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三国》第四卷:惊雷第八十三章:河边激战

苍龙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六月十五夜,月圆中天。
    樊稠站在黄河边上,踌躇满志。
    自从少年时期以良家子身份从军,樊稠在西凉军中跟随主公董卓南征北南,东征西讨,大小战斗不下百次。
    西凉,名副其实,西域的荒凉之地,这里胡汉杂居,汉人并不是多数民族,因为一件羊皮都能与异族们进行一场血腥厮杀,因此,出身西凉的汉家子都异常凶悍。
    而樊稠在西凉凶悍之徒中,更是佼佼者,人送外号豺狼樊稠!他的凶猛与锲而不舍,整个西凉军中都异常闻名。还与狡狐李傕、恶虎郭汜、忠犬张济号称西凉四兽。
    原本,西凉四兽关系莫逆,又都在董卓女婿牛辅麾下为将,互相扶持,并力征讨叛乱,攻击羌狄,好不快活。
    但是,一切从董卓进京控制朝局开始,就慢慢变味了。
    西凉地方没有了董卓镇压,各种牛鬼蛇神纷纷涌现而出。
    西凉军没有了董卓的压制,军头们越发军阀化。
    牛辅?他算个什么东西!若是没有董太师的关系,谁会鸟他?
    果然,董太师一死,牛辅就被杀了。
    狡狐李傕、恶虎郭汜、豺狼樊稠、忠犬张济,西凉四兽趁机崛起,新丰一战,击败了天下闻名的温侯吕布,控制了长安,控制了天子。
    也就在这个时候,西凉四兽的关系破裂了。
    李傕郭汜霸占长安,却将樊稠、张济赶到前线。曾经的战友情根本抵不过利益的诱.惑.
    从初平三年到现在的兴平元年,已经三年过去了。樊稠在前线征战,士兵伤亡越来越大,物资补给越来越困难,李傕郭汜用各种理由拒绝给自己补给。
    “你们险恶的心思真的以为我不知道么!”
    樊稠愤怒不已。但是又无可奈何,他和张济没有自己的地盘,物资供给又都在李傕郭汜手中掌握。想要死中得活,只有给自己找一块稳定的地盘才行。
    向西肯定不行,西边是骁勇善战的马腾、马超父子。还有狡猾的韩遂老匹夫!自己打不过他们。
    向北也不行,北边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高原北侧是忘恩负义的南匈奴,自己也惹不起。
    向南也不行,南边是益州地盘,被老匹夫刘焉利用地利,打造的铁桶一般,汉中郡如今盘踞着枭雄张鲁,难以攻克。
    只有东边河南郡是块无人问津之地,那里的渑池、弘农都是物产丰富的地方。但是东出,就必须要经过潼关。而镇守潼关的却是曾经的对手野马段煨。
    打是不行的,当年西凉四兽合力也没能征服段煨,如今只有自己和张济的四万人马,更是打不过据守建城的段煨。
    樊稠和张济可谓是四面皆敌,内部还有对自己虎视眈眈的李傕郭汜。长此以往,必败无疑。
    正在他们处于绝境时,段煨却找到他们,提出了一个颇有诱.惑.力的计划。那边是,段煨想与樊稠、张济结盟,共同对抗李傕郭汜。
    三方协议,段煨放开潼关,由张济攻占河南郡,屯兵弘农。由樊稠攻占河东郡,屯兵浦坂。三方订立攻守同盟,共同应对西边的李傕郭汜,东边的关东诸候入侵。
    樊稠与张济大喜过望,独占一郡,至少可以养兵三万。这么大的便宜,为何不占?
    段煨表现出了极大的结盟诚意,他承诺,樊稠与张济的四万兵马,可以全部驻扎在自己的地盘内,还供应部分粮草,这难道还不是诚意?
    段煨又提出,为防止引起关东诸候关注,攻取地盘应低调进行,不宜出兵过多。建议张济攻占弘农只派五千兵马,建议樊稠攻占河东只派五千兵马。
    这个提议也很合理。
    河南郡的弘农早已没有兵力驻扎,五千兵马攻占轻而易举。
    河东郡也只有一个新流窜而入的军阀风翼,麾下也不过几千人马。据说现在郡内还发生了叛乱,樊稠的五千西凉精锐一到,定然是唾手可得。
    于是,在六月初八,段煨、樊稠、张济三人签订攻守同盟之后第二天,张济便派了自己的侄儿张绣领兵五千东出潼关,攻占弘农。樊稠则决定自己亲自出马,率领五千精锐从风陵渡口北上,攻占河东郡。
    樊稠与张济相交多年,他相信,由张济统领剩下的三万兵马在华阴保护自己的退路,就算是段煨也耍不出花样。
    但是,樊稠领兵出了潼关,行不过二十里,就到了风陵渡口,却在那里发现黄河对面已经有人驻扎了大营严阵以待。营寨内的军兵进进出出,营寨上空斗大的“甘”字迎风飘扬。
    晦气,晦气,渡口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驻守!斥候在昨日不是还说这里空无一人么?
    风陵渡口宽度只有三百米,但想要渡河,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如此僵持了三日时间,樊稠派了大量死士游水渡河查探,这才发现,对面大营竟然只有区区一千士兵,和五百干活的民夫!
    甘宁每日让士兵们虚张声势,晚上再偷偷出城,白日再打着另外的旗号回营,装作是增援部队,然后连夜扎草人充数,又偷偷出营,白天再装作增援赶来。
    如此循环往复,樊稠一直以为甘宁营寨内至少有五千兵马!
    混蛋,竟然被他们骗了!想当年,董太师进洛阳城时,便用的此计,想不到我竟然被这个计策骗到了!
    樊稠感觉自己智商收到了侮辱,便于六月十一日开始,沿江四处劫掠,搜集船只。
    经过两天的劫掠,终于在六月十三日搜集到了三百条民用小船,每条小船可以载五到十人不等,一次性便可运送两千余人过河。
    但是,西凉人向来不习水性,船有三百条,会划船的不过两百人,能在黄河中行船横渡的不过一百人。
    黄河为何一直是难以渡过的天险,知名的黄河渡口就那么几个?原因就在黄河的特性上。
    有诗曰: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道出了黄河在中上游,水流迅猛湍急的样子。
    河流湍急,便更容易冲刷河道两岸,形成侵蚀的断崖。
    黄河从黄土高原顺流而下,携带大量泥沙。
    大量的泥沙又冲到两岸边缘,形成泥泞的滩涂。
    所以,渡黄河,从来不只是渡过一条河那么简单,首先,你会遇到几米深的河沿。无论是下河沿,还是上河沿,都如同攀爬城墙一般困难。
    然后,在河沿与真正的流水之间会有几十米近百米宽的滩涂。这些滩涂堆积满了细密的稀烂黄土,表面看上去像是黄土地,上面还长着茅草,人一旦走上去,立刻就会陷入其中。
    最后,则是数百米宽的湍急河流。没有好的操船技巧,没有老练的艄公,黄河岂是那么容易渡过的?
    正因为黄河的这三大特性,所以顺利渡过黄河的渡口才显得那么难得,那么珍贵。
    而风陵渡口便是著名的黄河三大渡口之一。
    黄河从黄土高原自北而下,在风陵渡口附近,拐了一个六十五度的大弯,“几”字形状的大河,从这里流向东方。
    有了船,却缺少操船的艄公。而且这些都是小船,不能载马过河。西凉士兵很多都是骑兵,没有战马,战斗力便减弱了一半。
    樊稠为此很是烦恼。
    “将军,我西凉军马不习水战,若是驾船渡河,又在半夜行船,反而会半数折损在水中。渡河之法,必须从长计议才是啊!”
    樊稠手下有两员大将,一是黑塔蒙前,一是碧眼甘罗那。黑塔蒙前在华阴坐镇,跟随自己来的便是碧眼甘罗那。
    甘罗那碧眼黄须,脸色苍白,身上有一半的胡人血统。但是为人忠厚勇猛,特别得樊稠信赖。
    “哦,你有何计策?”
    甘罗那献计道:“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韩信木罂渡河的故事。韩信也是要渡过黄河攻击魏王豹,于是,他命人把上百的罂瓶封住口,排成长方形,口朝下,底朝上,用绳子绑在一起,再用木头夹住,叫作‘木罂’。用木罂做成的筏子一次就可以载渡几百士兵,士兵们再用手里的兵器作为划桨用。终于渡过黄河击败了魏王豹。”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效仿古人,也制作木罂?”
    “不,属下的意思是。罂瓶这种小器都可以并排而成筏子载人。若是我军将几百条船首尾相连,铺上木板,岂非可以连成浮桥。直接让骑兵渡河而过!”
    “妙计!”
    于是,樊稠开始让人去四处搜集木板,没有木板就抢夺百姓家的门板。
    经过两天的精心准备,樊稠终于在六月十五日的夜晚,发动了突击。
    月圆之夜,月光明亮。
    半夜时分,黄河水面只有哗啦啦的流水声,掩盖了偷袭的动静。
    甘罗那命人用两百艘小船在河中横贯两岸,小船用石锚固定,然后在小船上横着搭设木板,铺成一道简易的浮桥。这种浮桥搭设的迅速,缺点就是不能持久,更不无法经受大浪的拍打。
    所幸,风陵渡口的水流相对平缓,而且这道临时浮桥只要能坚持一夜,任务便完成了。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横跨渡口,长达三百米的浮桥,如同蜿蜒长蛇一般出现在了河面上。
    樊稠站在河边,踌躇满志,每一次胜利都让他沉醉,今夜必然又是一次胜利!
    “发兵,渡河!”
    随着樊稠的一声令下,樊稠和碧眼甘罗那率先领兵踏上浮桥,其余众将相继领兵而行。西凉五千兵马中有三成左右的骑兵,其余为步兵,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先头部队便登上了对面河岸。举起火把晃了三晃,表示平安无事。
    “好!加快行军!”
    樊稠正想要让士兵加紧前行,甘罗那急忙凑过来道:“将军且慢!对面河东兵马向来警觉,可我军今夜铺设浮桥,至少用了一个时辰,月明星稀之下,对方为何没有发觉?若是敌兵在附近有埋伏,只等我军半渡而击,则我军如何应对?”
    樊稠看了甘罗那一眼,道:“你就是太过谨慎了,我西凉军勇猛精进,有进无退!”
    不久,先锋便有五百人渡过了黄河,樊稠得意道:“你看,哪来的敌兵?我军今夜偷袭,神速过河,河东这些人马恐怕还都在梦中!”
    甘罗那无奈的一笑道:“但愿如此吧!”樊稠这个主公其他都好,就是太过鲁莽了。
    樊稠见河岸上已经有五百人聚集,胆子便大了起来,言道:“我军已有五百人渡河,以我军的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