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第五卷定四川第四十二章郑老爷子的遗愿[2]

明末1625最新章节目录
   >就连长滩湖郑家村的那些乡民们,也自费坐着牛车,从长滩湖大老远来郑府奔丧。
    成都官场、商场皆大震,知府徐申憨亲自上门送上悼联,各级小官员看在知府的面子上,也纷纷上门表现,各个布庄、酒楼、粮行、牙行……都遣人前来吊信,郑府一时间连门槛都被踏枷…
    但在这种满天黑布飞舞的气氛里,郑府却在布置着一个红彤彤的喜堂,大红烛、大红袍、大红的帘子、大红的盖头”
    郑晓路坐在一堆乱七八糟的花圈和礼盒后面,对着身后的郑佳忻轻轻叹道:“大妹,你真要嫁?如果你不想嫁,大哥拼着爹爹泉下责备,也不让你受这委屈。”
    郑佳忻面沉如水,轻轻柔柔地道:“我嫁,不能让爹爹到了下面,还担心着我不能安息!”
    “大妹,你是活人,爹爹已经死了,你明白吗?”郑晓路厉声道:“爹爹是我的亲人,但你也是我不可替代的亲人,我不想让活着的亲人为了死去的亲人浪费自己的幸福。”
    郑晓路这两句说出口,旁边站的皂莺眼神一亮,赶紧帮腔道:“姐姐。他说得对。”
    “子非鱼,安之鱼之乐?”郑佳忻的脸色古井无波,她柔柔地道:“我的幸福,就是爹爹能够在地下安心。”
    郑晓路苦笑,他知道郑佳忻的性子非常诡异,平时她不与人争执,凡事退让,但一碰触到她的原则,她是死也不退的。他只好指着外面川流不息的宾客道:“你选,你随意选,看上哪个男人,我就把哪个早人给你找来成亲,如果他不愿意,我点起五千阎王军,抓也把他抓来!”
    郑佳忻惨然一笑,苍白的脸颊上没有一丝血色。编者按:七七之期一说,并不绝对,每个地方风俗不同,例如有些地方是百日之期,有的地方则是要父母还没死,病危时才能娶嫁,称之为“冲喜”本书为求故事精彩,采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风俗,增加时间上的紧张感,请书友们匆深究。
    另注,就算现代,仍然有父母死后多少日子内守孝不能结婚的风俗,各地不一。虽然城市人大多已经不讲究这个,但是仍有很多人遵守着父母死后三年内不娶嫁的习俗,一些小县城则是一年之内不娶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