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第七百四十八章宋默然

宋阀最新章节目录
   七月中旬,徐卫辞别皇帝,启程逡回川陕,准备进兵临行之时,赵谨亲自赐见送行,高度赞扬了徐卫经营川陕之功,赐金带一条,珠袍一领,并内府奇珍若干,徐卫拜谢此次他下江南,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只在杭州行在停留不过数日,但正是由于他的建议,朝廷才决定扣留金使,不宣而战就在他赶回川陕的同时,欲成就盖世功业的徐良就迫不及等地请皇帝赵谨下发了亲征诏指出金人侵凌大宋久矣,今犹窃据两河、山东、中原、淮东等地,倒行逆行,残暴不仕北地遗民南望王师,期盼恢复当今天子为复祖宗之旧疆,救黎庶于水火,号令天下王师,举兵北伐
    北伐亲征诏一经,江淮为之沸腾无论军民,都倍受鼓舞大宋之前不是没干过北伐这种事,先帝赵谌在世时,就曾经命令折彦质出兵北上然则当时是皇帝绕过朝廷,直接指挥前线将帅,颇有些秘密行事的味道而这一次,皇帝昭告天下,其意义非同一般
    而与上次匆忙草率相比,此番宋军经过万全准备早在数年之前,南方诸军就已经开始筹备出兵,如今诸司部队兵强马壮,粮饷充足,士气高昂,枕戈待旦诏之后,皇帝赵谨在徐良几次敦请之下,离开杭州行朝,北上前往镇江府徐六自然伴随左右,朝廷日常事务暂时由秦桧等处置皇帝御驾亲征,这在宋代历史上并不多见,最著名的莫过于宋真宗昔年亲征契丹,定下澶渊之盟,距今已快一百五十年
    因此,皇帝一到镇江就引起极大轰动淮西军将帅纷纷渡江南来面圣,赵谨在镇江府城头一露面,军民高呼万岁,声传百里真有喝断长江之气概消息一传出,江淮诸军无不振奋
    徐良见时机已到立刻命令淮西安抚使刘光国发动进攻刘光国是当今天子皇后刘氏的父亲,父凭女贵,如今已然是太尉军阶,并且还兼任此次北伐南方诸军的副统帅,风头一时无两
    刘光国得了命令之后,也是急于建功,好证明自己并不仅仅是皇亲国戚,咱也走出自西军正经的将门他这次没有派遣淮西安抚副使李显忠作先锋,而是让自己的弟弟刘光远领一万五千精兵先期进发,自己和李显忠提主力在后
    刘光远,是刘家老三,刘延庆之子,这刘三本事有没有别说,但运气真就不差他提一万五千步军直扑宿州上次淮西军进攻宿州时,李显忠就曾经攻破此地因此刘光远一来,金军猝不及防,宿州治下灵壁虹县两处望风而降刘光远受此鼓舞,区区一万五千人马就奔向宿州城
    时宿州金军只数千人,紧闭城门不出战飞马向东京报急刘光远指挥部队猛攻,都被挡回,折损两千余人无法破城刘光国和李显忠随后赶到李显忠部将王德攻上城头,摇旗一声喊:“我淮西李安抚部将王德也中原遗民可降不降即死”,金军溃败,城中汉官出降,宿州光复淮西军旗开得胜,消息传过长江,坐镇镇江府的赵谨君臣大受鼓舞但好戏还在后头,收复宿州之后淮西军又用了不到五天时间,攻下泗州金国官员都是草草抵抗,即宣告投降
    随后淮西军进兵毫州,此时金军也回过神来,迅调集三万余马步军赶往毫州东南的蒙城县阻击淮西军与之对阵,战斗从正午开始,一直打到晌午之后,不分胜负,陷入胶着状态李显忠见状,亲率自己从西夏带回来的精锐马军迂回侧击,金军阵脚大乱,刘光国乘势挥师进击,金人不敌败走
    前线捷报频传,还素来对此事不太热心的皇帝赵谨也受到了鼓舞,当然,指挥淮西军的是他岳父老泰山,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淮西军进展顺利,早震惊了坐镇东京的金军大将乌延蒲卢浑作为黄河以南金军的统帅,蒲卢浑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宋军动向,他知道南方早晚是要“北侵”,的但是,因为金廷派遣张通古率领规模庞大的使团出使江南,许还中原淮东与之议和,所以他根本没想到宋军会不宣而战这才有了淮西军连下宿州泗州,金军毫无反应的情况他紧急派遣的三万援兵为淮西军击败,使得蒲卢浑察觉到这只是宋军大规模北上的先声他判定淮西军只是敲边鼓的,真正的威胁来自于他正面的荆湖宣抚司
    有了这个判断,他先没管淮东战局,而是下令给坐镇郊唐二州前线的金国勇将赤盏晖,让他加强戒备,南军随时可能北上然后,又紧急向燕京报告宋军北侵的消息,最后,本命令淮东金军保持守势,不求战胜淮西军,只要拖住对方就行因为他知道,用不了多久,韩世忠岳飞,以及江西的折彦质就要来了
    七月末,淮西军再传捷报,夹军在毫州境内再次击败金军如果淮西军拿下此地,往北,可攻应天府,那里曾是大宋的南京,往西,可直入开封府地界不过,好景不长,受了旗开得胜的鼓舞,淮西军有些冒进,作为先锋的刘光远只率万余兵就扑往毫州城,此时,淮西军的主力还在蒙城县
    毫州守将,不比此前的泗州和宿州将领,他是正经的女真人,麾下有两万马步军虽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汉签军,但他这支部队的战力在汉军中首屈一指,曾经得到了兀术的亲口嘉奖一见刘光远孤师而来,他只带了八千人出城接战
    刘光远见状,不以为意,号令前锋进击淮西军此前连战连捷,将士们都兴致高昂,抱着抢功的心态一往无前可一照面,他们发现,这支金军非同寻常其训练有素,配合得当,士卒技战术水平很高”完全不像此前的金军那般好欺
    一仗下来,刘光远给打了个灰头土脸,折损三千多人,掉头往回跑金军若不是顾忌淮西军主力在后,只怕早就追来了
    刘光远战败”让身为淮西安抚副使的李显忠非常不满他此前已经提醒过刘三,你是先锋,为大军开道,若遇阻击可打,谁叫你跑去毫州城?刘光国素知李显忠本事,因此斥责了弟弟,问计于他李显忠认为,淮西军此次只四万兵力”最怕的就是强攻坚固的城池金军素好野战,这毫州守将击败了刘光远,肯定有侍无恐,咱们不妨再输他一阵,助长其气焰
    刘光国采纳他的建议,派一俾将,只率数千人再往毫州城外叫战那毫州守将一见,二话不出率部出城”结果没有悬念,宋军打了一阵,又是掉头就跑金军受此鼓舞,认为淮西军不过如此而已
    次日,刘光远”李显忠率淮西军至城郊,声言报复毫州金将果然上当,见淮西军主力赶来”也精锐尽出,率两万部队出城,排开阵势,要跟淮西军来场硬碰硬的较量
    淮西军首先发动进攻,刘光国派遣精锐步军,以旁牌扎刀等器械,列队而进金军以弓弩压制”所幸,他们没有装备大量的强弩”因此杀伤有限,很快就短兵相接,淮西军咬上了金军的大阵
    李显忠趁乱,只引十数骑往来奔走,窥视金军阵法只见那金将好生轻敌,兵力占劣势,却排出全副进攻阵形,大部兵力都集中在阵前方,如一枚箭头一般这种阵形,想正面突破难度很大,偏偏它又背靠城池,无法迂回到背后发动奇袭只能从侧面进攻,斩断其首尾但淮西军骑兵有限,必须得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
    刘光国却不同意,此前几阵,李显忠统率的马军都立下了大功这让他很不以为意,此战,他就打算用自己的主力步军来击败金贼
    基于这个打算,刘光国犯了一个兵家大忌,添油他一波一波地往上增兵,企图撕开金军的阵形但你淮西军兵力确实占优势,可人家金军却凭借稳固的大阵在跟你消耗一旦你派出去到进攻部队往后退,对方马上就可以全军突进因为对方排的阵形,类似于“锋矢阵”,主力都摆在前部,最适合中路突破
    战斗越来越艰难,打了两个时辰,刘光国增了三次兵也无法击破金军大阵结果,不幸被李显忠言中,进攻部队渐渐被金军压迫着往后退,毫州守将抓住战机,号角声冲天而起,金军全军突进刘光国派出去的部队眨眼之间就被冲散,金军如箭头一般,直射向淮西军本阵来
    刘光国心知不好但他不打算退,而是命令强弓硬弩拼命压制敌人奈何,他已经失去对战局的控制,淮西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金将击败,折损五千多人若不是李显忠率部断后,损失还会大经历了这一战,淮西军记住了那金将的名字,撤葛辇
    毫州一败,淮西军内部矛盾突显李显忠对刘家兄弟大为不满,你想李显忠本是党项人,在西军任过职,又替西夏打过仗,纵横驰骋,屈居于刘氏兄弟之下也就罢了,刘光国居然一意孤行,导致战败,他岂能善罢甘休?
    退到蒙城之后,他就责任问题与刘光国发生了争执,事情很快闹到宋军的大本营,镇江府这让徐良很是担忧,这刚打几场胜仗”就出来将帅不和这种事,影响很坏而且,刘光国是皇帝的老丈人,而赵官家又极其宠信刘皇后,徐良思之再三,没有把堂弟的提醒当回事,政治考量压过了军事需要,他没有处理,或者说斥责刘家兄弟,而是采取和稀泥的态度,息事宁人
    再则,他也没有闲心来管这事,因为真正的大战异将爆发
    八月,南方宋军“总指挥”,折彦质率领七万折家军渡过淮河,进攻蔡州,同时命令荆湖宣抚司的神武后军从襄汉出兵,进攻郊州唐州,以东京为目的,两路进发
    韩世忠得令以后,出兵六万,以前统制岳飞领两万兵自随州北上攻唐州,他率主力进攻郊州郊、唐、蔡三州”是保护东京的外围防线,撕开了这条防线,宋军就能直扑东京故都
    上次草率的北伐,神武后军损失很大这些年来,韩世忠岳飞等人呕心沥血”在朝廷的支持下,才重振神武后军将士们都期盼着此次北伐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胜利,是洗雪前耻
    岳飞先于诸军出发,麾下虽只两万人,但却配备了三千精骑,由其长子岳云等统领,战斗力很强岳飞军进入唐州地界,先于湖阳县败金军五千人”斩首八百级,继而在进军唐州城的途中,再挫金军阻击,斩级千余当他兵临唐州城时,唐州百姓奔走相告,皆呼“岳爷爷来”,争相来附
    坐镇唐州的是谁?金营猛将赤盏晖的弟弟,把阿兀鲁此人号称有万夫不挡之勇”能手格猛兽,勇冠三军他当然听过岳飞的名号,可是剽悍之人素来自负,从来不会轻易承认比别人弱
    岳飞兵临唐州,他因不清楚虚实”不敢贸然出战僵持数日,当得知荆湖宣抚司的主力扑往邓州时,把阿兀鲁放心了”率本部万余军出城应战
    岳飞军雪耻的机会到了军中号称,“赢官人”,的岳云,率精骑贯入敌阵,来回冲杀,搅敌金军阵形,岳飞本人亲临一线作战,率军压进,只一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