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者》第501章咖啡

武装者最新章节目录
   当沈莉与秦子明在和波塞冬公司的业务经理探讨技术细节时,安秉臣沿着挤满往来过客的通道走了下去。
    他看到走道尽头的展厅那边有块像会场一样的空地,当中整齐放着许多无背小凳,将近有一半的凳子上坐着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前面讲台上的人说话。
    看了一眼讲台旁竖着的一个小牌子,他才明白这是个自由发言的学术会场,不限资历,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排队上去发表学术观点,但是每个人的发言只有十分钟时间。此刻站在台子上的是一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女士,她讲的是自己发明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据这位女士称她的技术可以实现百分之十七的能量转换比。她目前需要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资金和设备,否则无法完成正式测试。这位来自欧洲的女士说英语口音稀奇古怪,大量技术词汇也让安秉臣听了个模模糊糊。
    紧接这位女士的是一位精瘦的小伙子,一看肤色和五官特征就知道此人多半来自印度。年轻人的英语倒是口音纯正,只是他一开口更让安秉臣如坠云里雾里,一句话十个词里足有五个都是拉丁词根的专业用语。苦恼的互助会会长不得不打开自己的腕式终端并插上了蓝牙耳机,听了足足两分钟后,他才渐渐品过味来,这位叫桑贾尔的年轻人提出了一种统一物理学四大基本力作用的新理论,他认为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只不过是同一种宇宙原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桑贾尔谈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其实只是一种观测角度不同导致的假象时,下面的听众们开始骚动起来,一些明显是教授模样的中年人愤怒地站起来,大声要求桑贾尔立即给出实验证据或推演公式。
    试图完成爱因斯坦未竟大业的桑贾尔被哄下台后,一位阿根廷大学教授接替了他的位置,这位教授发明了一种可用于制作纳米级环境净化剂的石墨烯产品。比起前面印度小伙的理论物理学探讨,教授的发明显然具有更显而易见的实用价值,一些吵嚷着要退场的听众渐渐又坐了下来,开始听那位教授述说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测试试验数据。
    安秉臣听得兴趣索然,他扫了一眼身后的大半个会场,发现不少展位上并没有什么实体产品,也许是因为尺寸和安全的限制,很多演示者只能通过便携式电脑终端或投影仪向人们展示自己的产品。这里是工业家的交流盛会,纯理论的探讨在这里似乎不太受欢迎。
    “这位先生,这是某种宇航服的样品吗?”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
    安秉臣回过头,看到有位西装革履风度优雅的金发老头正打量着何昌发身上那套战术防护服。
    “不好意思,这是非卖品,他是我的保镖。”安秉臣回答。
    那老头和蔼地笑了笑,对安秉臣的拒绝态度并不以为然:“那么,我是否可以知道,这套防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合成纤维,埃米级精度的工艺。”安秉臣随口答道。
    金发老头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幸好旁边闪出一位黑衣中年妇女迅速扶住老头,并让他在一张塑料小凳上缓缓坐下。
    老头喘息了几下,把一片看不清形状的药丸塞进嘴里,然后抬头注视着安秉臣:“先生,你是开玩笑吗?纳米级工业产品生产线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二十五条,它们和它们的所有者我全认识。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搞出了埃米级精度的生产线。请问,阁下是……?”
    埃米是比纳米还要小一级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埃米,一埃米又等于十的负十次方米。在纳米概念风靡全球的时代,整个世界没几家公司能对自己的产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级控制,所谓的纳米产品更多只是夸大其词的市场推广策略。
    用纳米材料混编出一件衣服,跟用纳米级处理精度制造工业产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老头显然是个识货的,所以一眼就看中了何昌发的战术防护服,遭到拒绝后还高低赖着不走。
    “这个……”老头的目光滑过何昌发的防护服,最后在右肩的互助会徽标上停下:“这好像是互助会的东西吧?你们是互助会的人?”
    见对方居然知道互助会,安秉臣心知无论如何也避不过去,只能点头痛快承认身份:“对,我们正是受邀前来参加这次展会的互助会代表。”
    “那么,阁下一定就是互助会会长,安秉臣先生了?”老头看看何昌发,又看看安秉臣。
    安秉臣笑了笑:“正是在下,还没请教这位老先生……?”
    “我是琼斯重工业集团董事长安德烈·琼斯。”
    老头的话让安秉臣的脸上顿时一阴,居然是那位脑残男比利·琼斯的亲爹。
    “呵呵,我也是亚当斯工业联盟理事会的副理事长,当初正是我委托凯瑟琳女士去上海邀请安会长来出席我们的年会。”安德烈人老成精,马上捕捉到安秉臣脸上的微妙变化:“我听说安会长和比利之间有些小小的不愉快,比利只是个孩子,没经过什么事,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安会长多多包涵。”
    安秉臣听得心中一阵冷笑,暗自思忖:“你那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儿子都算孩子,那我比他年纪更小,凭什么要我包涵他?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安德烈两眼还盯着何昌发身上的防护服,虽然根本没看安秉臣,但却毫不含糊地猜中了他的想法:“有的人活到七老八十,但却始终是个孩子。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比我这样的糟老头子还厉害。安会长,应该就是我所说的后者。强者嘛,没必要和弱者计较。”
    面对如此贴心知趣的马屁,安秉臣的态度立刻软了下来,顿时觉得比利那小子确实没什么值得自己记恨的,面前这老头看上去似乎也顺眼多了。
    安德烈又看了那件防护服老半天,终于放过了何昌发,转头注视安秉臣:“今天见到安会长令我倍感荣幸,虽然早有耳闻,不过您的年轻仍然让我大吃一惊……”
    安秉臣摆摆手:“琼斯先生,客套太多,难免浪费时间。邀请函是凯瑟琳女士递到我手上的,不过始作俑者既然是您,那么,能否直接告知,琼斯先生对我有何见教?”
    这老头是个人精,又擅长绕着弯说话,可惜这种交流方式完全不对安秉臣的胃口。
    安秉臣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大多数时候都采取直接方式应对。他有这份实力,也有应对各种不同后果的心理准备。
    琼斯的脸上这回是真的惊讶,他注视着安秉臣打量了好半天,最后颤巍巍地站起来。
    “这里人太多,很吵闹,不适合交谈。如果安会长同意的话,我们不妨换个安静的地方谈一谈。”
    安秉臣看了一眼自由学术讲台,上面的发言者已经换了一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亚裔男性学者,这位先生谈的是从某种工业染料中意外发现的基因突变抑制酶。这种酶如果能制成口服药剂,不但能让服用者暂时抵御核辐射的威胁,甚至能有效降低孕妇产下畸形胎儿的比例。
    互助会工程部也有学术公告板,所有正式会员都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仅限于学术内容的文章。但是,就安秉臣今天看到的情况来说,这个世界上的能人异士还是太多,多到远远超出互助会的想象。
    也许,互助会可以主持一个类似的自由学术讨论平台,允许和鼓励更多的外人参加,在提供更丰富资源的同时,也能集思广益收获更多的创意和发明。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类灵感的火花都将被智库无差别保存,成为永恒的文明痕迹。当然,这当中也许会有相当比例的糟粕和垃圾,但那绝不是因噎废食的理由,只要能有信息透明的对应比较,所有的谬误和谎言都将无处藏身。
    文明的进步是一个不断纠错不断调整的过程,智库将会使这种调整的速度提高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准。在这个基本原则下,参与信息交流的人越多,汇集的力量就越强大,强大到所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终极力量都望尘莫及的高度。
    “没问题,琼斯先生,但我必须得带上那两位同伴。”安秉臣朝那边走过来的沈莉与秦子明挥了挥手。
    从两人的脸色来看,与波塞冬公司谈判的结果应该令人满意。
    “停车场那边有一家很大的咖啡屋,那里的二楼人不多,有助于思考。”安德烈说着,目光转向沈莉和秦子明。
    “这位是工程部部长沈莉,这位是工程部属下通讯组的秦子明。”安秉臣给双方做了简单的介绍:“这位是琼斯重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安德烈·琼斯先生,他也是亚当斯工业联盟理事会的副理事长。”
    安德烈和两个人都分别握了手,但他多看了沈莉两眼:“沈莉女士,我好像看过你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航天耐热材料循环利用的文章,但那应该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
    沈莉礼貌一笑:“那是我很久之前随手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娱乐性有,但技术深度严重不足,我也没想到居然会被杂志编辑看中。”
    “和您这样的技术美女交谈,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安德烈看看安秉臣,笑着道:“我刚才说的那家咖啡屋可不是星巴克那种大路货,那里有来自南美洲久负盛名的埃斯梅拉达咖啡,我可以请各位每人来一杯。”
    那位黑衣中年女士是安德烈的生活秘书兼保姆卡莱尔,她扶着安德烈跟随安秉臣等人走出了展厅。在门口,安秉臣又看到了体型壮硕的罗德里格斯,从这位仁兄对安德烈的恭敬态度来看,这老头果然真的是个人物。
    可是,当他们抵达两百米外那间装潢华丽的咖啡屋,沿着南北战争时期风格的木质楼梯爬上二楼后,安秉臣惊讶地发现,二楼上的卡座里居然三三两两坐了六七个老民兵队员!这些家伙都换了便衣,每个人都大大咧咧翘着二郎腿,桌上摆着做工精致的金纹银边瓷杯,里面盛着某种浓香飘溢的黑色液体。
    安秉臣看了看墙上的招贴画,又看了看老民兵队员面前的咖啡杯,终于可以肯定,这些家伙点的正是这家店的招牌产品,也是安德烈刚才提到的原产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埃斯梅拉达咖啡!他已经从价目表上看到,这种叫埃斯梅拉达的咖啡一磅就要上千美元。这帮小子,居然比自己还会享受!
    看到安秉臣突然出现在面前,那六七个老民兵不约而同瞬间石化,一个个呆若木鸡。半秒钟后,这些人的屁股全都从沙发上弹起来,瞬间转为立正姿态,桌上那些精致优雅的杯具被粗鲁汉子们推得哗啦作响。
    不光安德烈和他的保姆,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