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三国》第四卷:惊雷第八十六章:搞好后勤

苍龙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六月十六日傍晚,风陵渡口。
    夕阳残落在黄河水面上。映照出的却是宽阔的河面上忙碌的身影。
    “快点,快点,快把筏子推下水!”
    樊稠一次次的催促。
    樊稠记得甘罗那讲的那个“木罂渡河”的故事,现场烧制陶罂显然来不及了,于是他命人伐木,将木头截成半米长的一段段,半面掏空,造成一个个木罂。
    连罂成筏,每个巨大的筏子可以容纳五十人渡河。樊稠一次性的造了一百多个木筏。
    樊稠自从昨夜失败后,便命人回华阴调兵。可复仇的渴望让他实在难以忍受,自己手中还有四千兵力,对方甘宁手中兵力恐怕不足一千,四比一的比例,自己难道还不敢杀过去么?
    虽然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我是小人,一夜都嫌迟!而且兵贵神速,难保对方不会再有增援,所以当速战速决!
    看到筏子做好了,樊稠急忙命人一个个推下水中,招呼着众人上筏,渡河。
    黄河北岸,甘宁面色忧愁的看着对面大军渡河,却毫无办法。
    有时候,一力降十会,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计策作用有限。
    “准备死战吧!”甘宁命令道。
    “诺!”各队百长都纷纷领命。
    这些百长都是跟随风翼他们从巴陵一路跋山涉水迁徙而来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在他们的组织安排下,千人队枕戈待旦,准备与渡河的敌人一决生死。
    正在这时,只听见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自北而来。
    “嗯,哪来的骑兵?”甘宁耸然而惊,若是在此关键时刻被敌人的骑兵从背后偷袭,这次就真败了。
    “是我们的骑兵队,是龙飞他们!”陈恒看到了骑兵队打的“龙”字大旗,兴奋道。
    “怎么会是他们?我们报告战况的信使应该还没到大哥那里吧?”甘宁奇道。
    “管他怎样,多一个人多分力量啊”陈恒倒是看的开。
    待骑兵百人队近前,龙飞众人甩按下马,拱手道:“奉大人之命前来支援甘将军,携带硬弩六百具,弩箭三万枝,请将军查收!”
    “啊,硬弩!太好了,我正愁没有远程兵力,只能近身白刃。你们来的太及时!”甘宁大喜。
    弩不同于弓,练习弓箭需要很久,想要用弓射准目标需要大量的练习。
    而弩不同,弩操作简单,弹道平直,只要掌握要领,一个普通人很快就能上手。
    “快将硬弩分发下去,准备作战。如今太阳快要落山,只要能抵挡住敌人一波攻击,入夜之后对方就不敢再渡河!”
    “快快,各百人队快来领取硬弩,每弩配发弩箭五十根!”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硬弩已经分发完毕。三百臂张弩居前,两百腰张弩居中,一百蹶张弩最后,四百近战士兵分列左右。
    “蹶张弩准备!放!”
    “蹦!蹦!蹦!”弩声如雷,一百支重型弩箭直接飞入木筏上,上面的人没有想到对方会有这么多远程弓弩,猝不及防下伤亡惨重。在头领的呼喊下急忙举起盾牌,但是木筏划不快。只能继续向前划着。
    “蹶张弩准备!放!”
    在进入五十步前,蹶张弩进行了两次射击,给敌军造成了近百伤亡。
    樊稠的木筏位于后方,见到北岸突然出现的远程打击,心中震惊,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重弩,要真有这么多重弩,昨夜为何没有丝毫表现?
    难道这个阴险的甘宁昨夜又藏拙了!
    “快划啊,他们弓弩装填慢,大家靠岸之后就安全啦!”
    西凉众军互相鼓舞着。
    进入五十步后。
    “蹶张弩准备,放!”
    “腰张弩准备,放!”
    一下子飞出三百支弩箭,打击力度徒然增加了两倍。
    “啊!举盾,举盾,盾手呢?”
    进入三十步后。
    “蹶张弩准备,放!”
    “腰张弩准备,放!”
    “臂张弩准备,放!”
    这次一下飞出去六百支弩箭,打击力度又增加了一倍。
    许多木筏上的士兵被瞬间覆灭。
    “轻兵上前十步,守住堤岸。弩手自由射击!”
    进入三十步后,木筏前进的步伐几乎停顿,这么大的射击密度,根本无法冲上堤岸,就算冲上去,面对轻兵近战的阻拦,也难以立足脚跟。
    一次齐射就是六百支弩箭,四千人又能经受住几轮射击呢?木筏靠后的樊稠看着岸边木筏上的惨状,黯然失色,无力的吐出一句“撤退!”
    撤退的命令响起,西凉军马争先恐后的往回划,又被弩箭重创了几波,待逃回南岸,点检兵马,发现仅剩两千五百余人。
    四千人渡河,只有两千五百人逃回,也就是说有一千五百士兵葬身于对方的算计和滚滚黄河水中。
    太阳落山,天色渐黑。一如樊稠如今陷入黑暗的心情。
    黄河北岸则是一片胜利的欢呼声,甘宁、陈恒、龙飞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留下少量士兵监视南岸动静后,甘宁带领其他人马回到了军营。
    被火烧过的军营略显狼藉,但是稍微休整还能住人。一夜酒肉犒赏之后,只留下甘宁、陈恒与龙飞三人议事。
    “我报信的信使应该还没到,大哥是怎么知道我这里遇险的呢?”甘宁抿着自己碗中的清酒好奇道。
    “我也不知,只是在昨夜子时,大哥突然让我召集骑兵,准备启程带来这些硬弩,并有锦囊一道。”说着龙飞从怀中拿出锦囊递给甘宁。
    甘宁赶紧双手接住,从锦囊中取出风翼的手书,仔细看了两遍,这才递给旁边的副将陈恒。
    陈恒也认真看过,说道:“果然不愧是大哥,他的种种神迹让人惊叹,能跟随他,真是我一生的荣幸。”
    甘宁和龙飞也都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龙飞又道:“如今北方局势大好,大哥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河东郡。所以暂时无法派出援兵给我们,而新兵募集至少还需半月。如今大哥将整个南方防线交给兴霸,兴霸你怎么看?”
    甘宁沉思了片刻道:“樊稠此人我有听闻,乃是西凉四兽之一,有他的地方就有他的搭档张济,两人合计四万兵马。如今他在河边吃了大亏,怕是会进一步调兵前来,若是兵力上万,以我们不足一千的战兵,即便是有六百硬弩,怕也是难以抵挡!”
    “那又如何?大不了战死此地,也不能让他们轻易登岸。”陈恒表态道,好不容易独当一面,他可不想这次战役以失败告终。
    “我也不想辜负大哥重托。他如今将浦坂、芮城、平陆三县人财力交到我的手中,若还是不能守住此地,我也愧对大哥,无颜前去相见了。”甘宁道。
    龙飞想了想,还是把风翼的话转告道:“临走之前大哥曾言,若是此地不能守,当缓缓退向运城坚守。宁可失地,也不想我们有事。”
    甘宁和陈恒闻言,顿时心中一热,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在心中酝酿。
    龙飞接道:“但是你们可知,大哥为何宁可南方丢失也不回师?那是因为大哥早就曾预测,北方太原郡内的三方混战即将结束,而南匈奴将会作为胜利者南下。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巩固北方防线!”
    “这”甘宁与陈恒大惊,这消息他们从来没听风翼说过。
    “我也是因为曾经率领骑兵通传全郡各县,顺便侦查北方太原郡动静,这才知道这个消息。”龙飞解释道:“如今大哥正集合全部力量巩固北方防线,应对匈奴入侵。如果我们南方兵败,被西凉人攻入。大哥被南北夹攻,我们岂非百死莫赎!”
    甘宁与陈恒霍然起身,道:“不错,大哥在北方备战,我们怎能拖他的后腿!如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渡口,坚持到大哥打败匈奴入侵!”
    “对,要想攻破渡口,需先从我身上踩过去!”
    “好!让我们一起留在此地,为大哥守护后方!”
    甘宁、陈恒、龙飞三人将手互相叠加在一起,共同起誓道。
    六月十七日,清晨,河津县府衙。
    风翼昨日接待了几个当地豪强之后,便一直在想扩大河津铁器产量的事。正好今日就去吕梁山中看看铁矿的开采情况。
    风翼让周泰带着几个亲兵一起骑马,两个时辰后赶到了北边的中条山中,找到了负责这里铁矿开采的河津县工官牛力。
    工官牛力慌忙的跑过来给风翼引路,指点着叙说周围的情况,这里的矿坑非常大,也非常深,道路盘旋而下,矿坑中心是个大水坑,雨水都在那里汇集。工人们凿矿一般就是先在第一层凿矿,第一层凿出一大片空间后,再顺着路到第二层,将自己在第一层站立的地方全部凿完,再去第三层,一层层的凿下去,等最底层凿完之后,再跑到第一层重复刚才的过程。所以这矿坑年代越久远,坑就越宽阔。
    原来,这是一座露天铁矿厂。风翼还以为铁矿是在矿洞里挖的呢。
    风翼在牛力的带领下四处看了看这里的情况,看到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点头夸牛力干的不错。又问道:“你可知张、赵、刘、李、郭、黄六家族的矿坑在哪里?”
    牛力指着眼前的矿坑道:“就在这里啊!”
    “这里?”风翼有些奇怪道:“长久以来公家和私人就是合用一个矿坑吗?”
    牛力道:“正是。这是几百年前的矿坑了,百年前朝廷允许私人采铁之后,耿、张、赵、刘、李、郭、黄七家族出钱购买了朝廷这个矿坑,一直延续百年到了现在。朝廷工官作坊用铁都是他们这几个家族提供的。我们这些铁匠用铁也需要向他们购买。五年前董卓乱京师,河东太守王睿大人进京勤王被杀,河东陷入乱局,耿氏一族趁机霸占矿坑,将其余六家驱逐。”
    “原来如此!难怪这六家想要重新开采矿石,还来找我询问。”风翼了然道。
    牛力回答道:“矿坑本就是朝廷的,现在让他们六家采铁,是给他们脸面!昨日他们的家丁带人想来采矿,被我们这里驻守的士兵抽刀吓唬了一阵,就落荒而逃了。”
    原来如此啊,这世道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理,单单有钱根本保护不了自己。难怪他们要去求官府允许他们重新采矿。估计是被牛力和驻守这里的士兵吓怕了。
    这样也不错,至少让他们感到了害怕,那我就占据了主动权。
    想明白之后,风翼又四处转了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