,继而能够从中取利”
    “不过现在孤在听取了两位的言辞之后,倒是另有了一番计议,且看如何”孙权却是将他的意思告知周瑜和鲁肃两个人,让他们为孙权的这个想法筹划一番,然后两人却是便都离开了吴侯府。
    周瑜和鲁肃两个人自是江东的重臣,尽管两个人都是时常不在建业城中留守,可是在江东上下,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两个人对于江东的重要性。
    “外事不明问周瑜”这句话可是当年孙策弥留之际,作为遗嘱交托给继位的孙权的,单单这句话就足以说明了周瑜在江东的地位如何了。而这些年中,江东的军事大权,虽然很多的地方,周瑜也是自谦,随着孙权的威势日重,将他手中的大都督之权也都渐渐的归政于孙权之手,毕竟由周瑜所主导的进攻荆州和突袭交州的战事,都没有取得他原本计议好的结果,对于这些周瑜除了甘领罪罚之外,却是将军权渐渐的向孙权上缴。
    毕竟周瑜并不是蠢笨之人,作为孙策的义兄弟,虽说如今的孙权当年也是以兄待之,不过他终归是不姓孙,而且孙权毕竟不是孙策,为人臣,却是必须明白自身的本分的。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会太过影响周瑜在江东的名望的,孙权对于善解人意,而又有真才实学的周瑜,自然不会不予以重用,虽说江东大都督的权力被周瑜主动的上缴了不少,可是孙权却也投桃报李的,发还了不少,而让周瑜继续统领江东的水军,于鄱阳湖领军便是明证。
    至于说鲁肃,从鲁肃入仕江东以来,对于鲁肃的大才,孙权便是一直重用,作为给孙权指明了将来发展的道路,并身体力行为江东的发展不辞辛苦,往来奔走的鲁子敬,孙权却是在内心中要比周瑜还更为重视一点。这倒不是因为鲁肃和周瑜两个人之间有什么高下之分,仅仅只是因为孙权是孙权,孙策是孙策罢了,对于臣下的忠诚,孙权也是希望能够有一批单单只对他有效忠之意的臣属罢了。
    而今这两个人,却是周瑜掌握着江东的军事大权,而鲁肃自是一方面管着作为江东最大财源的海盐之事,却又兼理着夷州以及沿海诸地的防御之事,两个人的防区加起来的话,已经近乎整个江东的边界了。
    所以此时在建业城中,人人都谈论着让孙权进位为王的时候,周瑜和鲁肃的回归,自是会引来江东上下臣属的关注的。
    毕竟能够入了江东的这些人中,自然不会有什么脑残之人,称王一事却也不单单只是江东他们自家的内部事宜,而今两人的回归,当然表明他们的主公会在称王这件事情上给以他们一个答复,人群中的机灵之人自然便去拜见周瑜和鲁肃,希望能够得到些消息,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谁,都没有能够从周瑜和鲁肃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周瑜和鲁肃两个人并没有待在建业城太久,和孙权相见了数次之后,他们却是又离开了建业城。
    至于他们的主公那里,却是迟迟不见进一步的动静,这样以来,当然让许多人都是有些急切,可惜他们也只能在心中迷惑,为何没有结果呢?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