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黄埔卧底》第六百九十一章(混混章节)[2]

重生之黄埔卧底最新章节目录
   工作。战役期间,在通向战区的漫长补给线上,五十万民工日以继夜地前送粮弹,后送伤员。当我军改变作战方向后,广大民工也迅速调转方向,向莱芜地区紧急输送粮食弹药。实践证明,战区支前工作发动的充分和组织的严密,是保障战役、特别是大规模运动战役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莱芜战役中也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军内部的派系矛盾。正如战后敌军的一些高级军官所说的:政治上的派系之争反映为作战指挥上的不统一。陈诚与何应钦的矛盾,直接体现在战役指挥上陈诚与王耀武的分歧上。这种情况,促使不少高级军官间离心离德,人人自危,宁愿在战后的战役检讨上打官司,而在战场上则各保实力。
    一九四七年一月中旬鲁南战役结束后,陇海路以南整个苏皖地区转入敌后游击战争环境。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转入山东。根据**中央指示,华东根据地对党政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华中局并入华东局,苏皖边区政府取消;新四军军部改为华东军区机关,取消原有的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的番号,正式成立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漱石为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下辖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第八纵队、第九纵队、第十纵队、第十一纵队、第十二纵队,共十一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除留苏皖地区兼苏中、苏北军区的第十一纵队、十二纵队纵队外,能够集中使用的野战军主力为九个纵队约二十七万人,华东军区部队约有三十万人。
    鲁南战役后,蒋介石错误地判断华东军区部队伤亡重大,不堪再战,遂急忙调集五十三个旅三十一万人组织“鲁南会战”。南线国民党军以整编第十九军军长欧震指挥八个整编师二十个旅(整编军相当于兵团),组成主要突击集团,自台儿庄、郯城、城头一线北犯临沂。北线国民党军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三个军九个师(未整编),组成辅助突击集团,由明水、周村南犯莱芜、新泰,进行南北夹攻,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临沂地区与其决战。
    针对国民党军的作战企图,华东野战军决心集中主力二十四个师的兵力,将诱北犯之敌诱进至适当地区,选其突出的一路围而聚歼。一月三十一日,南路之敌开始北犯,但由于进攻之敌齐头并进,稳扎稳打,不便分割歼灭。自胶济路向南进犯的北线之敌李仙洲集团先头部队,于二月四日到达莱芜。华东野战军认为与其待机过久,不如主动放弃华东军区首府临沂,遂决定迅速北上求歼李仙洲集团。二月十日,华东野战军除留第二纵队、第三纵队伪装主力阻击南线之敌外,主力隐蔽兼程北上。十九日,华东野战军各部逼近莱芜、颜庄地区。二十二日,北线之敌第四十六军由新泰退至莱芜与第七十三军汇合,华东野战军即将该敌包围。二十三日,莱芜被围之敌向北突围,战至中午华东野战军攻占莱芜城,切断了北逃之敌的后路。随后,华东野战军主力自东、西两面发起猛烈攻击,至下午五时,将敌人全歼,战役结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