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者》第616章终端

武装者最新章节目录
   没有人见过这种比天崩地裂还要恐怖的景象,也没有任何人能想到,两颗行星的狭路相逢,竟是如此壮观!
    天文物理学家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推测星体从诞生到毁灭的自然历程,但却绝不会去构思行星物理碰撞的场面,因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可是,这不可能发生的事,眼下就在数据终端上的全息画面中上演!
    在它们两颗行星尚未实体接触之前,两星的引力和磁场都爆发出巨大紊乱,各自的地质结构在混沌之力作用下也同时发生剧变。它们像在汤碗中相遇的两滴油珠,相互撕扯着对方的组成结构,同时又在惯性作用下试图继续保持原有公转轨道的旋转。很快,两条由亿万吨残骸和碎渣组成的物质流线沿着旋转切线方向将两颗行星连接起来,结果看上去仿佛两位手拉手扭扯在一起的醉汉。然而,两颗行星表面,喷薄奔涌的火焰和皲裂破开的地壳让这虚伪的友谊显得格外狰狞。
    最后,它们缓缓相拥在一起,匪夷所思的巨大质量切开了彼此的地幔,露出深渊中暗红色的行星核心,动荡的引力将它们甩向太空,甩向每一个方向。
    两颗行星像在表演慢动作哑剧一样,有条不紊地分崩离析,化作无数碎片。
    这场天体的碰撞大赛,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
    “灰白色的那颗行星,是传送阵抛过去的!注意看它的自转角度,根本就不对劲,明显是脱离了原有的恒星引力圈。红色的那颗应该是被撞击的对象,当然,它现在也不存在什么稳定的自转和公转了……这些碎片,最终也许会在原有轨道上重新凝聚成一颗新的行星,不过,那恐怕要等几十亿年后了。”目睹了这一幕的沈莉在通话频道里赞叹道。
    汉特博士显然还在惊愕中:“摩天轮传送阵把一颗行星,发射到了另一个星系?”
    远程传送技术对如今的互助会来说并不新奇,但像这样把万亿吨的行星抛着玩,那就太恐怖了。
    “这是怎么出来的?”安秉臣直接问拉苏尔教授,他记得原先这数据终端上只会显示楔形文字,怎么现在变成放映机了?
    “我们没有动它,是刚才那场震动带来的变化,它自己弹出了这条光环,然后开始播放……”拉苏尔教授辩解道。
    “这套系统也许年久失修,插入的第二根圆柱体可能对整个动力网络产生了载荷冲击。”何满桂拍打着那数据终端台,四下里查看着。
    全息画面上,行星碰撞的**已经过去,散布在星空中的无数黑色碎片宣告了两颗行星的最终下场。
    画面一闪暗,随即出现了一位蜥蜴人。它身材健壮,鳞片光洁,和安秉臣见过的蜥蜴人身上那些灰暗发黑的鳞片截然不同。这蜥蜴人身穿一件镶有金边的白色长袍,手中拄着一根权杖,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未知远方。
    也许是巧合,这蜥蜴人的头顶上居然也戴着一根卷曲的白色羽毛饰物,和白毛小强的扮相大同小异。因为这个饰物的误导,安秉臣看到它时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站在身后的白毛小强。
    虽然都戴着白色羽毛饰物,但那画面上的蜥蜴人明显是个首领人物,昂首挺胸,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股不凡气势。相形之下,小强无事可做时总是一副人畜无害的呆相,连对方的半分豪迈都没有。
    “注意看,它手里的权杖!”通过数据同步看到这一幕的沈莉大声喊了出来。
    安秉臣定睛细看。果然,这只蜥蜴人手里的权杖和蜥蜴长老们拿的装饰石杖形容相似,但质材却明显不同。只是,那权杖看上去却相当眼熟。对蜥蜴首领的一个近镜头特写同时也照出了那根权杖的上半部分,看清杖身表面的花纹后,安秉臣终于确认,这正是自己从澳大利亚地下溶洞中得到的那根合金棒。
    原来,这根合金棒就是摩天轮系统的控制器!
    那位蜥蜴首领抬起头来,它的视线掠过之处,窗外依稀能看到一根悬浮的圆柱体。由此可以推断,它正在星舰船舱内。等到视角晃动,看到另一侧舷窗外也有圆柱体,众人这才醒悟,原来这蜥蜴人就在摩天轮阵的中央!那尊石像一样的东西,竟是蜥蜴人的某种星舰!
    “这是那位英雄坦顿吗?”聂遥博士凑到终端前,盯着那只蜥蜴人,似乎想要竭力记住它的模样。
    遗憾的是,在人类眼中,蜥蜴人都长得一个样,除了个头和饰品上的差异,很少有人能仅凭面容特征将它们分辨出来。
    安秉臣看到那画面上的蜥蜴人举起了手中的权杖,突然振臂高呼。它身畔站立的大群蜥蜴同类,也都不约而同地呼喊起来。根据那根权杖的长度,他推算出蜥蜴首领至少有一米六高,比现今月背地下世界中的蜥蜴人明显要高大得多。
    “它们好像在庆祝胜利,蜥蜴人的行星抛射炮。”沈莉道。
    “行星抛射炮?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霸气哟。”何满桂咂咂嘴:“不过,那东西的威力确实恐怖,没有任何武器能够拦截一颗飞来的行星。”
    “那不是战争,刚才的红色行星和灰色行星上明显都没有生命迹象。依我看,它们只是在庆贺武器测试获得了圆满成功。”汉特博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拄着权杖的蜥蜴人将脸对着镜头,用一种铿锵有力的声音开始说话。它的话音充满了情绪的感染力,节奏和韵律感都很强,每说完一段,蜥蜴群就会爆发出狂浪海涛一般的呐喊。
    “行星级别的攻击能力,很逆天的战略兵器。”安秉臣笑着,再次回头看了一眼白毛小强:“小强,原来你家祖上也曾阔过啊。”
    “白毛。”小强用清晰的汉语嘀咕了一句,显然它也看到了那位远古蜥蜴人头上的白毛饰物。但对其余细节,它并不像安秉臣等人那样关心。
    “如果摩天轮是一种武器系统,那么,它们准备用这武器来对付谁?换句话说,坦顿人的敌人是谁?”聂博士紧盯着全息画面上的蜥蜴人首领,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恨不得能把手伸进去摸摸对方的鳞片。
    “我个人的意见,摩天轮未必是纯粹的武器,坦顿人只是把它改成了抛射行星的超级兵器。我们目前发现的各种证据表明,那应该是某种远程传送装置。这套系统与智库的兼容性几乎没有问题,这意味着它多半也出自造物主之手,没准还是星台的功能组件。记得我们在月背地下洞群里发现的祭坛图腾吗?在那幅图上,八根高密度圆柱体可是与星台足肢车在一起的。”汉特博士由表及里的分析让安秉臣陷入了沉思。
    “没错,我看这就是个远程质体传送装置,当成武器未免夸张了点,但却颇有奇效。就目前我们所知的武器系统,包括苏别丁在内,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够有效拦截这种攻击。”沈莉赞同汉特博士的分析,不过刚才看到的行星碰撞画面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话让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不管是两百毫米口型的大型电磁炮,还是洞石穿金的聚能光束,顶多只能在行星级别的天体上凿个坑打个洞什么的,要挡住朝自己头上飞过来的一座山,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苏别丁的远程裂变攻击,理论上是可以爆掉无限大的质量体,但攻击像行星那样大的目标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异能量消耗。以智库系统目前的全额能量储备发动苏别丁轰击,连月球十分之一大小的小行星都解决不了。面对更大的行星,同样只能干瞪眼。
    “远程传送装置抛射天体攻击目标,这种攻击方式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精准的情报侦查手段,攻击者必须对目标的具体位置了如指掌。蜥蜴人肯定也有四元相位远程扫描技术,至少不会比我们的逊色。第二,每个星系的天体存在都是长期相互作用后的稳定结果,像这样搬移天体的抛射行动,必然会对整个恒星系的引力均衡格局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带来崩塌和毁灭。攻击者不可能拿自家行星作为发射弹药,一个恒星系所能提供的大质量发射物终究数量有限。更关键的是,攻击者肯定不愿破坏本土恒星系的稳定性。所以,使用行星抛射炮的攻击者必然拥有卓越的宇宙航行技术。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前往远离家园的星系,获取攻击敌人所需的弹药。”
    沈莉的分析引来了汉特博士的新观点:“沈部长,在我看来,蜥蜴人掌握的远程传送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宇宙航行技术。都能抛射天体了,又为什么不能抛射大型船舱?”
    “自我传送?能达到这一步的话……在星空中确实是可以称得上纵横天下了。”安秉臣喃喃自语道:“难道,我们所在的这个巨型金属球体,就是它们的传送式飞船?刚才的喷泉空间,插放圆柱体的八座悬空凹台,还有那团光晕,就是蜥蜴人的飞船动力引擎?”
    如果蜥蜴人的祖辈们掌握了八柱合体的核心技术,发射大型飞船显然比抛射一颗行星要简单省事得多,这从逻辑上来讲是完全成立的。这也解释了蜥蜴人在月球的新家园为何会以巨型金属球体为核心,因为那就是它们从乐园星来到月球的交通工具,是维持月背地下王国生态系统的动力核心,也是通向蜥蜴人过去历史的唯一纽带。
    “中央区的光团还在扩大吗?”安秉臣问。
    撤入样本大厅之后,他又让何满桂调了两只零号机体进入雾团中,以保持对核心光团的严密监控。增加的第二根高密度圆柱体让光团扩大了近一倍,如果八柱齐聚,那整个空间肯定会被膨胀的光团占满。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观,金属球体内部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现在没有人可以预料。但安秉臣心中已经隐约猜到,那大概就是金属球体飞船即将启航的时刻。
    他也算见识过了不少太空飞行载具,互助会自制的吴刚号登月飞船,海空两栖的昆仑号,诺瓦的生物体飞舟深渊号,速烈人的哑铃型飞船,辛克人的环形巡航舰,但像蜥蜴人搞的这种自我传送型弹弓飞船却是闻所未闻,想都没有想过。
    这种独特的太空航行方式,也许和蜥蜴人天生能够进行四次元空间跨越无不关系。
    何满桂挺直胸膛,报告道:“光团已经停止膨胀,但越来越多的蒸汽雾团充斥了整个空间,各种颜色的都有,全部混杂在一起。为保险起见,我们暂时封闭了样本大厅入口。”
    相对来说,腐蚀性气体带来的麻烦还不算严重,万一有什么易爆气体渗入样本大厅,危及到悬空浮台,那不但会对数据终端构成威胁,也会让这支十二人探险队失去最后的安全栖身处。
    “这里不安全吗?”拉苏尔教授问道。
    “教授,浮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