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者》第367章人心

武装者最新章节目录
   “我不想要粮食。”一个穿着件老式夹克的男人站在全息基台前:“我可以要求其它形式的报酬吗?”这个人刚刚完成智库给予的一个任务,他用两天时间统计出整个城市在不同时段的用电峰值,这对于评估奉天城居民的日常活动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果你需要自卫武器或交通工具,我们能满足你的要求。”智库也见过许多有特殊要求的人,这些人对粮食通常并不在乎。
    “我不要武器,也不要车。但我想要进那里面去看看,行吗?”这个男人指着停在青年公园草坪上的精卫飞行器,那是从宁芜铁矿运互助表和武器过来的空中载具。
    “你对飞行很有兴趣吗?”肖连胜从旁边靠近他,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奇怪的人。从对方几乎要发霉的皮鞋和散线的裤脚来看,这位应该是个单身的骨灰级技术宅男。
    “我喜欢飞行的感觉,但是,我的身体不太好,这辈子都不可能当飞行员。”这个男人咧嘴笑了笑,几根探头张望的鼻毛下面,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烟屎黄牙。
    他这形象谈不上赏心悦目,但精神上某种无言的共鸣却让肖连胜一下子对他有了好感。
    对方右手上戴着互助表,肖连胜打开自己的腕式终端,用近程扫描识别功能看了一下,立刻有一份详细的个人数据界面弹出来,其中包含了对方的所有生物特征数据,以及个人背景履历。
    万志旭,三十八岁,奉天城供电局设备科的工程师。
    “你看到的是互助会的大气层内电离子引擎飞行器,我可以带你进去看看,但你必须保证不能干扰里面人员的正常工作。”
    “好,我答应你,绝对不干扰别人正常工作。”三十八岁的工程师脸上满是喜悦的亢奋,他充满期盼地看着肖连胜,像一个正在等待分发糖果的小孩。
    在精卫飞行器里待了足有十分钟后,这位好奇的工程师不仅参观了驾驶舱,连动力引擎室也看了。经过肖连胜多次催促,万志旭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是你们自己造的吗?”他小声问肖连胜。
    后者点点头:“互助会工程部设计的,智库安排组装的模块化生产线。”
    “电离子引擎在技术上不算先进。不过,依我看,你们在材料和能源上的突出优势才是造出这东西的关键吧。”
    肖连胜笑了笑:“没错,智库把奇迹带给了我们。你看到的,仅仅是互助会众多奇迹中的一小部分。”他的视线扫过周围的机器人和足肢战车,还有那些刚被领出来就戴上手腕的互助表。
    万志旭犹豫了一下:“如果我提供设计图纸,智库能帮我做一件东西吗?我从小就梦想着能在蓝天中自由翱翔,为此我设计过上百种个人飞行器。可是,它们都停留在图纸阶段,没有一种能变成实物。也许,互助会能帮我实现这个梦想。”
    说着话,他的表情变得有些激动。
    肖连胜很清楚对方的心态,但他摇了摇头:“资源和时间总是有限的,智库必须优先为互助会的工程部提供服务。”
    “那我能加入你们的工程部吗?”
    “你可以通过智库报名,然后参加考核,如果通过考核,你才能加入工程部。但是,万先生,我必须提醒你,即使在互助会的工程部里,每位技术人员也未必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肖连胜耐心解释:“不过,作为平民,你可以通过帮助我们获得资源点数,当这些点数积累到相当数额后,智库可以无条件实现你的心愿。”
    他把一份印有互助会权力结构和成立宗旨的小册子递了过去,万志旭接过来,直接坐到草地上就看起来。旁边又伸出几只手,向肖连胜讨要小册子。肖连胜微笑着,逐个把小册子递给所有索取的平民。
    精卫飞行器那边很快卸完货,十分钟后,肖连胜坐在升空返回十里铺基地的机舱中。
    他抽空查阅了一下辽南清剿自由联盟残部的进展报告,那都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图表,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
    精卫飞行器着陆在南山脚下的兵营内,肖连胜是这趟飞行唯一的乘客。他和停机坪上值守的卫兵打了个招呼,然后头也不回地沿着步行通道跑进了地下机库。
    原先工程部的地下研究所已经被腾空用作机体测试场地,此时场地里已经站满了二十多人,为首的正是互助会会长安秉臣,他后面是枢密院院长林子云,以及信息部部长田建明等重量级人物,肖连胜甚至还看到了卢长安、高怀亮等步兵主管。旁边的全息基台上,也浮现出沈莉和江欢这两位工程部大佬的头像。
    紧挨着安秉臣的那位年轻瘦弱男子脸上洋溢着骄傲,以及长时间艰辛劳动结束后特有的放松。肖连胜认得这个人,“沙盘”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者王实。
    他今天从奉天亲自赶回来,就是要参加“沙盘”人工智能系统的首次实测。经过了无数个昼夜的奋战,王实终于实现了对安秉臣的承诺,融合了逆向条件语句和沙盘混沌算法的“沙盘”人工智能系统将会取代智库为本地机体设计的老版系统,这套具有自适应进化特点的新系统将有助于改变无人机体在实际行动中出现的各种反应缺陷。
    今天对王实来说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但对于互助会来说,今天更是个非同小可的日子。解决了本地机体的潜在缺陷,互助会武装部队的质量将更上一个台阶。
    安秉臣仅向肖连胜点头致意,此刻王实正在他耳边说些什么。
    林子云和田建明都走过来:“连胜,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肖连胜呵呵一笑:“小意思,按照沈工的计划,奉天那边一切进展顺利。”
    田建明挤到近前:“见到李均了吗?”
    “战争爆发当天,他就去了丹东那边寻找郭芦恭。有影武士的足肢战车小队支援,应该问题不大。”
    卢长安看人到得都差不多了,忍不住嚷起来:“咱们赶紧开始吧!”
    “嗯,开始。”安秉臣发了话。
    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端来一个金属托盘,里面是作为测试载体的一只零号机体。这里地方狭小,不适合二号和三号那样的大家伙施展,所以就选择了身材娇小的零号机体。
    现场搭建了一座复杂的砖木混合结构屋,但这这屋子只有半截剖面,是专门用来测试新人工智能系统的自适应进化功能。
    零号机体沿着一根斜梁倒悬身体爬上屋顶,这并不是它最擅长的技能,它的足肢端头也不能像蜘蛛车和卡鲁那样随心所欲变化。所以,途中它毫无悬念地掉下来三次。
    第二次,仍然是路径相同的倒悬攀爬。遥控的技术人员没有手动介入操控,仅指定了需要抵达的目标点。这一次,零号机体只摔下来一次。所有人都注意到,这个小东西没有再坚持倒悬姿态,这让它在那根光滑斜梁上的攀爬变得稳健多了。
    第三次,还是同样的路径和目的地。这一次,零号机体没有掉下来,一次也没有,而且抵达目标位置的时间还减少了百分之七。
    “做相同的事,它会越做越熟练,越做效率越高。”王实站在测试场地旁,担任了解说员的职务。“可是,如果仅对一个独立个体来说,实现这个功能并不难,意义也不是很大。”
    他向遥控的技术员做了个手势,后者通过腕式终端让那只零号机体原地待命,接着出去端了另一个金属托盘进来,里面同样盛着一只零号机体。
    “通过星网相连的智库可以允许其它个体分享这种进化,这样得到的结果远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在王实的解说中,第二台零号机体沿着斜梁迅速爬上了屋顶,它既没有任何摔下来的迹象,速度也很快,几乎就和第一台零号机体的最后一次表演一模一样。
    “简而言之,它们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和智慧。每一个智库系统内的本地机体,都是收集和积累经验的信息源,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综合整体进化的速度将以几何级数递增。在拥有数量的前提下,如果在给予时间的积累,它们的反应速度、预判能力和应变对策最终将达到不可思议的完美!”
    “我听出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本地机体将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获得某种自适应进化优势?”田建明侧着头,注视着那两只用来对比的零号机体。
    “从人工智能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这样说。”王实点点头。
    “谢谢你,王先生,你为我们做了很多。”安秉臣向王实伸出了右手,他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虽然“沙盘”人工智能系统的实际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测试,但通过这两只零号机体的演示,王实已为互助会的本地机体打开了一扇崭新的未来之门。
    “那么,自适应的进化优势,会不会带来人工智能系统的独立意识苏醒?有时候,量变可是引发质变的必经步骤。”全息基台上的沈莉在沉思中缓缓开口。
    “你是说,本地机体可能会因此获得类似人的独立意识?”高怀亮听出了沈莉的忧虑,但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但这种智能意识必定是建立在数量基础上的,如果它们真有了独立意识,也只能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就像智库那样。单体萌生的独立意识更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分崩离析,而不是对我们构成威胁。沈工,你太杞人忧天了。”
    沈莉明显没有被高怀亮说服,她低下头在自己的腕式终端全息界面上列出了一堆公式,同时和身边的江欢快速争论着。
    安秉臣却不能让场面因为一点小小的学术性争论而冷场,他再次握住了王实的手:“当初我们之间的协议,互助会将不折不扣地履行,请王先生放心。”
    他答应过王实,事后会将四人送往澳洲,并附赠三百万美金。这两个条件,依照互助会目前的条件,要兑现还真是轻而易举。
    王实微笑着,一脸春风得意,他从来没有感觉过自己能有如此骄傲的一天。
    但是,两个小时之后,他那张脸上的笑容却被惊愕取代。
    “你说什么?什么叫你不能跟我走?”王实瞪着潘紫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潘紫烟身上裹着一件改过的小号互助会蓝色棉布制服,瞪着一双漂亮的眼睛,咬紧了已经很久没抹过口红的嘴唇:“你到底还爱不爱我?”
    王实皱起眉头:“这话,好像应该是我说的吧?咱们不是说好的,一起去澳洲,那里最安全,现在钱也有了,还担心什么呢?”
    “我不想去澳洲,那里什么也没有。我都不知道,我们去那里能干什么?”
    从她的语气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