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女》第一百七十九章圣旨[2]

高门女最新章节目录
   蔓乘着牛车。过去游逛了一圈,很早就回来了。
    一切都很平顺。
    之后。是二月初十,九娘十六岁生辰。再接着,便是二月十八,王家的花神节。
    郑家的三位女郎,外加四郎郑纭,都接到了帖子,然后,就是这场郑纭盼望已久的花神节,郑纭却宁愿没有接到帖子,更宁愿没有带郑绥三人去参加。
    话说,花神节那一日,因郑绥三人都是未出阁的小娘子,郑纭便想找一位长辈陪着她们三人去花神会,郑纭原是要十八从婶崔氏,只是崔氏自来京后,很少出门应筹,担心不熟悉建康的规矩,恰巧这个时候,缙郎媳妇诸葛氏却出来自告奋勇,说她在家做小娘子时,有幸去参加过一次王家的花神会,对花神会很是熟悉。
    听了他的话,郑纭犹豫了一下,不过,暂时也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选,想着她是番好意,亦不好驳了,便拜托了诸葛氏带着三位小娘子去参加花神会。
    女郎和小郎的聚会,是分开了,在不同的园子。
    次日过去,郑纭先遂诸葛氏和郑绥他们去了女郎那边的园子,又着实拜托了诸葛氏几句,尔后,再带着缙郎二十一从叔等会了小郎所在的园子。
    南地妇人,剽悍之风,虽不及北地,但出门戴参加宴会带帷帽的还是很少。
    郑绥进园后,也瞧了出来,故此,诸葛氏让九娘郑芊摘下帷帽时,郑绥并未反对,况且,她一向知道九娘的郑芊习性,早已习惯了低首含胸,要她抬起头来,直视人可不简单,家里几个熟悉的人也就罢了,若是碰上不熟悉的人,除了惊慌失措,郑芊可不敢抬起头来视人,更何况,额头前,长长的流海,已遮盖住了大前面容。
    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九娘郑芊的容貌。
    也正因为此,诸葛氏一见郑芊摘了帷帽的模样,更不由自主地大皱眉,要把郑芊前面的流海梳起来,后面的头发挽起来,露出长长的劲脖。
    花神会,虽是女子比才论诗的场地,但其实,更是一场变相的相亲会。
    听说,郎君园子那边也差不多。
    郑绥想着九娘郑芊婚事坎坷,而如今年已十六,快要超过了南地女子的婚嫁年龄,因此,她虽不喜欢诸葛氏,加上,又有四郎的嘱咐,这一回却是极赞同诸葛氏的话,于是在九娘含羞带怯的模样下,重新替九娘打扮了一翻。
    世人好颜色,当代尤为甚。
    毫无疑问,也毫无意外,九娘的出场,注定艳压全场,大抵谁也没到郑家九娘,还是这么一位颜色殊丽的丽人,甚至把原本的建康第一美人,亦给比了下去。
    一场华丽的宴会,最终以华丽而终。
    甚至回家时,郑纭还和温翁谈起他在宴会上新认识的几位小郎,有意向替九娘留心,却没有注意到缙郎有些异样的脸色。
    就在郑纭接到王家派人送过来,让郑纭参加三月三上巳节,会稽兰亭的修褉节聚会时,也在同一天,一道赐婚的诏书,也同样送达到郑府。
    “郑氏九娘,系出旧族,名门之秀,容貌绢丽。才德兼备,堪为儿妇,配第十六皇子湘东郡王萧章。择日完婚……”
    香案青烟前,直到宣旨的秘书郎已经离去。郑纭还处于怔愣之中,没有晃过神来。
    十六皇子,湘东郡王萧章,就是那个在湘州待了三年,最后激起湘州民变,逃窜回建康的草包。
    郑纭宁愿不相信,只是那封诏书,他已看了十遍。内容却不曾有丝毫变换。
    “小郎,先回吧。”温翁上前来扶郑纭。
    郑纭怔愣中还看了温翁一眼,“阿翁,这不是真的。”
    “小郎,”温翁唤了一声,语气又缓和些,“有什么话我们回屋再说。”
    郑纭点头,起了身,直到此刻,他还觉得一只脚似踩在半空中。无法落地,踩到实处。
    屋子里除了温翁傅主薄外,还有十八郎君、二十一郎君、缙郎都在。
    郑纭手中依旧握着那份诏书。挨着十八郎君坐下来。
    屋子里静寂无声,大约是因为郑纭的脸色,没有谁敢先说话,也没有谁想先打破沉寂。
    最后,大约十八郎君,终于觉察到自己是长辈,又是这一群人当中,辈份最高的,遂轻轻咳嗽一声。开了口,“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事前连一点消息都没有?”说着看了众人一眼。
    郑纭在这句话的引导下。思绪也渐渐回笼,回想着异常,若真说有什么意外,也仅仅是二月十八的那场花神节,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只是他还未开口,旁边的缙郎似按捺不住了,急急地开了口,“因王家那场花神会,九娘的盛名,这十多年,早已传遍了建康的高门豪户,甚至于大街小巷,几乎无人不知。”
    郑纭瞧着郑缙的嘴一张一合的,恨不得立即伸手把手边的圣旨给砸过去,封住郑缙的那张嘴,可郑纭没有,而是把目光望向身的温翁和傅主薄俩人,“你们俩人怎么看?”
    只是在温翁和傅主薄张嘴前,二十一郎君先起了身,“别的我也不说,只是提醒侄子一句,圣旨赐婚,若下了圣旨的,还从来没有拒姻的先例,在南地的百余间年,显赫如王谢,也不曾有过。”
    看着郑纭一眼的颓废,二十一郎君想起家中阿耶,若是这道圣旨是阿耶接到的,阿耶只怕会高兴得找不到东西南北,若阿耶在这儿,那还有郑纭一脸的丧气,早就会通知阖家,大放鞭炮了。
    这大概就是常说的,想要的,偏偏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是送到了眼前。
    二十一郎君向十八郎君行了一礼,便先退了出去,连着缙郎,他都一并带走。
    而旁边的十八郎君,却是搓着手,望着郑纭道:“纭郎,阿叔熟读百家之史,这样的事,也不曾遇见过这样先例,能拒绝皇家赐婚,除非是王谢显赫那样,处于权力中枢,或可勉力一试。”
    郑纭心思从震惊中恍过神来,听了二十一郎君的,又听十八郎君,中心意思,大抵只有一个,这桩赐婚,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听郑纭淡淡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不会让阿叔操心的。”
    “阿叔亦相信纭郎有分寸,具体细节,纭郎就和府里幕僚商议吧,皇子妃,九娘亦不是第一例,二叔在平城,就常和鲜卑皇族联姻,也算是有迹可查。”
    “阿盛知道,阿叔想必也有事,先回去。”郑纭淡淡道。
    听了这话,原本想走的郑十八郎君,却觉得走了反而不好,索性留了下来。
    不过,四郎郑纭,也没有再言,让他离开的意思。
    温翁从郑纭手中接那道圣旨,重新看了遍,最后阖上。
    而旁的傅主薄,却在此事,感叹了一句,“圣旨已下,的确还不曾有过拒婚的先例,但若是我们熟悉的人,提前知道的此事,或许在未下圣旨前,还有周旋的余地。”
    “不该,不该。”郑纭连呢喃了两句,尔后却是转过头,望向身边的傅主薄和温主薄,“傅叔,阿翁,这件事,若是谢尚书早日知晓,或是王十二郎知晓,纵不会明确知会我们,也会提前透露给我们知晓,不可能直到此刻,才有音讯。”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