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第十七章花魁大赛开幕[2]

明末1625最新章节目录
  
    于是数十几画舫争着向那水上舞台靠过去,最后终于有一艘画舫抢了先,一个五官精致水灵的小姑娘率先抢上了台去,拿出一具瑶琴,咿咿呀呀地唱了一曲,她唱功还不错,模样儿也不错,两岸的观众齐声叫好。
    立即就有人开始给她投金花了,桥两边的官员收集了一阵金花,然后有人记好了数量,一个应天府的衙役跑到文德桥中间,用力大吼道:“霜儿小姐,暂时获得金花二十三朵花魁大赛结束之前,诸位观众随时可以追加。”
    “哇,二十三朵,不错啊,初出道的小姑娘就有这个数,明年她的生意肯定大好。”两岸有人叫道。原来初出道的小女孩很少有能得到十朵以上的,这位霜儿姑娘显然不是普通人。
    “今年有好戏看了,一开场就是这么强的姑娘。”有人叹道。
    随后又有数位姑娘轮流上阵,那报数的衙役吼得声嘶力竭:“翠儿姑娘,暂时获得金花十二朵”、“屏儿姑娘,暂时获得金花八朵。”、“秀儿姑娘,十八朵。”、“小雨姑娘,三十七朵”……
    “哇,三十七朵,出来了一个厉害的。”众人不无感叹。
    这时郑晓路听得大奇,忍不住又抓来探子问道:“怎么这些姑娘才得几十朵?按这样发展下去,后面的人能得多少?”
    那探子道:“公子稍安匆燥,每年都是这样的,金花多的人都押着呢,不会在这些小角色身上出手。”
    秦淮河畔多少画舫啊,参赛的姑娘多如牛毛,从午时就开始一直有人表演,直到傍晚到来,水上舞台都一直没停过,琴、舞、画、诗……各种才艺都有人表演,但整整一下午,都没有人得到超过一百朵金花。
    探子笑道:“真正有钱的人,都是讲排场和身份的,所以他们只支持最红的几个头牌姑娘,这样才显得他们自己有档次,有地位。东家你等着看吧,据说每年一到傍晚掌灯,就有好戏可看了。”
    天色渐渐变暗,天空中飘起五彩的晚霞,几个官兵乘着小船到舞台边上,伸出长长的竹竿,将舞台四周柱子上挂的灯笼一一点燃,紧接着秦淮两岸亮起无数灯笼,其数目不下两三万盏,根本数不清楚。
    文德桥两岸亮如白昼
    这时只见一楼艘锐气的画舫,从一大堆船中横冲直撞而出,威风凛凛,有如马君中的头马一般,看来这画舫上的人脾气不小啊。
    有人大叫道:“是郑妥娘来了,哇,郑妥娘”
    众人一起转头看去,只见画舫上走下一名丽人,美如幽莲,但脸上神情颇为傲然。郑晓路奇道:“这是什么人,居然也姓郑。”
    探子笑道:“这个姑娘叫郑妥娘,马湘云死后,有人想把她替补进秦淮八艳,是个厉害角色,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很坏,经常出口伤人,这使得清客们躲得远远的,所以现在她还没捞到秦淮八艳的位子。”
    啊哦,秦淮版的野蛮女友?郑晓路汗了一把。
    只听那郑妥娘在台上唱道:
    日午倦梳头,风静帘钩,一窗花影拥香篝。
    试问别来多少恨,江水悠悠。
    新燕语春秋,泪湿罗裯,何时重话水边楼?
    梦到天涯芳草暮,不见归舟。
    歌声悦耳,颇为不凡,难怪有实力替补秦淮八艳之一。
    不一会儿,就见那报数的衙役在桥上兴奋地大吼道:“郑妥娘姑娘,暂时获得金花七百五十三朵花魁大赛结束之前,诸位观众随时可以追加。”
    ,郑晓路差点跳了起来,道:“怎么突然就从一百朵的档次跳上七百了?”他吃了一大惊,但两岸的观众却觉得应有之意,一起大叫道:“好啊,终于要开始正场了。”
    原来在观众们的眼里,下午的只能算预赛,傍晚点了灯笼才算真正的开始。
    郑妥娘刚下去,又见一姑娘上了台,观众大吼道:“李十娘,哇,李十娘也来了”
    李十娘有三好,气质好——娉婷娟好;皮肤好——肌肤玉雪,比吹弹得破还吹弹得破;眼风加牙齿好——既含睇兮又宜笑。
    她一曲唱下来,哗啦啦,金花数量翻上了一千一百朵。
    接下来又上台了龚之路,卷走金花八百一十二朵;黄艳秋,卷有金花七百三十五朵。前面给郑妥娘投金花的人一见李十娘、龚之路和黄艳秋的金花比郑妥娘的多,又开始给郑妥娘补投金花,四女的粉丝一阵撕杀,情况惨烈之极。
    只过了一小会儿,四女的金花数量都攀上了一千五百朵,还在继续向上纠缠。
    郑晓路大奇道:“这四个女人在血拼个啥?”
    探子赶紧进人群去打听,不一会儿回报道:“原来这四个女人都有实力替补秦淮八艳,所以他们的粉丝砸金花一向都很激烈,谁家粉丝给力,谁就有望成为八艳之一,那当然得拼了命的战斗”
    到这个时候,庸脂俗粉已经不敢再登台献丑了,现在上去再拿个十几朵,几十朵金花,那就是在给自己打脸,不但没有宣传效果,反而会成为观众的笑柄。
    所有人都静静地期待着正主儿——秦淮八艳的登场,只有她们的登场,才能再一次撩拨起观众们的激情。
    这时,一艘纯白色的画舫有如幽灵船一船,从黑暗的角落里安静地驶了出来,这艘船通体洁白,显然是用白漆搞出来的,扯蛋的是船上的雕花也全部漆成白色,上面挂的锦缎也全是白色……就连伸入水中划水的船浆,也漆成了白色……
    在一片雪白中,一个穿着白衣的女人,有如幽灵一般站在船头向着水上舞台飘来,她脸色平静,身形轻柔,从暗处驶向灯下的途中,灯光在她的背后拉出长长的孤影。
    “哇,是寇白门”观众们大声赞道:“秦淮八艳终于来了。”
    我汗,寇白门,你装鬼么?难怪你被李香君排在最后,是最没威胁的一个。郑晓路砸了砸嘴,心想,这种白得都快透明的风格,果然不是我的菜啊。
    寇白门像一个影子一样飘上了舞台,轻声道:“且看我的《红泪沾衣》。”
    她双手一扬,两根洁白的衣带出梭般飞了出去,身子轻柔婉转地舞动了起来,白色的画舫中传出一声丝竹之声与她的舞蹈相应和,她轻启嘴唇,幽幽地唱道:
    寇家姊妹总芳菲,
    十八年来花信迷,
    今日秦淮恐相值,
    防他红泪一沾衣。
    丛残红fen念君恩,
    女侠谁知寇白门?
    黄土盖棺心未死,
    香丸一缕是芳魂。”
    这首诗乃是当时的文坛祭酒,东林领袖钱谦益专门为她写的,其实中间有调侃她像幽魂一样的意思,但寇白门并不生气,反而拿来编成舞。
    你说我像鬼,我就把自己扮得更像鬼这就是寇白门的单纯之处。
    借着这首幽歌,寇白门凄凄起舞,白色的衣裙在舞台上翻飞如梦,两岸才子凡是懂得舞蹈艺术的,顿时看得双眼微红,泪落如雨。难怪这个舞的名字叫《红泪沾衣》,此时秦淮两岸,有多少才子哭成了一团,根本无法统计。
    郑晓路虽然不懂舞,但他也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好险,这舞果然比刘梦菲的《悲起舞》还要高明一筹,若不是李香君帮我,今天连寇白门这一关也过不了。”
    许久之后,一个衙役一边哭着,一边跑上文德桥,大声道:“寇白门姑娘,暂得金花三千五百三十二朵……”
    郑晓路一听这数字,顿时目瞪口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