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大军阀》第十三章凉州乱,群臣至

汉末大军阀最新章节目录
   出去溜达一圈回来的刘氓也不好意思什么政务都不管,也加入了荀彧等人的行列,处理着汉中郡大小事务。 www.而严颜则被张飞领走,做他副将去了。
    185年的大汉并不安定,各州郡时有叛乱,但闹的最厉害的还是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二人。这两个人在184年就趁着中原大闹黄巾之时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割据在西凉北边。
    北宫伯玉是羌族的大首领,似乎不满意羌族日渐衰弱的现状,想要把自己的部族壮大成像鲜卑那样的强势草原民族,就劫持边章和韩遂,把他二人推向台前当首领,自己躲在幕后收取劳动果实。
    刘氓看着北边传来的战报,眉头深锁着,他知道如果进兵的话是个发展的好机会,但汉中最近的工作重心是政事,无法参与这种大型的军事活动,但是任由韩遂慢慢发展的话,刘氓相信这只老狐狸到那时一定是兵多将广了,这对刘氓自己制定的战略方针很有阻碍。
    刘氓思索不定,还是准备和众手下商量商量。
    在会议大厅,刘氓把手上的战报交给各手下阅览,荀彧当仁不让的接过翻阅起来。
    “主公是想请命,出兵西凉,征讨羌族?”荀彧看完问道,顺手把战报交给戏志才。
    “嗯,想那化外之族,如今竟然在吾大汉州郡站住跟脚,这不是个好现象,必须把他消灭,否则北方其他游牧民族也会揭竿而起,大肆起兵。”刘氓很是气愤的说道。
    刘氓暂时无法向手下说出他的战略方针,因为现在大汉还没到群雄并起的时代,就算刘氓是汉室宗亲也不行。
    “主公所虑确有其事,只是如今汉中正广收流民,能出战的也只有两万兵卒,其余新兵正在训练,暂时无甚战斗力啊。”荀彧也是眉头深锁。
    “主公,文若说的是啊,现在张温与董卓正在与之焦灼,主公贸然插入反而不美,喝不多等待些时日,等新军练成,再行兴兵之事。~~~~”戏志才也发现现在出兵并不是个好主意,只得建议刘氓把这个方案押后。
    刘氓听着手下两位重要谋臣的建议,无奈点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按文弱所言吧。但奏表还是要上的,就说如果陛下准备再次对西凉用兵时,吾汉中愿为先锋。这奏表就由崔琰代为书写。”
    “诺!”崔琰出列说道。
    “文若,如今流民安排的怎么样了?”刘氓问道,他现在就是被这人口问题给拖累了。
    “最近几月一共有十一万流民涌入汉中,彧已经安排他们前往各县居住,取其精壮出来屯粮了,另外黄忠将军也从中选出了两万壮汉,正在训练。”荀彧工作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能从中原来到汉中的流民,大部分都是精壮汉子,老人小孩或者妇女很难吃得消这种长途跋涉。刘氓算是占了很大的便宜了。
    “恩,各部动作都加快吧,吾有预感,很快汉中就要起刀兵了。”刘氓叹道。“文若,吾差点忘了,陈群几人何时可至啊。”
    “前些日子来消息,几人都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再有十余日就可到达汉中了。”荀彧微笑的回答着,他也是朝思暮想着几友的到来啊,来了他可就轻松许多了。
    “哦?如此迅速,到来之日吾当亲迎之。”刘氓兴奋道,马上就要起战事了,自己手下能臣武将越多,胜利的把握就越大,毕竟外族那全是骑兵啊,还是十几万人马。
    185年八月初,刘氓迎来了他的第二批手下。
    “汝等可先自我介绍一番。”刘氓看着眼前一群人,满意的说道。
    “程昱,字仲德,祖籍东郡东阿。”首先发言的是程大先生,这里面他年龄最大。
    “吾乃颍川陈群,陈长文。”
    “吾乃陈留毛玠,毛孝先。”
    “吾乃定陶董昭,董公仁。”
    “某家河东徐晃,徐公明。”
    “某家卫国乐进,乐文谦。”
    “某家泰安潘凤,潘无双。”
    “某家高顺。”这个最有个性,说好听了叫严肃,说难听了叫呆板,不过刘氓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说他,因为高顺是他最喜欢的三国武将之一。
    看着眼前这八位人才,虽然有些人没来,就比如荀攸,他去洛阳了,但刘氓依旧很是高兴。
    为这七人举行了个小型的欢迎仪式,刘氓又要重新开始部署手下任务了。
    “文若,上庸事物如今怎么样?”刘氓笑着问荀彧。
    “主公哦,要是这几位好友再不来,那上庸可就要荒废掉咯。”荀彧也是半开着玩笑。
    “嗯,这样。汉中各政务有崔琰他们在,汝带着毛玠和董昭去上庸,一切政务有汝把握,流民也不必再安排在汉中了,都安置在上庸吧。”刘氓说道。这汉中也是刘宏特批给刘氓的,刘氓当时接到圣旨那可是乐坏了,这么简单就把一郡拿到手,刘氓觉得整个华夏正在向自己招手示意了。
    “诺!”荀彧起身说道。
    “程昱何时改的名啊?吾记得洛阳诗会时汝可不是这名啊。”刘氓对着成语说道。
    “吾前段时日做了个梦,梦见泰山托日,而后太守便找人辟吾,所以就改名为程昱。”这位已经可以称为老头的中年人说道。
    程昱对刘氓记得洛阳诗会上自己去过感到意外,因为那是他不过是一可有可无的小脚色。他哪里想到刘氓在那时就已经打上他的注意了。
    “嗯,汝与陈群就先做崔琰副手,先熟悉本郡政务,然后再另行封职。”刘氓说道。
    “诺!”两人应道。
    “嗯,政事忙完了,几位壮士可随吾去军营一趟。”刘氓说道就走出了会议厅。
    徐晃三人就跟着刘氓走去。
    到了军营,新兵和老兵是完全打散来训练的,整整四万人,场面极其壮观。
    “吾汉中军士如何?”刘氓笑着问道。
    “太守不愧是斩杀黄巾之大将,麾下兵士堪称精锐。”徐晃说道。
    “却是如此。”其他几人也应道。
    刘氓对其他的评价看的不是很重,但看到高顺嘴角的笑意和眼中兴奋的神色,刘氓很是自豪。
    高顺算是汉末练兵大家了,他的七百陷阵营那可是战场上的尖刀啊。自己手下练出的兵能得道高顺的认可,刘氓觉得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因为许多练兵方法都是刘氓和黄忠一起讨论出来的。
    “汝等可想统领如此兵马?”刘氓向四人问道。
    几人都重重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高顺,吾命汝从上庸流民中再选出两万精壮大汉,再练新军。汝等三人可协助高顺训练。”刘氓说道。
    这个命令可是出乎众人意料啊,四人本来觉得刘氓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协助原汉中将领训练新兵,没想到刘氓居然让他们自行招募新兵,这种待遇可是很少见啊。
    四人都感激的看着刘氓,心下已经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以此生报答刘氓的知遇之恩。
    接下来一段时间刘氓时不时的看看新兵训练情况,又时不时的看看两郡政务,日子也算充实。
    不过刘氓还是发现了个惊喜,那就是潘凤,这位三国有名的无双上将,其实没演义里那么差,一手家传鬼斧招式,能和高顺打得难解难分,并且最后体力还有多余,这说明其武艺可在高顺之上啊。
    虽然高顺不是以个人武艺出名的将领,但身为吕布手下八健将之首,他要是没两把刷子那哪成啊(张辽在吕布手里没得到多少重用)。
    刘氓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把潘凤调教成一流水平的武将,因为潘凤才十九岁,很小,可造性很大,就像廖化一样,廖化就是刘氓亲手调教出来的,现在水平可是让甘宁也不敢小吁了。
    刘氓的领地发展的很是不错,两郡不说达到小康水平,至少是再没有一人饿死,这在汉末算得上是很不错的政绩了,相信刘氓只要愿意,凭着这份政绩和汉室宗亲的身份位列九卿是绝对没问题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