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丁香》第七卷世界大战第卅九章决战缅甸

铁血丁香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卅九章 决战缅甸
    1916年9月3日,德军在东线对俄军发动大规模攻势。 在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两大方向上,168万德军对当面俄军发起全线进攻。 德军对俄属波兰和乌克兰同时发起发起猛烈的进攻。
    同日,德国外交部发表《关于东部和北部欧洲政治格局的白皮书》。 《白皮书》成为一篇彻头彻尾瓜分俄属东、北欧领土的宣言。 《白皮书》声称,波兰(俄属部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民族都应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德国和同盟国人民支持以上民族为了求得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切斗争,并且将在战后保证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地位。
    《白皮书》在掀起了轩然大*。 作为一次典型的政治策划案,《白皮书》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同盟国和北约诸国的纷纷响应,并且在这些民族的土地上掀起了民族独立的热潮。 按照此事件主谋之一的丁香的评价,《白皮书》是往逐渐滑向深渊的俄国身上又狠狠的踹了一脚。
    9月5日,芬兰爆发起义。 芬兰民族主义者在德国和中国的资助下建立了5万多人的军队,他们驱逐俄国官员,打败了驻守在这里的1个师的俄国部队,迅速占领了卡累利阿地峡以北的绝大部分芬兰领土。
    起义的风潮迅速席卷波罗的海沿岸,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纷纷爆发起义。 疏于防范的俄军焦头烂额,但是处在中国、德国和土耳其地强势夹击下,俄军的军力已经捉襟见肘,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地方。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离开彼得格勒,迁都到莫斯科。
    乌克兰也爆发了民族主义者的起义,但是那里俄军的力量相对比较强大,起义被镇压了下去。 但是。 乌克兰人的民族独立热情已经高涨,俄国人的力量也被牵制在了那里。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 德军对俄军的进攻获得很大地战果。
    在中线,9月7日,德军攻占俄属波兰的重镇罗兹,并且从两翼对华沙形成合围地态势。 在德国《白皮书》的鼓舞下,波兰各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立足不稳的俄军放弃华沙仓皇撤退,在撤退途中遭到重大的损失。 9月13日。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占领华沙,次日占领伊凡哥德罗,其机械化前锋前出到布格河的北岸,对撤退中的俄军进行打击,俄军9个师落入德军合围。 至9月中旬,俄军在这里损失了20多万兵力。
    在北线,德军地北方集团军群在民族起义者的帮助下迅速席卷立陶宛,并且进入拉脱维亚境内。 9月12日。 德军攻克里加。 至9月中旬,俄军在这里损失了15万兵力。
    在南线,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击破俄军的东喀尔巴仟山脉防线进入乌克兰。 因乌克兰民族起义的干扰,俄军在这里的防御态势并不稳定。 前线俄军指挥混乱,很快陷入优势德军的分割包围。 9月14日,乌克兰西部重镇利沃夫沦陷。 俄军整整1个集团军陷入德军的合围。 至9月中旬,俄军在这里损失地兵力超过20万。
    德军此次对于东线的攻势不同于1915年的那次。 德国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作出了充足的准备,在各地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帮助下,并且在中国和土耳其军队强大攻势地协助下,德军的进攻坚决而犀利。 俄国人这次的麻烦真的大条了。
    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俄国,法军和英军不得不在西线加强攻势,并且策动协约国盟军在巴尔干半岛加强的攻势。 在1916年的9月,整个欧洲的战火都更加猛烈了。
    一直未能形成战役突破的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发起了规模宏大的第三次进攻。 进攻从9月3日发起,英法联军动用了数百辆坦克和4个集团军全线猛攻。 英军和法军地坦克在这里一头撞上了德军经过强化地反坦克火力和障碍,德军的狼式坦克集群也不断出击。 英军和法军地坦克在这里碰得头破血流。 在阵地前沿留下超过200辆装甲车辆的残骸。
    残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16日,英军和法军尽管占据优势。 但是全线只推进了2至4公里,依旧未能达成战役突破的目的。 在凡尔登血战的法军倒是夺回了沃堡要塞、杜奥蒙要塞等要点,但是被残酷的血战折磨得筋疲力尽的法军士兵则已经到达了极限。 凡尔登的法军统帅贝当由于坚持战场上的部队必须定期轮换,致使70%的法军都参与了这场战役,而德军只有20%参与了。 残酷的战斗造成了心理上的影响,几乎导致法军大规模哗变。 法军高层不得不答应士兵今后再也不参加向德军进攻的严酷的战斗,才使哗变没有真正发生。 从那以后法军士兵拒绝进行进攻性的战斗,只是守在战壕中进行保卫战。 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在索姆河前线作战的法军,致使协约国在西线的攻势也全线放缓下来。
    西线的战争如此残酷,法国人虽然没有象德军原本预期的那样流血殆尽而亡,但是法国也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这场战争最严酷的阶段降临了。 随着寒冷的冬季的到来,战争中的各方都在咬牙坚持,挺过这个难熬的季节,挺过这场严酷的战争……
    ……
    这场战争中似乎只有中国人是气定神闲的。
    9月12日,在苏门达腊岛上坚持抵抗的最后的荷兰军队在武吉丁宜宣布投降。 由于海军陆战队第1师在苏门达腊岛北部的棉兰登陆,并且沿着岛屿西部较为完善地公路迅速攻取了大部分的北苏门达腊。 岛上的荷兰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在中国军队猛烈的空中打击和地面炮火打击下,英勇抗战的荷兰军队终于最终崩溃。
    9月20日,在太平洋舰队第1特混舰队的协助下,海军陆战队第2师在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地斯里巴加湾登陆。 很快文莱被中国军队占领。 中国陆军第42师和44师先后在海军陆战队开辟的登陆场登陆,开始象这座世界第三大岛屿地内陆挺进。 这座纠葛着英国人和荷兰人势力的大岛屿倒是没有太强的抵抗,英国人和荷兰人的主力都不在这里。
    9月23日。 中国国会通过决议,宣布文莱为中国的第5个海外省。
    9月25日。 在太平洋舰队第2特混舰队的协助下,海军陆战队第3师在爪哇岛的三宝垅登陆。 这次登陆遇到了荷兰人较为顽强地抵抗,中国人在滩头阵地一度遭受荷兰军队猛烈火力的压制,海军陆战队员在2个主要登陆场遭遇到比较大的伤亡。 在舰炮和舰载飞机的猛烈火力压制下,荷军的火力被逐渐摧毁,海军陆战队成功的巩固了滩头阵地并且于当晚向内陆推进了5公里,登陆获得成功。
    在海军陆战队第3师之后。 张孝淮率领的18军主力于次日登陆。 荷兰人抵挡不住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其主力开始向万隆方向撤退。 爪哇岛被拦腰截断,荷兰人在岛屿西部凭借着一个多月前开始构筑地巴马兰—普和加多防线据守。 爪哇岛上的荷军7个师是他们在东方的最后的主力了。
    在缅甸,中国军队并没有急于对印度发起进攻。 他们一方面补充、训练印度攻略的主要盟军“印度解放军”,一方面对缅甸的中部和南部发起进攻。 作为英国人在中南半岛上最后地地盘,英军在缅甸的抵抗可谓极其强烈。 在中国海军彻底封锁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之前,他们又向仰光紧急海运了2个新西兰师和2个澳大利亚师,大大充实了其在缅甸南部的防御力量。 暹罗第2集团军在缅甸南部一直无法取得战役进展。
    中国军队在缅甸中部的进攻则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9月2日,中国陆军第17军下属第40山地摩托化师攻占缅中重镇曼德勒,并且继续向南进攻。 曼德勒的失陷标志着英军已经基本失去对缅中地区的控制,缅中英军的主力开始向缅南撤退。 拥有较好机动能力的40山地摩托化师在追击英军的过程中获得较大地战果,9月14日,他们在仁安羌合围并且歼灭了英军1个师。 残余地缅中英军仓皇败退到伊洛瓦底江的下游地区。 中国军队则沿着伊洛瓦底江迅速向南逼近。 与暹罗第2集团军对缅南地英军形成夹击之势。
    9月20日,国防军第40师的主力在卑谬与2个澳大利亚师爆发激烈战斗。 卑谬战斗的爆发标志着决定缅甸最后命运的第二次缅南战役打响了。
    ……
    卑谬,当地时间15点35分,1916年9月21日。
    卑谬是伊洛瓦底江下游左岸的河港,公元八世纪时曾经是缅甸的王都。 自古以来这里都是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和三角洲地区间的贸易纽带和南来北往的交通孔道,也建有很多著名的佛塔。
    第5集团军司令官陆荣廷中将正在著名的瑞珊都大佛塔面前流连。 缅甸战役到了最后的决定时刻,司令官阁下倒是心情悠闲的开始游山玩水。
    陆荣廷的悠闲心情倒不是空穴来风,在他看来,缅甸的英军命运已经注定,结局的不同只是体现在灭亡时间的早晚而已。
    说起来陆荣廷中将是前清系将领中的硕果仅存的不多元老之一了。 今年58岁的他出生于广西壮族贫民家庭。 早年曾操舟贩盐。 中法战争时他投到唐景崧的部下当兵。 在中法战争中表现出色。 战后裁员,他一度加入绿林成为呼啸山林的山大王。 这段生涯也为他日后成为中国军队山地步兵的元老而奠定了基础。 1893年他被广西提督招抚在清军中担任管带。
    在当年刘永福发动的“眼镜蛇作战”中。 陆荣廷被**军俘虏后加入了**军。 由于和刘永福有旧,陆荣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老帅的赏识,从而在**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在第2师中一直担任到营长。
    1898年他受刘永福的推荐组建中国陆军的第1支山地丛林特种部队——眼镜蛇丛林突击队,从而开始了他参与中国陆军组建山地步兵的历程,被军中称为中国山地丛林作战的专家。 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准备南洋方向的作战,陆荣廷被丁香任命为主要负责南洋方面地面作战的第5集团军的司令官。 应该说,他是最具有资格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选。
    第5集团军自参战以来,在印度支那和马来半岛无不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