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巨匠》第二百四十一章优秀的《擎天柱》

重生之文化巨匠最新章节目录
   ; “秦老师。⊥,”
    “李教授。”
    秦虹与李三斯见面客气地打了一个招呼。
    “我还以为秦老师这时候在紧张地为下午的演出进行排演呢。”李三斯笑着说道。
    秦虹看了他一眼,道:“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李教授的大作要演出了,我无论如何都要来支持一下的。”
    李三斯还是笑:“看来秦老师胸有成竹呀。”
    秦虹淡笑不语。
    李三斯扭头看了一眼秦虹旁边的苏文,问道:“秦老师,这就是苏文同学?”
    “是,他是苏文。”
    “果然是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啊。”李三斯赞道。
    苏文当然只能客气地说过奖过奖什么的,他与李三斯不熟,还不用着太热诚。李三斯仔细看了苏文一眼,又说:“可惜小杜在馆内忙活演出的事情,否则倒是可以让你们年轻人亲近亲近。你们都是年轻的人才啊,戏剧界就需要你们这些新生力量。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戏剧间名正言顺的比赛了,你们年轻有志气,重现这样的壮举,让我这个老家伙都忍不住技痒,想要参与其中!”
    苏文与秦虹相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李三斯显得更健谈了:“说到戏剧,我是舞台演员出身,对于戏剧创作,并不像科班人才那么擅长,涉及到历史题材的话,很多细节都要咨询别人。小杜在这方面给我很多帮助,《擎天柱》里出现的一些历史啊诗歌什么的,都是他帮我操刀的。”
    苏问与秦虹这次笑了。
    李三斯这个解释显得有点多余。
    《擎天柱》具体是什么情节,他们也许不清楚,但是大致的情况,大家都在一个校园内。要说没有打探出来,那就显得比较假了。
    像李三斯所说,《擎天柱》是历史题材,选的还是华夏帝国演绎得最多的文武至圣文天祥。
    这个华夏帝国的开创者,话题性最多,永远都是演艺方面最好的题材。
    李三斯最擅长编导演绎历史题材。《擎天柱》说的是文天祥的故事,据说是他潜心了好几年的创作,这次趁着杜长风与苏文打擂台的机会,一举推出此剧。
    他解释说杜长风也参与了创作,无非是怕别人说他一个人欺负苏文的《雷雨》罢了。
    谁都清楚,秦虹名气大归大,然而《雷雨》却是苏文实打实的作品,而《擎天柱》从剧本到演员再到导演,都是李三斯一手操办的。
    如果不把杜长风扯到创作团队中来。李三斯就怕别人说他以大欺小了。
    苏文与秦虹自然是理解他的心态的,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他们也没有必要纠结这一点,算是接受了李三斯的说法。
    解释完之后,李三斯看两人没有深入交谈的迹象,寒暄几句之后,找了还要继续接待宾客的理由,让两人自行到艺术馆内找座位去了。
    苏文与秦虹才走几步。忽然又有人叫住了秦虹,来的是一个年纪与秦虹差不多的美女。好像很熟络的样子,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了,虹姐虹姐地叫着秦虹,既有亲热又有讨好的味道。
    苏文一见秦虹有人陪了,赶紧找了个理由,从她身边走开。打算自己一个人活动了。
    哪怕苏文在华夏院人气不小,可见过他的人毕竟很少,对他熟悉的就更少了,除了一两个学生在喊他“情诗王子”的称号外,更多人的目光都落在秦虹身上。
    因此。走在秦虹身边,与他作伴,苏文一点都不如意,就算他愿意抛头露脸,可作为别人的陪衬,就不是什么好的感受了。
    与秦虹一分开,苏文二话不说,直蹿艺术馆大门,想到里面找一个好座位,静静地等待《擎天柱》的演出。
    “苏文!”在艺术馆大门处,苏文被人叫住了,扭头一看,正是海指与海岛两位大诗人在向他招手。
    这两位大神算是熟人,苏文不能不应付,只好走过去。
    啪!
    刚走近,海指的大手就拍在了苏文的肩膀上,疼得他嘴角抽搐,还真看不出来,外表斯文羸弱的海指,力气竟然这么大。
    “好你一个苏文啊,才一阵子不见,你就给我们搞出这么大的阵势来了!”海指哈哈大笑说道,“先是什么情诗王子的称号,现在又来戏剧擂台赛,你还真能折腾!”
    苏文苦笑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好一个身不由己!”海岛眼睛一亮,赞着苏文的感慨,“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道理来。别看我们文坛只是一个小圈子,不过很多时候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找上门来。树欲静而风不止,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苏文可没有与他们拽文狂侃什么道理的兴趣,赶紧说道:“两位老师也是来支持《擎天柱》的?”
    海指摇头。
    海岛一边摇头,一边说道:“我们是来支持你的。”接着他把海指刚才与他说过的支持苏文与来《擎天柱》现场的理由说了出来。
    苏文闻言有些感动,海指对他的看重那是真的无话可说的。诗歌也就罢了,连他的戏剧作品都鼎力支持,实在让人感动于心呀。
    海指却是说道:“我是看你把《雷雨》吹嘘得那么厉害,忍不住想看看是不是那么一回事而已。我记得你说要用《雷雨》来给我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悲剧,这话我记着呢,你可别让我太失望才好,否则我发表评论喷你一身口水!到时候你就可以不用分心写什么戏剧作品了,专心给我创作诗歌才是真的!”
    苏文耸肩说道:“那你可能真要失望了,我诗歌要写,戏剧也要写。”
    海指回头对海岛说道:“看吧,我就说苏文众人有一种无人可以想象的自信嘛。这可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信心!”
    海岛翻了翻白眼,转而对苏文说道:“我对戏剧没有什么研究,不过我研究过你的作品。确实写得不错。而且你关于悲剧喜剧的论断我觉得很精彩,也很喜欢。你说悲剧是把人生有意义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我是颇为期待你的《雷雨》到底毁灭了什么给我们看。”
    “下午你们就可以在现场看到了。”苏文笑了笑。
    海指与海岛相视一眼,也都笑了,连说那就下午见分晓。
    “先看《擎天柱》怎么样再说吧,李三斯这人虽然是半路出家的教授。不过搞戏剧演出还是很有一套的。”海指显得有些忧心,“你苏文可别输人家太多,否则我是真的无法昧着良心支持你的。”
    苏文挺了挺胸膛,说:“其实当听到李教授的《擎天柱》写的是文武圣人的故事时,我就觉得自己赢了一半。”
    “你这话夸张了吧?”海岛微微皱眉。
    苏文耸肩说道:“文武圣人确实有很多可以写的地方,写好了也容易出彩,就算写得不好,以他的地位与人气,也能中规中矩。如果拿去评奖什么的,一般都能混个不错的奖项。但是,从古到今,写文武圣人的戏剧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想要出彩,谈何容易。真写得好,大家至多说有点惊喜罢了,根本无法谈得上惊艳。”
    “你的意思是说。你的《雷雨》很惊艳?”海指听出了苏文的潜台词。
    苏文笑道:“创新,永远都是激动人心之事。”
    “你的意思是说《雷雨》写得很新鲜。是从来没有过的故事?”海指又问。
    苏文点头。
    “问题是创新要足够出彩才能让人满意。”海岛强调这一观点。
    苏文指了指自己说道:“苏文出品,必属精品。”
    海指与海岛相视苦笑,看着苏文,无话可说。
    三人说话间,就进了艺术馆,里面已经有一半人入场。座位七七八八有人坐着。
    海指与海岛地位不低,加上苏文又是这次戏剧擂台比赛的主角之一,当然可以在艺术馆前面几排找一个不错的座位。
    时间很快就到九点了,该来的人都来了,李三斯一边让演出人员在后台做准备。一边在台上与众人说着感谢的话。
    等到后面一个年轻人走到他旁边,和他耳语一阵,他点了点头,就开始宣布《擎天柱》开始演出!
    之后,他与那年轻人一起从台上走下来,也不敢落座,就站在舞台的侧边,紧张地看着戏剧开幕。
    苏文眼尖,发现站李三斯旁边的人正是杜长风!
    他本来不认识杜长风,两人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不过他们两人才是戏剧擂台赛的主角,要说不关注对方是不可能的。
    马俊武就曾经给苏文找来杜长风的相片,说这人怎么样怎么样,当然,大多不是好话。在马俊武眼里,杜长风长得歪瓜裂枣,浑身都是邪气,没有半点尊容。现在看来,他睁眼说瞎话,人家杜长风明明一表人才嘛。
    杜长风站在李三斯旁边,就是一个助手,唯唯诺诺,根本没有剧作社副社长的风范。
    在苏文观察杜长风的时候,后者也忍不住瞄了几眼前排的苏文,对于苏文的大名,他早就如雷贯耳。
    所谓树的影,人的名,苏文名气太大,杜长风感觉无法直视对方,当两人目光相接的时候,他倏地转过头去,不敢两眼相对。
    等他看了看旁边一脸紧张的李三斯,既宽慰的同时,又有些无奈。
    知道苏文的《雷雨》搬出了秦虹这尊大神,杜长风自觉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了,在旁人的指点下,他找上李三斯,一把鼻涕一把泪,控诉苏文与秦虹这些非戏剧专业的人以大欺小,在众人面前踩他这个戏剧专业根正苗红的学生。
    他是想通过激起李三斯的愤慨之心,从而请他出山,帮自己导演戏剧。
    一向很看重他的李三斯同意了,杜长风还没有高兴多久,就听到李三斯说导演可以,不过要用他提供的剧本。当然,为了不让杜长风尴尬,李三斯说他的剧本在历史细节上还有不少内容要填充,需要杜长风完善这一剧本,他也是剧本创作人之一。
    杜长风目瞪口呆,心想戏剧擂台比赛是他与苏文的事,当初约定大家说好是各出剧本,找人来演,看谁的作品口碑好,也看哪个作品更受观众欢迎。
    《雷雨》是苏文提供的剧本,他这边既用李三斯导演,也用李三斯的剧本,这算什么事?
    虽然难堪,不过杜长风没有什么选择了,不采用李三斯的建议,他赢的希望一分都没有。还好李三斯也给他台阶下了,不单让他做剧本创作人之一,还说他李某人一向只编导自己的剧作,对于他人的思路不大善于把握。
    就这样,杜长风硬着头皮合作《擎天柱》,与苏文的《雷雨》打擂台。
    也许就是感觉尴尬,杜长风不大敢面对苏文,好在尴尬没有持续多久,大家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