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战争游戏》二战日本陆军坦克战车[2]

红警战争游戏最新章节目录
   较大提高,使用了新型号的合金装甲,这种合金装甲能够适合焊接安装,焊缝强度与板面强度差异不大,而且适合制作较厚的装甲板,所以1式中战车的装甲厚度较大。至于动机换装了更大功率的柴油机,因此在行使度上较97改中战车有不小提高,底盘悬挂机构则仍与97式相同,在不平的地面上行驶平稳迅,主炮则仍为1式47mm战车炮,但炮塔尺寸有所加大,增设了1名装填手,减轻了炮手与车长的工作负担,实战shè击度较97改中战车有所提高,这种中战车如在复杂地形上作战,那么即使战争后期也对盟军新锐中型坦克构成较大威胁,战争中服役587辆,不过大多数是用97改中战车翻造的,至于工厂原产制造的最多只有1oo多辆
    此型中战车在太平洋战争打响时完成试制,不过由于ri军战车部队使用97改中战车与各种老旧战车就取得了辉煌胜利,因此6军认为没有必要再生产这型中战车了,并很快就停止了其他型号战车的研制,从此一直到1944年,ri本的战车研制基本处于停止状态,直到1944年在遭到美军大反攻后,ri军战车无力抗衡美军新锐战车时,ri军才匆忙恢复新型战车的研制展,而1式中战车也作为应急方案恢复了生产,然而此时已经晚了,战争结束时ri军无一型新式战车形成规模,也无一型新式战车来得及派驻海外作战。1式中战车在战争期间也没有派驻海外,都在本土准备本土决战,不过终战后,毛子军攻击ri本北方占守岛时,岛上还没缴械的ri军出动了战车部队进行反击,其中就有一些1式中战车,这此战斗是1式中战车唯一一次作战纪录,是役毛子登6部队当天就被打下海,毛子军损失了3ooo人,但第2天在美国威胁要派特混舰队轰炸占守岛的情况下,占守岛ri军被迫缴械,随即毛子军登6接管了占守岛
    1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4—1945
    战车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5omm
    炮塔前装甲厚度:5omm车体侧装甲厚度:25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度:
    续航距离:动机:24o马力1oo式12缸风冷柴油动机
    主炮:1式47mm战车炮
    乘员:5名
    3式中战车是ri军第1型主要任务是进行战车对战的中战车,到战争结束时共服役16o辆,全部驻守本土,战争中没有实战记录。此型中战车为1式中战车的修改型,车体与1式中战车完全相同,但炮塔的尺寸有所加大,战车各部位装甲厚度与1式中战车也相同。但3式中战车的主炮换装为3式75mm战车炮,大大增强了这种中战车的反战车火力,使这型中战车具备了与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直面抗衡的能力,不过这型中战车整体xing能方面,对美军的后期型m4中型坦克并无优势
    战车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5omm
    炮塔前装甲厚度:5o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5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o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度:
    续航距离:
    动机:24o马力1oo式12缸风冷柴油动机
    主炮:3式75mm战车炮(9o式75mm野炮)乘员:5名
    主要用途是战车对战,xing能比美军m4中型坦克优越的多,但展的太晚,战争结束前只完工了6辆,另有2辆准备装榴弹炮与加农炮的改型在产,没有实战记录,4式中战车基本代表了ri军战时中战车的最高技术水平,ri本战后的61式战车也是有浓厚的4式中战车影子,不过4式中战车与1式/3式中战车都可视为97改中战车的变型。4式中战车基本是辆放大的3式中战车,无论车体还是炮塔尺寸都大了不少,防御装甲也加厚到了75mm(开始研制时也只准备安装5omm厚度正面装甲),这是种更新型的合金装甲,可以进行焊接或铸造,而且相同厚度抗弹能力,比早期只能铆接,只适合制作薄甲,而且加工烦琐的锻压合金甲,丝毫不下降,因此4式中战车的防弹能力是很强的,美军的m4中型坦克必需在很近距离开火才能威胁4式中战车
    在火力方面,4式中战车在展时曾考虑过用è炮,88式75mm高shè炮,99式88mm高shè炮,4式75mm高shè炮这4种火炮作为主炮,最先出现的26吨先期试验车就安装过è炮,但最后ri军经过测试否决了4式中战车使用è炮作为主炮的方案,并决定将战车正面装甲加强到75mm厚。否决了è炮方案后,ri军倾向于使用88式75mm高shè炮作为主炮,使用这种火炮作为主炮,加上75mm厚的合金装甲,4式中战车就对盟军各种中型坦克都有了优势,而且火炮成本低,但最后ri军决定不惜代价,为4式中战车安装99式88mm高shè炮或4式75mm高shè炮,因为ri军准备本土决战,希望4式中战车应还具备一定对抗美军重型坦克的能力,不能仅满足于能击败m4就行了,最终ri军确定了使用4式75mm高shè炮作为主炮的方案,原本4式中战车还要安装自动装弹机,但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开工生产的4式中战车被迫取消了安装自动装弹机
    4式中战车在运动能力方面,由于每侧多装了1个负重轮,而且履带更宽,所以对比97改中战车履带接地压力并未增加,复杂地形通过能力远比盟军各型中型坦克优秀,此外4式中战车采用了新型4oo马力柴油机,这就使得4式中战车在重量因火炮与装甲加强而增大的情况下,不但运动能力行驶度没有相对97改或3式中战车有所下降,反而最大行驶度比1式中战车还快,可以称做ri军机动xing最好的战车,战场机动能力比轻战车还强
    终战后美军考察团在ri本本土现了4式中战车,经过察看测试后,美军考察团员感慨道:如果4式中战车早点研制,早点投产,并大量送上战场,那么太平洋岛屿战的战史就要改写了。
    4式中战车在总体攻防能力与吨位重量的平衡设计方面,不但代表了ri本战时战车设计的最高水平,从全球角度来看,在战时也是属于顶级水准,如果4式中战车参与了实战,那将会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
    4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车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75mm
    炮塔前装甲厚度:75mm
    车体侧装甲厚度:35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5o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度:
    续航距离:
    动机:4oo马力4式12缸风冷柴油动机
    主炮:5式75mm战车炮(4式75mm高shè炮)
    乘员:5名
    主要用途是战车对战,但仍特别注重伴随掩护步兵的xing能,这种中战车与97式中战车虽有瓜葛,但在理论上基本属于全新展,战争中只有样车,至于5式中战车的战斗能力,很多专著中称其是ri军二战时期最强的中战车,或者说至少与4式中战车也相当,不过如按战车对战角度看,似乎4式中战车综合能力还更强些
    5式中战车的设计思路实际是丁型试制战车的展,而不是97式中战车的深度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5式中战车至少在展初期与97式中战车系列无瓜葛,丁型试制战车是偌门坎作战以后,ri军参考了毛子的坦克研制的一种战车战型中战车,不过这型中战车与97改中战车竞争失败,没有实际量产,这种试制战车在战车战能力方面不亚于97改,并同样有巨大展潜力,但压制步兵的能力不如97改,此外成本也较高,所以在与97改的竞争中失败,随即展停止
    1944年ri军重新恢复了新战车的研制,开始紧急研制各种新式战车,ri军也在原来的丁型试制战车的基础上开新的中战车,这就是5式中战车,5式中战车原本计划使用全新的悬挂系统,shè控系统以及车体结构,但因时间紧迫,最后大部分设计还是使用了97式中战车系列的方案,这样就与97式系列又有了联系。5式中战车重量比4式中战车大,而且车体造型似乎也比4式中战车更威猛,按理来说那是应该比4式中战车更强大的,但是基于以下几点,却可以得到5式中战车恐怕还不如4式中战车强大的结论!!!
    1,在火力方面,5式中战车的主炮与4式中战车相同,都是5式75mm战车炮,主炮威力方面两者相同,而且两者主炮shè控系统完全一致。虽然5式中战车比4式中战车多了1门1式37mm战车炮,但这种37mm战车炮对4式中战车正面根本就无效,即使侧面也要抵进到1oo米内才有一定威胁,因此战车对战,火力方面,5式中战车对比4式中战车并无优势
    2,5式中战车的防御装甲与4式中战车为同一型合金装甲,而且厚度也相同,两者防护能力一致,5式中战车对比4式中战车也无优势,而且5式中战车的车体上多装的那1门37mm战车炮,使5式中战车车体正面多开了个口子,实际对车体正面的抗弹xing产生了一定破坏,因此,就战车战角度看,在车体正面的防护水平上,5式中战车还不如4式中战车
    3,机动能力方面,5式中战车的最大行驶度与4式中战车也相同,同样没有任何优势,在履带接地压力与悬挂系统弹xing方面,两者还是相同,但是,5式中战车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4式中战车是7个负重轮,两者负重轮尺寸相同,5式中战车明显履带更长,在转弯控制反应方面就要比4式中战车迟钝,因此机动xing方面,4式中战车比5式中战车更优越
    4,在动力装置方面4式中战车使用的是柴油动机,而5式中战车是用汽油动机,因此在动力舱被击穿的情况下,4式中战车比5式中战车更安全
    5,5式中战车的体型较4式中战车略大,如果两者进行对抗,5式中战车被先打中的可能xing更大
    6,5式中战车与4式中战车都没有来得及安装自动装弹机,而且乘员数一样,都是5个人,但5式中战车却多了1门37mm战车炮,所以5式中战车的乘员工作量更大,作战中会比4式中战车的乘员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