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第七百四十九章[2]

宋阀最新章节目录
   用,单只论他此举意图何在?西夏在时,他以“契丹***者”的身份发动叛乱,那时候是自由身。可现在,既归了大石,就是辽臣,须效忠于虎思斡耳朵,受制于耶律燕山,何故擅自与西军联系?
    马扩不等众人发问,已分析起来:“大王,卑职在兴庆府听得一些消息。萧合达归辽以后,曾希望大石能让他坐镇西夏,但没有如愿。后来,又求辽封西平公,也没有如愿。估计,萧合达就是因为这些事,心有怨恨。再者,据说萧斡里剌坐镇西夏时,萧合达的部队尚能保持完整,斡里剌归国,耶律燕山统军后,有并军之志,打算整编萧合达所部,双方为此闹得很不愉快。”
    “明白了,萧合达满心期望辽军东来,以为见着亲人了。结果,看来看去他发现,他的亲人还不如咱们亲,这是想倒戈了。”杨彦笑道。这话倒不是没有出处,当初若不是西军支持,萧合达早就完了。
    众帅皆笑,泾原帅王禀道:“萧合达兵力虽然不算雄厚,但若能出兵三两万,自夏境攻东胜,不管打得如何,也可分女真人之心,对我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徐卫断然否决。“萧合达此人既贪且骄,还有勇无谋,这种人不可信。我们与契丹人结盟,目下仍是同盟关系,他们终究还会不会东征复国,现在也不明朗,谁也说不清楚。如果现在我们为一个萧合达而与契丹人生产怨恨,实在不划算。”
    “那就让人给他捎个信?将我们的立场说清楚?”马扩问道。
    “不必,不理他就是,给他留个念想吧。”徐卫道。
    既然已经确定辽军不会出兵,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口舌,徐九随即向张庆问道:“我走期间,你们商量出什么结果了么?”
    张庆回答道:“卑职与诸帅,秉承大王钧旨,在此期间,于各经略司调马步军其计十万七千人,目下,泾原帅司、秦凤帅司、两兴安抚司的部队已经赶到凤翔,熙河帅司所部也在途中,不日将至。环庆帅司、鄜延帅司、永兴帅司三司部队,已经向同州集结。只等熙河军赶到,此间部队就可赶往同州会师,渡河东进。”
    “粮草物资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问题上,哪个带兵的都不敢马虎。
    “各司部队都带有部分粮草,现在已经集中在凤翔,另外从陕西各地征集的物资,也在陆续汇聚。四川起运的物资,正沿水路北上,不过这得需要些时日。至于钱,除了川陕府库存余以外,朝廷赐的三百万缗已经到了,足够一时敷用。”张庆这本账,可算得清楚。
    “是刘子羽在负责吧?”徐卫又问。
    “自然是他,大王稍后可召他来,详细询问。”张庆道。
    “很好。”徐卫频频点头。随即抬起头来,目示众帅道“诸位,此次出师北伐,朝廷的意见,是让我们西军进攻太原,牵制金军主力,给中原战场的友军缓解压力,创造机会。我当然是很乐意这样作,但现在辽军不配合,如果我军入河东北上,往太原方向进攻,势必要和金军主力有一场决战。对此,诸位有什么看法?”
    “金军主力又怎地?西军打的就是主力。”王禀不屑道。上次泾原军出兵协助契丹人,作为灭夏之役,大宋唯一一支参与其中的部队,事后得到了极大的荣誉,以至于王禀也是信心爆棚。
    此时,素来沉默寡言的鄜延帅徐洪道:“若只为牵制金军主力,我们实不消动用十万大军与之硬碰。现在我军据着阳凉南关,金军据着阳凉北关,我军只需分一路进攻阳凉北关,再分一路从麟府出发,佯攻东胜诸州,就足以达到牵制金军的目的。”
    “我看悬,金人又不傻,初时或不明虚实,但打上一两个月,对方一定会看出端倪。”王禀摇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