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正文卷第598章番外九数枝梅[2]

天下第二美最新章节目录
   安好的消息,便心愿足矣。
    真没想到哪怕一岁多就母子分离,但上官棣一直记得她。
    虽说是个模糊的印象,但当年他主动奉旨来芜城迎美娘上京时,却是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看到儿子不仅长大成人,还高中探花,梅姨已经满足了。
    尤其听说上官棣的父亲,到底终生未娶,临终前还不忘叫儿子来寻她。梅姨心里的那点子不甘,就更加烟消云散了。
    那个男人,是真心喜欢过她的。
    只是在太年轻时,欠缺了一点勇气。
    可越是知道这些,梅姨就越不想做儿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在上官棣想要出使北方时,她全力支持,还亲手给他做了数套漂亮衣裳。
    要出使,
    要代表大燕体面,能不好看些?
    再说上官棣这个小毛病,始终未曾改变。
    爱漂亮着呢!
    而出门前,上官棣听从家中长辈意思,成了亲。
    新娶的媳妇,那也是个名门闺秀,知书达理,懂事极了,一样支持上官棣的抱负。自丈夫走后,数次来信,要接梅姨去,梅姨皆婉拒了。
    不是不愿意一家团圆,只是相见欢,同住难。
    她想着自己到底出身太低,只怕跟儿子,跟高门儿媳相处不来。时间长了,会让儿子难做。
    且她跟上官棣的亲生父亲,说到底名不正,言不顺,也实在怕影响到上官棣的官声。
    玉兰很不赞同,“照你这么说,皇上要娶美娘为后时,都得让她先跟林家断了来往才是。否则那样一大家子乡巴佬,尤其还有个林俊仁那样的亲爹。岂不麻烦更大?可这些年,不也太太平平过来了?”
    说起这事,几人都忍俊不禁。
    当年林俊仁想得可美呐。
    女儿当了皇后,他就是国丈老爷,官居一品!
    谁知真等美娘入了宫,立了皇后,圣旨传来。
    皇后娘家,是林家老族长领了承恩侯的爵位。至于林俊仁,只给封了一个最低级的从六品伯爵。
    才与县令平级!
    林俊仁自然不服。
    可随圣旨来的,还有美娘的一道懿旨。
    上面写得很清楚,要是林俊仁唧歪,这爵位就干脆省下,不封了。
    林俊仁,林俊仁只得领了。
    他还想撺掇着林方氏闹事,可林方氏却高高兴兴接受了与丈夫同级,从六品的安人诰封,回头还骂了林俊仁一顿。
    “有个从六品就不错了!美娘把侯爵给了老家,也是理所应当。那边俸禄是要充作族中公产,置田修路,供族中子弟上学的。咱们这里的俸禄,却是实打实给了自家,你我一年加起来,亦有四五百两,做什么不好?”
    林俊仁想想也是,只得作罢。
    自美娘把他们两口子接到芜城林宅,其实就打算好了。
    就林俊仁那德性,不可能给太高的爵位。不如恩荫林家,多扶植些族中子侄。也不指望他们一步登天,能有个读书的机会,蕴养个四五十年,将来能考出几个秀才,做一个门风清正的农家大户,就很好了。
    至于林俊仁,他不是一直羡慕美娘的大房子么?
    如今她们阖家入了京城,干脆就让他住进来养老,顺便打理房子了。
    皇上皇后的故居,林俊仁敢怠慢吗?
    住进来他才发现,美娘家里,亭台楼阁不多,菜地不少。
    虽有些下仆,但也不算多,是以如今的林伯爷,可是比住在双河镇桂花巷子时还要辛苦。
    成天收拾菜地,打理花卉,竟是干不完的活。
    朝廷给的俸禄,大半都得拿来养宅子,给下人发工钱不说。便落下几两银子,还被林方氏管着死紧,要留给孙儿孙女将来读书嫁娶。
    弄得林俊仁又开始嘟哝,想搬回家去。
    但那已经是不可能的。
    林宅再如何,条件还是比家里强。
    且桂花巷子里,林家的房子虽然还在,但已被霍红儿“霸占”,去做顺心小站了。
    连一双儿女都送到芜城,跟公婆同住,入了白龙学宫。
    如今的白龙学宫已经开了女学堂,收了一个班的女学生。
    这可不是美娘的意思,而是芜城本地闺秀们,自己争取来的。
    当白龙学宫开始着手,画当年林皇后关于刑律的那壁画了,就有城中小姐提出。
    既然说是林皇后开了白龙学宫律法研究的先河,那为何不能再开一个先河,教授一些女学生?
    皇后娘娘能为国计民生,辅助帝王,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就算她们没这么大的本事,但能多学些东西,日后治家教子,又有什么不好?
    风气的改变,总是这么慢慢来的。
    从前皆以从商为耻,觉得那是下九流。
    可自从皇后娘娘开了一个好头,大家的想法,也有所改变。
    种田读书,固然都是好的。
    但商人能通天下之利,只要赚的是正经钱,不黑心不蒙人,又何错之有?
    尤其妇人,若有余力,适当从商,贴补家用,又有什么低人一等的?
    所以如今梅姨走出去,能得到的眼光和评价,都比从前高了许多。
    她也才动了跟儿孙团聚的心思,只是还有些胆怯,想得人鼓励而已。
    章希听出她的心事,忍不住又拿项大羽举例。
    在美娘入京为后那场盛事里,项大羽意外被家人认出,得知他如今富贵,特特找上门来。
    痛哭流涕,演得跟真的似的,要他认祖归宗,还要给他娶妻生子。
    啊,
    生不出来也不要紧,反正兄弟家里,有不少侄子,尽管过继。
    呵呵。
    项大羽操起一根大棒,统统打了出去。
    当年家里并不是没有别的出路,只为了贪钱,就把他卖去了南风馆。
    真若还念半分亲情,为何这么多年都不来寻他?
    只听说他现在手上有了几个钱,就跑来找,当他冤大头么?
    有些骨肉亲情,尚可挽救。但有些骨肉亲情,真是天生带着毒的。
    所以项大羽当着家人的面,就明明白白的说了。
    他当年被卖,已经跟家里一刀两断。以后自己是死是活,都跟家里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为防他们啰嗦,他还特意请了中人,立下文契。
    凡他身上的钱,将来全是义妹章希光的。
    若有不测,将来一应后事,也是章希光的孩子们,替他披麻戴孝,与家人无关。
    他家人见实在捞不到油水,这才灰溜溜的走了。
    章希光就说了,“……如今听孩子们念书,有个词儿叫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若上官家跟我义兄家那般糟心,我们定是宁肯你留在芜城,必也不会劝你了。可上官家分明是懂礼数的好人家,为何不去?”
    玉兰甚是赞同,“咱们不说别的,就说你那儿媳。相公成亲便离了家,一走都快七八年了,可她每年三节四礼,几时把你拉下?还嘘寒问暖,亲手给你做针线。要是假的,也装不了这么多年。再说你自己身上又不是没钱,到了谁家屋檐底下过不得?”
    梅姨给她们劝得终于下了决心,“那我这就去回信。嗳,你们不知道,我那儿媳妇上回写信,说我再不去,她就要亲自带着孩子来接我了。”
    “原来咱们白费半天口水,她竟是来显摆的!”
    正说笑间,忽地多年老仆,丫鬟阿桃激动的跑了进来,“梅姨,主子!”
    梅姨笑嗔,“你瞧瞧这一把年纪,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怎还这般不稳重?”
    可阿桃的眼里,都闪着泪花了,“是,是少夫人,少夫人带着小少爷来了!就在门外呢,都已经下车了!”
    啊啊啊!
    梅姨慌得立即起身,摸头发拉衣裳,各种六神无主。
    玉兰章希光笑着起身,“您很好了。别担心,美着呢!”
    再转头,就见一个活泼泼的小小子,已经蹦蹦跳跳,跑了进来。看着梅姨,就冲她笑出一口小白牙。
    果然旁人没说错,他的样貌,与祖母甚有几分相似呢!
    小小子收敛形容,小大人般整整衣衫,老气横秋,跪下行了个大礼,“孙儿拜见祖母!”
    梅姨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眼泪扑簌簌的直往下掉,“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这祖母也没准备礼物……”
    “没事儿!”小小子拉着她的手爬起来,笑得喜眉喜眼,“咱们一起上京,迎爹爹去!”
    什,
    什么?
    “你爹爹,你爹爹要回来了?”
    正是。
    上官棣的媳妇,上官少夫人也进来了。很是面善,看着就是个端庄贤良人。
    “家里刚刚接到消息,相公出使数年,立下大功,正与纪大人一道回返京城呢。相公还特意为母亲求了道诰命,所以家中长辈命儿媳和孙儿特来接您,一起上京去!”
    什么?
    上官家的长辈都同意了?
    还给她求了诰命?
    梅姨不可置信掩着嘴,手都在抖。这种好事,不是应该留给妻儿吗?再不济,也是族中长辈啊,几时轮到她了?
    可旁边章希光她们,早已笑着,流下眼泪,“这是您应该得的呀!受了这么多年的苦,总算是熬出头了。阿桃啊,快给你家主子收拾东西,一家子高高兴兴,上京去!”
    “对对对!也替我们去给皇后娘娘请个安,告诉她,我们都好着呢。”
    “嗳,那咱们也得赶紧准备礼物啊!”
    “对对对,赶紧通知大家,林家也别忘了。让林伯爷啊,也给皇后娘娘送个礼!”
    哈哈哈哈!
    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故园。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有在逆境中,依旧能坚守正直、善良,依旧愿意付出努力、上进的人们,值得这样欢快和笑声,更值得拥有这样的芳香与甜蜜!
    数月后。
    爆竹声声,又是一年新春到。
    京城,皇宫里。
    萧明珠没去外头凑热闹,反正那些热闹也都不是她的。只百无聊赖的歪在熏笼上,吃蚕豆。
    不是喜欢,而是实在太无聊了。
    比起徐太妃爱上除草,她爱上了吃。
    一天只要醒着,嘴巴就不空。
    话是懒得说的,从前为了讲故事哄徐贤妃,不不,人家如今是徐太后了,讲得已经够多了。如今的她,倒是习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