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太乙仙隐》第六十二章循斗执衡定元纪

穿越之太乙仙隐最新章节目录
   赵芜女终于走了。
    她将青龙之圭取在手中,也不知做了什么,圭玉上便散出一团青色气罩,将她与袁隐居等人全都罩住,然后载着他们飘入前方那无垠无涯的深渊之中。
    他们就这样进入了归墟。
    风魂暗叹一声,转过身来,准备离开这里。
    身子却忽地一震。
    在他身后,不知何时竟已多出了一个白玉冠黄金袍的男子,那男子面目阴沉,脸上无喜无忧。
    竟是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风魂不知道太极天皇来了多久,又到底是为何而来。他定眼看去,见太极天皇的眼中仿佛根本就没有他的存在,而是沉默地望向赵芜女等人消失的方向,眼中藏着一抹痛苦。
    风魂怔在那里,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向太极天皇打招呼。他很清楚地觉察到,此刻太极天皇眼中看着的,只有那其实早已离去的赵芜女,天也好,地也好,归墟也好,风魂也好,在太极天皇的眼中都等同于无关紧要的幻象。
    他和赵芜女到底有什么关系?
    风魂低下头去,赫然发现,在太极天皇的手中握着一块圭玉……青龙之圭。
    这世上竟有两块青龙之圭?
    风魂原本以为赵芜女身上的那块,就是太极天皇从他这借走后,再转送给赵芜女的。只是他不想干涉他人的秘密,是以一直没有问她。
    然而现在,风魂知道自己弄错了。太极天皇借去的青龙之圭,还在他的手中。
    而赵芜女所拥有的,显然是她自己的。
    为什么,她也有一块青龙之圭?
    青龙之圭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太极天皇足尖轻点海面,神情木然地走过风魂的身边。他将青龙之圭握得很紧,紧得连手臂都绷起青筋。风魂心中一惊,心想难道他也要进入归墟?
    风魂的猜测显然是事实,只见太极天皇一走一走向那深渊走去,动作越来越快,直至飞掠而起……却又忽地顿住。
    一道水柱从苍穹直落而下,将太极天皇阻住。一个男子从水柱间现身而出:“道兄且住。”
    这男子羽衣剑履,气质高贵从容,他头挽道髻,看上去虽与寻常仙人无异,却又有种不同寻常的仪容与气度。
    太极天皇见这人将他阻住,怒道:“让开。”
    那仙人却道:“道兄,归墟暗藏天地之元、虚无之境,似你我这般金仙绝不可进入其中。”
    太极天皇根本听不进去,只是怒盯着那人。
    此时,风魂对那仙人的身份来历已是极为好奇。他不但敢拦住身为六御大帝之一的西方太极天皇,而且还只称太极天皇为“道兄”。然而不管风魂如何猜,却仍是无法猜透他的身份,六御大帝中,把已经返虚的木公和身为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排除在外,太极仙翁形貌苍老,玄天真武大帝风魂也已见过面,显然都不是此人。
    而中天北极紫微大帝风魂虽然只闻其名,还不曾真正见过面,但这人应该也不是。
    然而除了这些人,天界中又有几人敢不称太极天皇为陛下,而只以“道兄”二字相称?
    他正自疑惑,太极天皇却已冷冷喝道:“玉皇,莫要以为你现在成了天帝,就可以随便过问我的事。我此去是生是死,根本与你无关。”
    风魂心中轰然一震。
    此人竟是身为仙界之主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里见到玉皇,而玉皇从灵霄宝殿赶到这南海之极,竟是为了阻止太极天皇进入那连金仙也有去无回的归墟?
    只是,虽然明白了那人的身份,风魂心中的疑惑却更加深了。太极天皇一统仙界的野心被人传得沸沸扬扬,按理说,他如果真的进入归墟后无法返回,那对玉皇大帝和西王母来说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如此,玉皇大帝又为何要赶来阻止?
    更让他疑惑的是,既然连赵芜女他们都敢进入归墟,为何身为大罗金仙的太极天皇却进不得?
    玉皇看着太极天皇,沉声道:“当前群魔暗涌,天盘已有崩裂之象,数万年来,得道于混元之初的仙人已是寥寥无几,现在更是连木公和上元夫人都已离去。木公返虚之前,曾言不日将有天地大劫出现,道兄怎可在这个时候离去,弃天下苍生于不顾?”
    “天下苍生关我何事?”太极天皇袖子一拂,一道金光直袭向玉皇。
    玉皇却是动也不动,自有清风吹过,将那道金光消解。
    两个金仙同时一震,各退一步。
    他们的这一交手,悄无声息,表面上看甚至还比不上人间修道者的法宝对决那般壮阔,然而风魂却只觉脑中轰然一响,像是把握到了什么玄妙神奇的东西。太极天皇发出的虽是承金之气,然而风魂分明看到在那看似简单的金光里,凝聚着难以计数的流星,如果太极天皇这一击不是对着玉皇,而是对着其它地方,只怕连三山五岳都会在他的一击之下化作风沙。
    而玉皇化解承金之气的那道清风更是似空似玄,极尽天地之玄奇,就仿佛是将宇宙这千千万万年来的演变尽化其中,穷天地之奥妙,夺万物之生机。
    风魂清清楚楚地明白,不管是太极天皇的这道金光,还是玉皇大帝的这缕清风,如果是冲他而来,那他就算是上天入地,也难以逃脱形神俱灭的下场。
    天地间的神通道法数不胜数,极是繁杂,许多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强大,倾尽一生心血来逐一学习各种神通,却忘了神通道法虽各有玄妙,鬼神难测,大道本身却是至精至简。
    太极天皇和玉皇大帝,显然都早已达到“大道”之境。
    道,无穷大,却也无穷小。
    大之处是天是地,小之处却只不过是一片落叶,一缕清风。
    风魂心中快速吸收着自己的领悟。
    当然,这亦是由于他虽然还没有证得仙体,体内却已禀承了青阳之气,才能看出西皇和玉帝这一道金光、一缕清风中所暗藏的玄虚。
    换了是其他人,只怕连玉帝和太极天皇交过手都看不出来。
    太极天皇腾身而起,跃上空中,朝玉皇冷喝道:“你再不让开,小心我让你再转一次劫。”
    玉皇却先淡淡地朝风魂看了一眼,这才负手朝太极天皇道:“道兄纵然进入归墟,又还能再做什么?你我皆是得天道之人,天道无情,当年之事不管谁对谁错,都早已过去数千年,道兄又何必如此放在心上?”
    “说是好听,”太极天皇冷笑道,“你我都知道那所谓的天道是怎么一回事。我再说一遍,你自去当你的天帝,我也自去找我的妻子女儿,从此再无相干。天界的事我早已厌弃,亦不想再管……”
    玉皇道:“道兄就这样不顾而去,那当年仙妖大战时道兄拼死守护仙界的义举算得什么?帝俊与刑天争天帝位时,道兄与木公等人维系天界的苦心,到底又有何用处?便是这些年来……”
    “不要再跟我说这些,”太极天皇怒道,“当年如果不是你推波助澜,又暗中帮助帝俊,刑天又怎会那般惨死?刑天本就是你的义兄,你连自己的义兄都可以出卖,还谈什么天下苍生?”
    玉皇叹道:“当年之事……我确实是对不起刑天兄。”
    太极天皇见玉皇面带愧疚之色,也知道自己此话实是说得过了头。当年帝俊与刑天争神,使得星盘大乱,天地几乎崩溃,众仙死伤无数。眼见那场大战愈演愈烈,他与木公、紫微、南极仙翁这四御不得不作出决定,帮助帝俊与刑天其中一人登上天帝之位。帝俊心胸狭窄而又野心勃勃,但他的目的只是想一统三界,战争只是他的手段。而刑天好勇斗狠,他感兴趣的其实不是天帝之位,而是战斗。
    助帝俊,杀刑天,原本就是他们这四御大帝所做出的决定。只是他们这四御从一开始就做出不干涉这场大战的姿态,这才将整件事交给当时转劫为羿的玉皇出面,他们这四位金仙只在暗中掌控局势。
    刑天虽是被帝俊以天之琼矛斩首,最先刺中刑天的,却是本与刑天结拜为兄弟的羿的背后一箭。
    而事后也证明,四御大帝当时所作出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管帝俊在位时所使用的手段如何阴狠,但他对一众仙神恩威并施,降伏龙族、重建天界秩序,又让当时那些为祸一方的妖魔或是臣服天庭,成为受天庭管束的群星恶煞之一,或是直接被斩杀。
    坎宫斗部的那些恶煞,有不少都是当时被帝俊收服的妖魔。
    天庭能够真正做到主宰三界,实是出自帝俊的功劳。
    如果当时成为天帝的不是帝俊,而是好勇斗狠的刑天,只怕三界仍将大战连连。刑天只是一名不屈不挠的战士,却没有控制整个仙界的手段,而以他的暴虐,也必将逼得所有妖魔被迫反抗,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被天庭收为己用。
    太极天皇冷哼一声,道:“当年之事,勿须再提。我为仙界所做之事,别人不知,你却不可能不知道。如今我也不想再多说,无论如何,我今天都非要进归墟一趟。”
    话音未了,远处却又传来一声轻叹:“大哥,你不能进去。”
    云霞卷动,紫气东来。
    来的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太极天皇冷笑道:“连你也来阻我?”
    紫微大帝沉默一阵,才缓缓道:“你我都知道归墟里隐藏着什么,我不能看着你去送死。”
    太极天皇淡淡道:“谁说我是去送死?”
    “就算你有青龙之圭在手,承金之气也难免受到压制,无法与人动手,”紫微大帝道,“藏在归墟里的那些人,早已将我等仙界中人恨之入骨,你进入其中,又与送死有何区别?帝俊一统三界之后,却仍是不得不放弃归墟,便是因为我等金仙,根本无法进入其中。”
    这些道理,太极天皇何尝不知?
    只是有些事,知道是一回事,该怎么做却是另一回事。
    见太极天皇面色犹豫,举止难定,紫微大帝不由忖道:“玉皇陛下曾言,兄长受当年的那件事刺激,难以自守其魄,若再不能斩断心中魔尘,难免像帝俊一样历五衰而死,千千万万年的道行毁于一旦。如今看来,兄长不乐本座,分明是五衰之象已现,若再起嗔心,只怕后果难料。”
    紫微大帝心生警惧,想要再行规劝太极天皇。
    这时,三位金仙心中同时一动,看向远处,只见那里飞来两位身穿战袍的神将,乃是霁金殿八大元帅中的两位。太极天皇见自己座下的两位战将不招自来,立时喝问:“出了何事?”
    那两位神将同时拜倒:“陛下,人中战神旅劳神率众谋反,公然占据小次山,请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