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第一卷起成都第十一章制作鱼饲料[2]

明末1625最新章节目录
   里乡亲的,你不帮我们,却要谁来帮?你总得想个法子,让我们的鱼都能吃这种鱼食才好。”
    郑晓路其实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如果按鲤鱼的价格来算,一斤鲤鱼可以卖40文铜钱,这鱼食一斤可以长一斤鱼肉,因此将鱼食一斤按10文钱卖是绝对说得过去的。自己用七十两银子磨了两万斤鱼食,算起来也就是七十两银子变成了两百两,绝对是一笔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但这些话却不能自己说出口,他就在那里假装冥思苦想。
    一旁站着的郑鱼户却忍不住了,他天天帮郑晓路喂鱼,自然知道郑晓路磨了400袋鱼食堆在地窖里,虽然这几个月来已经使用了不少,但地窖里的鱼食还有两百多袋。郑鱼户踏前一步,道:“郑小哥,既然阎王爷大人说这东西不能由普通人配制,那我们不配制便是。但是你已经配好的鱼食,可否转让一些给我们使用呢?”
    郑晓路一听这话,心中大喜,等的就是你们说这话。赶紧假装为难道:“但是,我自己的鱼食也不多了啊,转给你们了,我的鱼怎么办?”郑鱼户不知道他是假装的,急道:“你明明还有上万斤鱼食,怎么说自己的不多了?”郑晓路道:“你看我网箱里,还有四万条鱼养着,这些鱼我一条喂一斤鱼食,也得要四万斤,我正发愁我那一万多斤鱼食不够吃呢。何况鱼长得越大,食量也就越大,你们看我,这不正发愁吗。”
    乡亲们中有那脑筋笨的,就以为这鱼食没戏了,想要回家去,但脑筋聪明点的自然听得懂郑晓路言中之意,便有人大声道:“郑小哥,你刚说过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配这鱼食也没事。那你还可以再配呀,你地窖里存的鱼食,便拆个合理的价格卖给我们,银钱回到你手上,你自然可以再买材料,再多制鱼食。那制出来的鱼食再卖给我们,以此反复,不就行了?”
    郑晓路心中大喜,终于有个人把老子要的结果说出来了,你有才,他心中大喜,脸上却仍然摆着个为难的神情道:“这样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为你们磨制这些鱼食,多累啊,有那精神,我不如躺家里晒太阳!”
    便有懂人情事故的乡民又叫道:“大不了你把鱼食的价格弄高点,只要能让我等不亏就是。五文钱一斤,你看如何?”
    “五文一斤?呸,老子又不是傻子!”郑晓路心里暗骂,只管摇头。便又有人叫道:“我出七文一斤!”那郑鱼户却是个懂鱼的,他看郑晓路的鱼那长劲,只怕一条鱼最后不止五六斤重,比起自己塘里那些注定只能长到三斤的小鱼大了不止两倍。郑鱼户一咬牙,大声道:“12文一斤,我出12文一斤。”
    郑晓路心中大喜,他是现代过来的,早就算过这鱼饲料和鱼肉的价格关系,他知道如果鱼肉的价格是40文铜钱一斤,那么鱼饲料的价格顶多10文钱,再多了也就不合理了。郑鱼户喊出12文,已经超过他的心理底限,他打蛇随棍上,赶紧拍板道:“哎呀,好吧,看你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不帮你们帮谁啊,我便辛苦点,帮你们弄些鱼食好了。”
    乡亲们赶紧拥着郑晓路,都来到郑家大院前面,郑晓路从地窖里扛出鱼食,就按斤卖给他们。这群乡亲都是本村的人,财力不怎么样,只买了几十袋就各自散了。但是过了半天,邻近几个村,曾经买过郑晓路鱼苗的鱼户便也蜂拥而至,到天黑时,200袋,整整一万斤鱼食,卖了个干干净净。郑晓路当初用70两银子磨了两万斤鱼食,如今只卖了一万斤,就收回来了120两银子。
    编者按:一斤鱼食长一斤鱼肉,有点夸张,我随便写写的,其实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做到。我是考虑到古代水质好,水肥,少喂点鱼食鱼也能健康生长,才这么写的,请大家不要较真。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