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第五卷定四川第五章千头万绪依次理[2]

明末1625最新章节目录
   对于民生是极为看重的,当初他加入里长耕的手下,就是为了帮助里长耕抵抗山崖子山上的山匪,为山下的乡民造福。后来里长耕变成了害民的土豪,他又背叛里长耕加入了郑晓路的手下。他最重视的就是如何助民,一听这个做法,便觉得极好,郝孟旋赶紧道:“这可是造福于万民的美事,穷人们原本买不起我们的肥料,现在免费贷给他们,他们田里的收成多了,秋收之后还了我们肥料钱,还可以有更多的盈余,日子肯定会比以前过得好得多。晚生情愿全心全意地做好这件事,若是此法能于万民有益,推广到整个天朝,说不定就能青史留民……”他一张脸红光焕发,青史留名的希望给了他无穷的动力,他赶紧转动脑袋,提出了一些问题,关于如何记算贷款的肥料该偿还多少粮食,如何防止地痞无赖骗取贷款不还,如何周转手上为数不多的资金……
    郝孟旋不愧是实干型的举人,他在里长耕手下帮忙那几天,对处理这些实务就已经得心应手,当下提出了许多值得一听的办法。郑晓路笑道:“这些办法你也不用一条一条提给我听了,我回头吩咐杨帆,把助农贷款的事全权交给你做,这些办法你自个人一条一条的去试行,就知道效果如何!”
    郝孟旋道了谢,正要退出书房,突然想到一事,又转头过来问道:“东家,我一高兴有个事差点说了,我觉得东家你还少想了一件事。”
    郑晓路奇道:“还有啥没想到的?”
    郝孟旋道:“统属问题,呃,或者说,官职问题。”
    郑晓路笑道:“我们这里是一个山寨,要什么官职?那不是说笑么。”
    郝孟旋道:“非也,东家您想想,假设张逸尘有件事情,来不及请示您,就找谭宏调人去做,但是张逸尘和谭宏,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该听谁的?换过来说,谭宏要找张逸尘帮忙时,张逸尘又帮还是不帮?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现在山寨里的每一个头领身上。因为东家你只给了他们职司,却没有给他们排位。东家您想想,朝廷的官员,为什么要分品级?因为一品官比二品的大,二品就得听一品的。水泊梁山里的好汉们为什么要分天罡地煞,排第一把交椅,经二把交椅?这也是为了区别各人不同的身份。只有身份确定了,排位确定了,整个机构才能完美地运转,否则,出了什么事情,各自推诿,都不想揽在自己身上,那事情怎么办得成?”
    他顿了一顿,又道:“再来就是名义问题,我们造反起事,总得有个名义,光是喊一声为了吃饱饭就造反,这是成不了大事的,因为士兵们只要有了饱饭吃,就不会再想继续战斗了。要让士兵们忠心,不光要给他们吃饱穿暖,不光是要投入感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他们一个目标,例如三国时期的袁术,迫不及待地登基称帝,为了什么?为的就是安抚手下的将士们,自己称了帝,手下们才能算是从龙之臣,才能得到封赏,得到身份与地位,这样将士们才敢用命。谁都知道称帝不宜过早,但那些造反的还是被迫称帝,大多就是这个原因,关于这一点,东家不可不考虑之。”
    啊,还有这一说?我只知道广积粮,缓称王,不知道原来称王称帝什么的,还有这么一个学问在里面。仔细想来,刘备和孙权称帝想毕也是为了让手下安心,后来的太平天国也是过早称帝,原来也是为了安抚手下的情绪。三国时唯一一个没称帝的,是后来反而得了天下的曹家,借助挟天子的优势,直接就能封赏手下,让手下安心。另外的君主们却没有这个优势,为了天下归心只好称帝……这里的学问,还真有点复杂。
    郑晓路笑了笑,道:“郝先生放心吧,这事情我会好好考虑一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