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正文卷第597章番外八三春晖[2]

天下第二美最新章节目录
   得我吗?先借你的钱,去造水车。”
    当年见面就忽悠她的零花钱,英娘可一直记着呢。
    哎呀呀!
    薛慎恍然,“你你你,韩大人的千金!”
    “对呀,我是英娘呀!”
    “从前见你,还是个小奶娃娃呢。啧啧,一下长成大姑娘了!”
    英娘笑嗔道,“大人也别说得跟我家长辈似的,您是少年得志,真论起年纪,您也生不出我这么大的女儿。”
    “英娘,说什么话呢?”韩王氏听不下去,出来认识,“这是——”
    薛母也好奇着呢。
    反正两家丑事都给撞破,干脆一起说开得了。
    原来今日不仅是韩英娘带她娘来相看女婿,薛家也是如此。
    薛母都快愁死了。
    当年为了拒绝宁王府的亲事,才给薛慎编了个只能晚娶的理由。
    后来宁王府倒台,落魄得还不如从前薛家。害死薛大姐的宁王之子,也给折腾升天了,薛家自然就操心起薛慎的婚事。
    可他在福禄岛,鞭长莫及的,竟是呆得乐不思蜀,也没那心思。
    薛家好不容易把薛良逼着考到举人,进士考过两回没中,那小子就脚底抹油,在军中谋了个差使,又投奔薛慎去了,在他账下担当谋士。
    如今这对哥俩,可是一个没成婚。
    不过之前不是青州闹灾,就是汉王登基。事情确实也多,二人亲事便耽误下来。可如今看到天下大定,今年不是连庆国也并入大燕版图了么?
    哦,薛慎还升官了。
    从一州守备,直接升任庆州大将军。
    大燕给了洪明修世袭,却也收编了庆国军队,如今交由薛慎统领。
    短时间内,是回不来的。
    薛母一看,这可不行。
    特意去求了皇后娘娘,总算是把这两个大龄光棍给抓回来了。
    回来就一件事,相亲!
    薛良昨儿相了一家,感觉不错,总算把事情定了。
    可薛慎这儿,相来相去都不满意。
    好容易今天这个觉得挺合适,谁知他闹了这么一出,径直把人吓跑了。
    这回头可怎么办哟!
    薛母指着头上白发,“儿女都是债!瞧瞧我这头发,全是替他愁的。他倒好,跟个没事人儿似的!”
    韩王氏十分理解,一样大倒苦水。
    二人说得惺惺相惜,特别投契。
    回头还想抓着对方儿女,帮忙说道几句。谁知他俩早坐到一旁,吃着茶点,聊得热火朝天。
    薛慎在传授英娘各种阴谋诡计。
    “……象你今日,约了你娘过来,固然是对的。但要这么退亲,那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太不划算。你应该让你兄长,去收集证据,抓人小辫子。必要时候,如方才那歌姬,完全可以买通设局,把这小子坑进去,再弄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到时你家退亲,那就是理直气壮,也没人会说你半个不字。”
    英娘只听得两眼放光,满脸崇拜,“怪不得你能坑出一个庆州呢!中秋芜城公主芳辰,我去宫中朝贺,听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在赞你。”
    薛慎假假谦虚,“雕虫小技,小技而已。”
    薛母忽地心中一动。
    再仔细看看英娘,竟是丝毫不畏她那坑神儿子,满脸欣赏。再回想韩王氏方才吐槽女儿种种,越想越觉得,跟自家很是合适。
    性格独立,这点好啊。
    若不愿随军,留在京城陪伴公婆,教养孩子也挺好的。
    愿意自立,这点更好。
    薛家是经过大磨难才渐渐复起的,越发知道珍惜。
    如今族人们,有资质的都去读书了,没资质的便和女眷们一起打理家计。
    多一个英娘,还能多一份助力呢。
    薛母想想,干脆就老着脸开口了,“韩夫人,您若不嫌弃我儿子年纪太大,愿不愿意考虑一下——”
    韩王氏一口茶水,差点喷地。
    她正愁女儿没下家呢,这就主动送上门了?
    薛母很认真的,扳着指头列举了自家好处一二三。
    门当户对,绝不纳妾。
    支持媳妇搞小事业,还不必她立高门大户那些规矩。
    要是韩家同意,薛母就去求皇后娘娘赐婚,这点面子她自信还是有的。保证风风光光,把人娶进门来。
    韩王氏细细一琢磨,还真有几分心动。
    英娘在自家养娇了,也不是个能受委屈的性子。
    太高的门第,她怕女儿受气,太低的门第,也配不上女儿。
    而薛慎说来,除了年纪大些,全是优点。
    正经的科举会元出身,名满京城。
    又是皇上皇后的同门师兄,如今位高权重,长得还一表人才。
    这点特别符合英娘。
    她打小就立志要嫁个英俊丈夫,否则韩王氏也不能看上夏家小子。
    那小子虽人品差些,还算小白脸一枚。
    但跟薛慎这样美男子一比,就给比到沟里去了。
    虽说薛慎方才发起脾气看着挺吓人的,但那是主持正义,还是为自家出头啊。
    而且韩王氏,私心里,还挺欣赏他那份狠劲的。
    她这些年伴着韩彻,跟婆婆,及各路女眷斗智斗勇,早不是闺中天真的小白花了。
    自然知道,一个有手段有智谋,又能顶得起事的丈夫,才能让女人过得舒心。
    不过这事有点大,她还得回去跟丈夫商议商议。
    薛母自然同意。
    还表示她家考虑的这些天,她就不再带儿子相亲了。
    英娘到底年轻,毫无察觉,已经快被她娘给卖了。
    倒是薛慎,绿眸一斜,瞧着亲娘和韩王氏嘀嘀咕咕,就觉出几分不对来。
    摸摸下巴,再瞅一眼小英娘,薛大人难得有几分心虚。
    这样小,合适么?
    会不会有老牛吃嫩草之嫌?
    回头进宫的时候,薛师兄就吞吞吐吐,不大好意思的去咨询师妹了。
    美娘,如今的林皇后,一别经年,再见可当真是今非昔比。
    就算美娘素来不喜奢华,但长期在最顶尖的物质条件,和最顶尖的精神熏陶下,蕴养出来的风华气度,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小龙女了。
    端庄优雅,仪态万方。
    就算薛慎这样人物,恍惚间竟都有些不敢逼视。
    只是听着师兄烦恼,美娘顿时笑了。
    “你要不乐意,当时就有千百种方法回绝。这会子找我,无非是想寻个支持而已。师兄,这可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哦。”
    老牛顿时拉下脸,“你说你这么聪明干嘛?女人有时要笨一点,才讨人喜欢。”
    “那是你。”燕成帝从殿后走来,义正辞严,“皇后聪明,是朕的福气。”
    得,虐狗的又来了。
    薛慎不想吃狗粮,转身要走。
    燕成帝却难得把他叫住了,“既动了心思,就把喜事办了吧。让先生高兴高兴,兴许也能开怀一阵子。”
    师兄妹对视一眼,齐齐沉默了。
    上官令病了。
    在闵柏平稳掌控朝政,美娘终于平安产子之后,至于薛慎,那是个不用操心的,只要不走上歪路,只有他坑别人的份。
    放下心事的上官令,就病倒了。
    心病。
    他只觉人生想做的,遗憾的,皆已完成,可他的小孙女,怎么还找不到呢?
    美娘也很无奈。
    当初在派雷长庚出海时,她就惦记着这事,专程让他们去上官家族被流放的儋州送信。
    且闵柏一登基,也赦了上官家的罪,准其返回故里。
    而上官家族,也尽快回信了。
    说这些年已经适应了儋州气候,有些族人已在本地婚嫁生子,教书育人,打算留下来,另一支打算回返故土。
    至于家族丢掉的小孙女,他们想了许久,一共找到三个上官令卦象中,显示叫南山的人。
    一个南山,是家仆之子,跟着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儋州,先可以排除。
    另一个南山,是亲戚儿子的小名。前不久,回到故土的那一支族人找到他了,但也打听不到小孙女的下落。
    还有一个南山,是个姑娘。小孙女幼时的玩伴,但也不知道她的去向,身边也不认识任何一个跟她有关的人。
    于是线索,就这么断了。
    饶是上官令智计百出,号称半仙,但想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人,也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尤其在一些偏僻地方,说不定皇上换了几个,百姓都不知道。
    闵柏倒想着利用皇上特权,来一次大海捞针。
    可美娘顿时把他拍了回去。
    当年上官令和整个家族整体蒙难,就算小孙女侥幸逃脱,必也会改头换面,隐姓埋名。此时再查,又能查得出什么?
    不过大海捞针虽然难度太大,但人口普查还是可以做一做的。
    正好庆国不是改为庆州了吗?
    就以此为由,让天下各州都做个人口统计,摸摸家底,也算师出有名了。
    此时,美娘就拉着上官令的手说,“先生您可要支撑着些,清查人口的诏令已经发下去了,上头皇上特意挂了您的大名。若是上官姐姐看到,定然知道您已平安无事,说不定就寻来了。”
    上官令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可他真的还能等到这一天么?
    燕武帝劝道,“您就不看别人,也得看着鸿姐儿几个孩子的份上吧。孩子们都还小呢,我和美娘这么忙,也没空管着他们,您若不替我们照看着些,都成了野孩子怎么办?”
    还野孩子,
    宫中的奶娘嬷嬷,先生侍卫都是摆设么?
    薛师兄忍不住在心中翻了老大白眼。
    偏人老了,就吃一套。
    上官令歪在榻上,哼哼唧唧,“要不是看在几个孩子份上,我早就去了。难道还为你们么?”
    薛慎绿眸一闪,顿时学起师弟,上前哭唧唧,“先生别呀!您还有弟子啊,弟子还没成家立业呢,膝下又无半个儿女,先生您可不能撒手不管哪!”
    燕武帝忍不住也在心中回送一白眼,东施效颦!
    美娘帮着劝道,“师兄说得是,他这刚瞧好一个小媳妇,还等着先生您给操办主婚呢。”
    薛慎索性跪在榻边,越发卖惨。
    “先生您不知道,学生这一把年纪,回来相个亲,各种被嫌弃。好容易相到一个熟人家里,碍着面子答应考虑考虑,可人家也半天没个准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