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第九百一十一章决战玄武门(大结局)[3]

唐朝好医生最新章节目录
   逼李渊轻松多了!等到王平安把武媚娘的事情解决了,而大队府兵又到了,王平安就算想反水,也来不及了,生米煮成了熟饭,王平安也只能硬着头皮认命!
    欧阳利道:“在那种情况下,用脚趾头想能想得出,皇上只能退位,而李忠这个儿皇帝是当定了呀!”
    欧阳双则道:“主人,你被利用了,而且是被利用得很彻底,一点渣儿都没剩下啊!”
    王平安嘿了声,道:“不要怕被利用,能被利用,说明我还有些价值!”他说完这句话后,身子向后一靠,闭目养神,开始盘算起来。
    欧阳兄弟们沉默了一会儿,可见王平安一直不睁眼,实在憋不住了,便开始议论起来。对于兵谏的结果,他们都知道了,所以心思自然就活了起来。他们不在乎王平安和长孙无忌以及武媚娘还有李治等人的斗争,他们相信,既然已然知道了结果,那王平安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是:儿皇帝!
    长孙无忌想立个儿皇帝,那为什么王平安不能立呢?反正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没啥悬念的了,就看谁敢干了,长孙无忌利用王平安在先,可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王平安顺水推舟,将计就计,那在最关键的时刻,也就是长孙无忌逼着李治当太上皇之后的那个节骨眼儿上,只要王平安用最快的速度,先放下突厥兵,他自己在欧阳兄弟的保护下,一口气直接冲到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身边,就可以直接反制所有的人,变成他立了个儿皇帝!
    长孙无忌出计划,他算是和面的人;王平安出兵,他算是烙饼的人;长孙无忌逼得李治退位,立了儿皇帝,他算是吃饼的人。可是,如果王平安突然出手,把饼抢过来,那饼可就是他吃了!
    李治一退位,成了太上皇,当众公布的事,就是个死局,无法再破解。那么,剩下的,就是谁控制儿皇帝了!
    欧阳兄弟们兴奋无比,如果王平安一旦控制住了儿皇帝,那么他就必将取代长孙无忌的位置,而且会比长孙无忌的权势要更大,甚至有了可能,若干年后,他可以取而代之,就象是隋文帝杨坚那样,搞个禅位的事情出来,建立新朝,那欧阳兄弟们可就是开国元勋了!
    王平安闭着眼睛,听着手下们的议论,虽然都是大逆不道的话,可他听着,却是很有感触,心头砰砰狂跳!自己会不会成为杨坚那样的人?会不会成为赵匡胤那样的人?如果事情成了,那么他将取代长孙无忌,不但可以控制住儿皇帝,而且由于他收了那么多的好人卡,人缘极佳,口碑极好,那么短时间内,大臣和百姓都不会反对他,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就象欧阳兄弟们议论的那样,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当皇帝,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想的只是怎么样扶持武媚娘,让武媚娘去开创一个大唐盛世呀!
    然而,武媚娘能做到的事,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以前只是不愿意去想,因为没有机会,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自己只要一伸手就能抓住,自己要不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只此一次,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呢?
    他实在是不好做出抉择!
    见王平安一直闭着眼睛,欧阳利小声道:“主人,不必再犹豫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欧阳兄弟们也都道:“过了这村,可就再有没这店了呀,哪怕是为了自保,咱们也得干了呀!”
    王平安慢慢地睁开了眼睛,道:“为了自保,也得干!可是,我总觉得对不起皇上啊!”
    欧阳利道:“对不起皇上的,是长孙无忌还有武媚娘他们,可不是主人你呀,你只是在最后的关头,做出了正确的事而已,这都是为了大唐江山,为了天下社稷啊!”
    欧阳兄弟们一***头,齐声道:“是啊,这都是为了天下的苍生,为了黎民百姓,为了还我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王平安手一摆,道:“少来这套,这话说出来谁信啊!”他摸了下鼻子,又道:“如果能保住武媚娘的命就好了,皇上当了太上皇,心中必定会很苦闷,有她在身边,也可解忧。”
    欧阳利见他口风松动,立即道:“这个好办,等到战斗一开始,属下亲自上城,抓住她就成,仅让她活着,这个不难,可要是让她以后再不起妖娥子,那就难了。”
    王平安小声道:“其实,那个也不难的。”
    帐中众人再不说话,一时之间,都沉默了下来。
    好半晌,王平安才道:“那就试试吧!凡事,总得试试,说不定天朝盛世,是由我们来开创的呢!”
    欧阳兄弟们大喜,他们齐声道:“当得一试!主人你有那么多的好办法,又能让百姓们过上富裕日子,又发明了大水车,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早就证明天朝盛世,可以由主人来开创了!”
    王平安摆手道:“那,就有劳诸君了!”
    欧阳兄弟们一起跪倒,齐声道:“敢不效命!”他们起身,出了大帐,去向将领们下令,为防止意外发生,他们同样没有把兵谏的结果说出来,只是说了过程,以确保事情能顺利进行!
    王平安一个人留在帐中,轻轻叹了口气,心想:“努力吧,从此之后,我再无轻闲之日了!”
    天色放亮,一切准备就绪。因为有大事要做,兵将们没有拔营,把帐篷等物就放在这里,人人轻装出发。
    长孙无忌骑了战马,他看着一身披挂,全副武装的王平安,问道:“如何?可有人反对?”
    王平安道:“外甥没有把事情说出来,只是让他们听命行事,所以没有人反对!”
    长孙无忌哦了声,道:“其实,说出来也无妨的,至少要让将军们知道这事,免得他们到时发愣,不敢行事!”
    王平安道:“那倒不会,他们的家人都握在我的手中,不敢不听命令的。再说,又不是让他们去攻击皇上,他们也没什么理由犹豫。这八千兵将,大多数人连武妖女是谁,都不知道呢!”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在云州招的兵,还有突厥兵……嗯,你说得对,武妖女是谁,他们不可能知道的!”
    两人带着军队,向长安城进发。
    长安。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都已然知道今天大军回朝,高句丽被正式划入了大唐版图,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而且听说皇帝还要立新皇后,这热闹不可不看。虽然新皇后不是新嫁娘,可是能看看皇后长啥样,也能满足百姓们的好奇心,能给皇帝当老婆的女人,肯定长得象花朵一样吧!
    李治和武媚娘早早地起床,梳洗完毕,李治换上了皇袍,武媚娘则穿上了皇后的服色。
    给李治正正了皇冠,武媚娘说道:“皇上,你大概要多久能回来?”
    李治道:“至少得过了晌午。媚娘,你一个人要在城门等上好几个时辰呢,所以没必要现在就穿戴整齐,这身衣服还有凤冠,沉得很,穿着可不舒服呢!”
    武媚娘笑道:“臣妾喜欢穿!”她和李治手拉手,一起出了甘露殿,去了玄武门。
    到了玄武门,武媚娘登上城楼,而李治则骑马出城,在禁军和大臣们的保护下,向北面进发。
    李治在马上,回过身子,冲城楼上的武媚娘挥了挥手,武媚娘回他一笑,也伸手挥舞,两人颇有些难舍难分的架势。
    大臣的队中,褚遂良和房玄龄一起抬头望向武媚娘,房玄龄小声道:“不会有意外吧?”
    褚遂良稍稍愣了愣,小声回道:“不会吧,无忌公一切都安排好了,应该不会有意外的!”
    房玄龄叹了口气,小声道:“可惜了王平安。不过……也许,千万不要有意外啊,老夫心绪不宁,总有不详之感啊!”
    “我……也如此!”褚遂良小声道。
    两个齐声叹气,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只盼长孙无忌能控制住局势吧!
    看热闹的百姓成千上万,欢呼声中,李治带着文武百官,打马向北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之后,李治和王平安他们汇合到了一处,就如同以往一样,大礼参见,全军高呼万岁!
    王平安和长孙无忌有心上前和李治说话,可却见李治把手一摆,道:“诸位爱卿,有什么话,等朝会时再说,现在咱们只是夸武,一切听从朕的安排!”
    他曾被武媚娘反复叮嘱过,千万不要和长孙无忌还有王平安他们说话,要让他们一直闭嘴,否则他们定会就封后一事,发表意见,这种时候,可不能让他们反对,如果场面弄尴尬了,再来个痛哭流涕啥的,对封后之事,大大不利。所以李治坚决不给王平安和长孙无忌说话的机会!
    让李治感到奇怪的是,王平安和长孙无忌竟然很听话,竟同时闭嘴,长孙无忌陪在他身边,而王平安领着大军,都没有对封后一事发表意见,同时选择了沉默!
    一路行进,李治忽然道:“奇怪,怎么突厥兵走在了前头……”
    长孙无忌靠了过来,刚想开口说话。李治却又道:“不必说了,看来他们是迫不及待地想夸武了,很好,就他们夸吧!”他不许长孙无忌和自己说话。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果真并不说什么,心中却想:“这孩子啊,为了一个女人……老夫白疼他了!”
    王平安带着突厥骑兵,纵马先行,越行越快!
    玄武门城头,米小苗扒着城垛,叫道:“来了,来了,皇后娘娘,皇上回来了!”
    武媚娘啊了声,站起身来,慢慢走到城垛前,看着远处的尘头,那奔驰而来的大军,她心想:“终于来了,这一天,这一刻,终于来了!”
    正了正凤冠,武媚娘大声道:“准备接驾,奏乐!”
    王平安奔在最前,他虽然望不见玄武门上的人,可他却知道,那里站着武媚娘!
    奔跑中,他的右手高高举起,举到了半空之中,突厥兵一起向他望来,身子微微离开马鞍,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王平安的手,久久没有落下!他知道,只要手一落下,旧的历史将被终结,新的历史即将开始!
    可是,自己行么,能取代武媚娘,给这个国家带来繁荣富强么?
    大道两旁,百姓欢呼之声震耳欲聋;大道之上,蹄声轰鸣,铁甲铿锵……
    --------
    岁月如飞刀,刀刀不留情。就算是再青春飞扬的少年,免不了也要留起胡须,再牙牙学语的婴孩,也会有总角聚两髦的那一天。
    此时,距玄武门兵谏已过去了十年,长安城里的风雨再大,可民间百姓却也只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给平淡的日子,添加少许的乐趣罢了。
    大运河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