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正文卷第32章靠山

天下第二美最新章节目录
   周娟微微笑着,着重看过在场的女孩们。
    “死过一场,我才算是想明白了。这世上对你好的,才值得你对他好。若对你不好,便是亲爹亲娘——”
    她呵呵一笑,住了口。
    只亲手给美娘摘下茶叶梗子,换上新耳环。
    “这耳坠你先将就戴着,等往后有了钱,姐姐再送更好的给你!”
    哗!
    这回不止周大娘,许多邻居的眼珠子也红了。
    这样精致的银首饰,象她们这般平民妇人,一辈子都捞不到一件。
    便是出嫁,能有一副最简单的银耳圈,都算不错了。
    可如今,小美娘却只是付出一个银角子,就平白得了一副,甚至还有可能更好。这如何不让人眼红?
    不少人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那日周娟病着回来,他们也是看到了的。
    若那天肯伸手帮一把,给银子的是自己,是不是这耳环就归自己了?
    这会子,许多人再看着周娟,目光里就多了几分殷切和讨好。
    出手大方的有钱人,谁不想巴结上去,讨些便宜?
    将众人神态尽收眼底,周娟也不啰嗦,拉着美娘就去叶家。
    “婶子,我还有些话想跟妹妹说,方便借个地方吗?”
    “方便方便,你如今可是稀客呢!”
    叶氏笑得爽朗,招呼她们回家了。还要拿钱买菜,留她们吃饭,周娟却拦着不让。
    说家里离得远,坐不了一会儿就得走。
    叶蓉灵机一动,将秋大姑给的包子拿出来,“阿娟姐要不嫌弃,我去烧个蛋花汤,配两个包子,好歹垫衬一下。”
    美娘笑道,“快去快去,记得给小宝的要甜口的,多搁些糖。今儿忘记给买糖了,别叫他怪我。婶子,你也来。正好,我也有事要找你们商量呢。”
    叶氏笑,“美娘你也别太惯着小宝了,省得坏了牙。”
    三人坐定,美娘就把秋大姑包她针线的事说了。
    虽叶氏不会这个,到底年长些,替她把把关也好。
    周娟拍手道,“这可真真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哎,索性我就直说了吧,妹妹的事,我都听说了,你那爹娘眼见也是不靠谱的。妹妹还是早做打算,有个自己的营生才好,否则我就是现成的教训。
    如今我虽要嫁到赵家,日子略殷实些,却也不想成日坐着吃闲饭。要是妹妹这里缺人,我就给你做帮手。”
    美娘喜道,“那可太好了!”
    她拿出那六个花样子,问周娟能做多少。
    听说她要的量,周娟犹豫了。
    这些样子,她倒是都能做。可再怎么样,也做不出一百根啊?
    美娘眼珠一转,“那若是只专心做一两样呢?是不是能快些?”
    叶氏也帮着出了个主意,“就算阿娟你一人做不出来,何不找两个帮手?相当于从美娘这儿再包上一回,可使得?”
    这主意极好!
    美娘乌眸一亮。
    秋大姑也说,往后这生意要是打开销路,肯定要更多人手。将花样分散开来,各人专精一样,将来不是更容易了么?
    周娟也颇为心动。
    赵家虽是双河镇人,却住在更邻近金桥镇的村里。也是占了这样地利,两边镇子的村民都方便找他,他家才不愁生意。
    如果要找针线妇人,都不必跟双河镇竞争,直接去金桥镇寻人就是。
    可这样一样,岂不就占美娘便宜了?
    美娘笑道,“我一人又不是三头六臂,能做出全部。便是不给姐姐,也得包给旁人。姐姐若是心疼我,允我抽成就好了,你看定价多少合适?”
    周娟反倒安下心来,“这样才对。便是我接了活做不来,找帮手也是要抽成的。”
    她挑了两个自己比较拿手的花样,“这个难点的三十五文,这个三十文就好。”
    这可比美娘预期低太多了。
    她还想给人涨涨价,叶氏却从桌子底下拧了她一把。
    美娘便爽快应了,“就依姐姐的。只是那线钱,姐姐要预备一下。如今做的全是精细活,线钱至少要贵一倍。”
    这也是行规,小地方接针线活,必须先出本钱。否则不能如期交货,或毁了料子,那就得自己赔了。
    周娟收了那两个样子,喝了蛋花汤,吃了包子,夸赞一回,便告辞了。
    走前叶氏特意包了个红包,硬塞给周娟,贺她再嫁。
    美娘送出巷子。
    此时不少邻居见周娟嫁得好,主要被美娘那副银耳坠刺激到了。多有准备红包,或是拿了东西,送她做贺礼。
    有些一时家里没预备,就叫周娟过几天一定再来,好补上一份。
    世态炎凉,便是如此。
    美娘忽地明白,秋大姑的话了。
    从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记得旁人的好处是应当,但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掏心挖肺,那就傻了。
    看周娟脸上笑着,神色却是淡淡,心里必也是清楚的。
    等回转叶家,叶氏方道。
    “方才我拦着,不让你给阿娟涨价,倒不为别的。只是你这生意才开张,日后总得给人个盼头。比如做的好,可以涨涨价,做得不好,也不至于压价。你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美娘恍然,“到底是我年纪小,想得不周全,谢婶子提点。”
    人心都是贪的。
    这价钱周娟既能接,必有赚头。何苦一下把人抬到屋顶,反失了晋升的台阶?
    便是周娟不怨,她底下的人,岂能不怨?
    叶氏又道,“葛家给你多少工钱,婶子不问,你也别说。往后挣多少,都自个儿藏着。你没拿婶子当外人,有好事还总带着阿蓉,婶子都记在心里,有些话便跟你直说了吧。”
    她叹道,“阿娟虽苦,好歹如今要再嫁,眼见有了依靠。偏你年纪还小,不多攒些银钱,将来可怎生着落?旁的不说,你只看今儿大伙怎么对她,便可知了。”
    美娘肃然。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周娟的遭遇,就完美证明了这一点。
    爹娘并不一定总是靠得住的,但有本事,有钱,有依靠的人,总能多赢得几分敬重。
    本事和财富,她年纪还小,可以慢慢积攒。但这靠山……
    柔白小手,抚过耳畔微凉的银坠,衬着少女乌眸里的波光,分外好看。
    忽然之间,她知道该如何给汉王府的瑞姑,或是那个谁,回信了。
    说说双河镇赈灾粮发放,寡妇再嫁的种种遭遇,不也是帮着上头“体察民情”?
    且人家巴巴的送纸笔来,不就是想让人知道,她在王府有靠山么?
    既如此,她何不稍稍靠一下,让人有用武之地?
    此时,远在三百里外,定州燕子庄,林氏老家。
    有人正拍着胸脯,四下吹嘘,“我家美娘送了这样好礼来,将来谁敢欺负她,我这当叔叔的,可是要给她做靠山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