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第287章砾平里血战之原州炮击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最新章节目录
   1951年2月13日晚上4时。{书友上传更新}
    志愿军东线作战已到了关键时刻。
    李奇微得到一个重要报告。
    人民军金雄集团,将其全部兵力三个军用于对平昌—堤川一带的突破,第5军团已进至堤川以北,对原州右侧构成威胁。
    而且志愿军大部队5个师也向原州开来。
    李奇微不由大惊失色。
    三七线他有三个地方必守。
    一是美第10军前指原州,二是美第9军前指骊州,三是美第1军前指水原。
    李奇微的第8集团军就三个军,三个军长。
    丢了那个地方,那个军长都会被抓,美军都得狼狈而逃。
    李奇微见原州将破,急亲自飞往原州组织部队防守。
    他决定,防守原州的主力用美军。
    若原州被破,堤川不保,不止砾平里,整个第10军都将崩溃。
    形势紧急,所以李奇微不能用韩军当挡箭牌了。
    他决定,防守原州的主力用第187空降团,其5000人布置在原州南至牧溪洞的29号公路两侧。
    基干为美第2步兵师较有战斗力的第9团5000人。
    第187团东侧是韩军第3师,西侧是美第38团3营,美第2步兵师第9团。原州之后是美第7步兵师第2营,韩军第5师。
    以美第7步师主力和残余的南朝鲜部队封闭堤川正面的人民军突破口
    原州前面有一条河。叫蟾江。因其支流处有座以梅花树而闻名的村落——蟾津村。所以也叫蟾津江。
    江水从北往南,流经原州。
    志愿军东线总指挥邓华亲率5个师准备打原州。
    其中,第42军主力124师、125师往原州西南方向作大范围迂回。
    第40军120师往原州的西北方前进。
    第66军主力196、197师沿着29号公路也在向原州前进。
    李奇微知道自己打不过志愿军,由是决定以大炮炮轰志愿军,迟缓其行动,使其知难而退。
    李奇微组织了187空降团野炮第674营,野炮第96营、第38营、第03营,横城撒回来的第15野炮营,美17团的49炮兵营。
    全部布置在原州正面!
    这样,原州正面就集中了强大的炮火。计有6个炮兵营。39门105毫米榴弹炮和24门155毫米榴弹炮。
    李奇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州刚布置好,西线又出事了。
    真是流年不利呀!
    西线,在杨水里(汉江和北汉江的会合点)南部的汉江桥头阵地苦战达17昼夜。伤亡惨重的第38军军长梁兴初终于发火了。
    他亲自上阵,指挥全军4万多人,从美第3步兵师与美第1骑兵师的接合部,发动了如雷贯耳的进攻……
    其势之猛,如秋风扫落叶,打得美军抱头鼠窜,一部竟然杀至水原城……
    李奇微急令西线的第1军和第9军全力防守水原城……
    不过,他并不担心水原。--)
    双方编制不同,美军一个师,相当于志愿军一个军。
    要是两个军还挡不住第38军一个军。这仗就不用打了。
    骊州他也不担心,骊州是第9军的总部,部队多多。
    后面有韩军第9师,第11师,还有个最能打的陆战一师顶着。
    这可是一只即将养好伤的水中蛟龙。
    李奇微下令道:“以韩军最有战斗力的南朝鲜第1师固守汉江江岸,对付人民军第1军。将第1军的美第25师也调到第9军,参加,对坚守南汉山阵地的第38军的攻击。以三个美军主力师对付第38军,一定要打死梁大牙!”
    事实上,后来。梁大牙也差点被李奇微打死了。
    原州正面,美军的原州炮战马上要上演了。
    美军第15野炮营的哈泰尔()中尉,乘坐一架直升机,作为炮兵观测机到原州以北观察。
    他每5分钟发射一个照明弹。
    忽然,他发现原州以北。蟾江两岸,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段。铺天盖地的来了无数的志愿军。
    密密码码的象蚂蚁一样。
    “报告司令,原州以北,出现数万志愿军!”哈泰尔()中尉直接打电话给李奇微。
    李奇微立即下令开炮。
    “司令,打那里?”一个参谋问道
    “随便打,往北打,把炮弹打光为止!”李奇微说道。
    美军原州正面的6个炮兵营计63门大炮,立即向原州以北发动猛烈的远程炮击。
    志愿军象往常那样进行躲避。
    不料,美军的大部分炮弹安装了可变时引信(,)。
    这种炮弹在20米高空爆炸,弹片如暴雨一般落下,志愿军战士根本无处可躲。
    美军的大炮无休止的轰炸,给志愿军造成了极重大的损失……
    美军战史记载:“雷鸣般吼叫的弹幕越过群山,成吨的弹片倾泻在行军队伍中,飞行员报告说河水被鲜血染红,没有见过一支军队在千万颗炮弹下遭受如此浩劫,但他们仍然前进,齐步走入死亡之雨,而不顾周围的屠杀!”。
    李奇微又调集一百架b25、b26轰炸机,向原州以北胡乱轰炸。
    原州以北,蟾江两岸一片火海……
    邓华悲哀的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进攻。
    因为他手中所有的部队根本无法靠近原州……
    这是志愿军与美军科技上、国力上的差距……
    志愿军在原州、水原、砾平里陷入苦战……
    邓华陷入了深思……
    这时他又得到一个情报。
    砾平里——注岩里村——骊州的24号公路。被美第2步兵师搜索连和第38团的l连占据了注岩里村。英军第27旅集团。正准备沿此公路向砾平里支援。
    砾平里——双连隧道——曲水里村的24a公路,荷兰营占据着双连隧道,正准备抢占461高地。美第2步兵师第38团,骑兵一师第5团近万人,正准备沿此公路向砾平里支援。
    砾平里的部队,后路危险!
    邓华不由头皮发麻,急发电给第39军第116师汪洋:“令你今晚一定要到达注岩里村,消灭24号公路上的敌人。并于白天阻击英军第27旅。如有可能,请消灭24a公路上的荷兰营。否则461高地失守,第115师将无法阻击美第38团。骑兵一师第5团的进攻……”
    汪洋接到电报,离砾平里还有近20公里。
    汪洋不由苦笑道:“难道我会飞?”
    他急令部队丢掉一切杂物,高速全进……
    双连隧道,我急下令道:“马三炮。覃十八,敌人人多,只能智取。你们准备好,我去杀了荷兰营的营长……”
    “好,也只有如此!”覃十八说道。
    我点了小山东、虎子等二十个人。
    “准备好手雷,子弹上膛!”我命令道。
    我飞快的从怀里拿出一个压满8发子弹的弹夹,插进迦兰德m1cc狙击步枪内。
    接着,我将钢盔弄歪,并弄了一点泥土到身上、脸上。
    我准备化装成败退的韩军士兵。
    实际上,我和兄弟们由于天天在雪水里打仗。个个胡子拉碴,头发老长,全身衣服破破烂烂,根本不用化装。
    荷兰营营长邓殴登中校,率50多人集体小便完,又率队沿公路向前走,察看着地形,准备宿营。
    忽然,他看见大约二十个身着破破烂烂的美军制服,全身是雪花、泥。肩膀上随意的挎着m1步枪,象叫化子一样的南韩士兵正沿公路狼狈而来。
    他知道,情报上说,这一片是真空地带,没有志愿军。
    显然。这是韩军的败兵!
    象这样的南韩败军,三七线附近足有十几万。
    邓殴登中校一路上见得太多了。
    身性浪漫的邓殴登中校自持身后有一个营。根本没有觉察到什么危险。
    他说道:“?(我能帮助你们吗?)”
    “是的。我们没有食品,没有弹药,我们只想回到原州去!”我用英文说道。
    说着,我一使眼色。
    虎子“扑通”昏到在雪地上……
    “你看,他饿晕了……”我用英文说道。
    “哦,上帝保佑你们。来人,给他们一些食品和手雷!”见这个亚洲人说着如此熟练的说着英语,而且是一个上尉,还这么可怜,邓殴登中校不疑有它,眼泪都出来了。
    这些浪漫的荷兰人,果然慷慨的给了我们一些弹药和食品。
    我不由感叹,这风车之国的绅士,真是好人呀!
    可惜我们是敌人,实在对不起了……
    我扶起虎子,率队沿公路向他们后面走去。
    走了二百米,我轻声道:“我说一、二、三,大家跑到公路左边上去。我一开火,你们也开火!”
    小山东、虎子和大家一齐点头。
    “一、二、三!”我轻声说着。
    兄弟们猛然向公路左边跑去。
    我猛的回头,取枪、瞄准一气呵成。
    远处,荷兰兵如众星捧月一般,将他们的老大,邓殴登中校围在中间。
    我瞬间进入空明状态。
    200米的距离,敌人营长的脑袋如在我眼前。
    我屏住呼吸,猛扣扳机,“砰、砰、砰……!”
    三秒种之内,我打光了一个弹夹。
    我再定睛一看,善良而又可怜的邓殴登中校,浑身都是弹孔,满身喷着大量的鲜血,向雪地下倒去。
    “打!”我高叫道。
    我和兄弟们一齐开火。
    “哒哒哒哒哒……”
    马三炮、覃十八的十挺轻机枪,3挺m2重机枪,8门迫击炮,6具火箭筒,4门57毫米无后座力炮,几十把半自动步枪、m3冲锋枪也一齐开火。
    “轰隆隆”
    “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如飞蝗一般,把邓殴登中校身边的那五十多人一片片打倒,如杀猪一般。
    只听一阵阵惨绝人寰的惨叫声不断传来。
    猝不及防的敌人被打得血肉横飞,尸体“扑通”、“扑通”倒地,真惨呀!
    不到一分钟,对面再无一人站着。
    “快跑!”我叫道。
    说着,我掏出防风打火机,顺手把身旁的灌木众点燃了……
    然后我跑得比兔子还快……
    我率队跑上山躲起来后,荷兰人的枪才响了。
    当然,马三炮、覃十八他们也跑了……
    我一看,近900个浪漫的荷兰大兵一边开枪,一边哭叫着向他们的营长扑去。
    惨呀,活营长没了,死营长到有一个。
    哭吧?哭到天亮你们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