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养成记》第三卷高处不胜寒阙四十四:大殿之上

玉女养成记最新章节目录
   楚天昭对皇上和文武百官说道:“下属经过这两天的查询,初步得出案情结论如下:首先,何大人的死并不是死于诅咒或是癫痫,而是因为他中了一种名为“神仙跳”的毒药。此药是用两种毒药混合而成的,一种叫做迷幻草,另一种叫做曼陀罗。迷幻草会让中毒的人产生幻觉,还会让人全身骚痒。而曼陀罗则会让死去的人发出浓郁的香味。在南洋一带,很多人死了之后,也会在死者的身上涂上曼陀罗,那样尸体既不会腐烂,更会发出香味。这点可以请宫里的太医证明。”
    皇上也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本来还担心这案子变成悬案呢,现在看来已经有眉目了。他兴致勃勃的问道:“那你怎么知道何大人是中了此毒药?”
    楚天昭回话道:“其实这点不难办到。我在检查何大人的尸首的时候发现他脖子上有个小小的红包,状似蚊子咬过的痕迹。而当时在御花园里有人亲眼见到有人在何大人的脖子里射了样东西。”
    旁边有人冷笑道:“御花园怎么可能有人轻易进出,那人是谁?让他出来作证。”
    楚天昭摇头:“那人的姓名暂时不能透漏,事后我当向皇上禀明一切。”
    他这么说,就是不想把杨菲儿牵扯其中,一来如果将她的名字告诉大家会对她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昨天晚上那把飞刀就是最好的证明,;二来,杨菲儿自己不出面来揭开悬案,目的就是不想抛头露面,否则被一些顽固的大臣知道了,恐怕会遭来闲言闲语,说不定还会落一个“干扰朝政”的罪名。历来女子都不被统治者认同,况且过往各朝各代有不少因为女子乱政而亡国的先例。更何况,杨菲儿的身份只是一个女官,身份低微,谁愿意听一个没有实权的人说三道四呢?还有,她身处皇宫,本来就不能被太后和皇后知晓,不然她们联合起来非要赶她走,就连皇上也不能保全。
    皇上虽然迫切想知道那个看见吹射毒针的人是谁,但是既然楚天昭这么说了,便和他唱双簧道:“不错,目前不仅要查出谁是这么事件的凶手,也要保证目击证人的安全。”
    “谢皇上恩典!”楚天昭洪亮的声音喊道。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楚爱卿,请继续说。”
    楚天昭说道:“其次就是杨大人的死。他的死看似疑点重重,凶手也确实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以为瞒天过海。殊不知百密一疏,最终还是让我查了出来。”
    他顿了顿又道:“杨大人其实是被人毒死的!”
    此言一出,众人皆大呼:“不可能,杨大人明明是身中三百多刀而死,怎么可能是中毒死?胡扯!”
    “既然已经将杨大人砍死,为什么还要给他灌毒药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楚天昭冷哼了一声,嘴角一丝笑意,似乎料到了他们会这么问,说道:“这位大人你问得好!但是你把顺序给搞错了。杨大人是先被人用毒药害死,然后被砍了三百多刀的。”
    那个大臣哈哈大笑道:“那有什么不一样吗?还不是一样画蛇添足?”
    楚天昭紧接着就回答道:“当然不一样!如果杨大人是被凶手先砍了三百多刀而死,就算第一刀是致命一刀,杨大人也不可能不发出一丝声响,何况杨大人是兵部尚书,弓马娴熟,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反抗的痕迹,就算没有反抗的痕迹,那怎么连一丝声响都没有呢?再说了,杨大人是死在密室的。按道理说,密室本来就是极少数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凶手会在密室动手呢?而且事后还可以悄无声息地逃走。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个人一定是杨大人认识的,或者是他认识的人委托来找他的。不然,凶手不可能在杨府的人谁都没发现的情况下,来到密室,杀害杨大人。”
    当楚天昭说到凶手是杨大人认识的人的时候,所有人都一惊,心道:到底谁这么大胆呢?
    众人都知道杨大人的身手在朝廷上是数一数二的,不然也不可能爬到兵部尚书的高位。纵使他再年迈,也不可能面对凶手毫无还手之力。听了楚天昭的这一番解释,大家心里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如果倒过来是先被下毒,然后被砍死又怎么样呢?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不耐烦地问道:“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杨大人怎么会被下毒呢?”
    楚天昭说道:“下官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个凶手是杨大人认识的人,可能还是比较熟悉的人,所以才会疏于防范,让凶手有了下手的机会。根据刑部的笔录和我实地的查看,杨大人的十个手指已经被凶手切掉。凶手这么做,一是想造成舆论压力,让大家认为他凶残无比。二是想消灭证据。因为一个人中毒死后,如果中的毒比较特别,那么他的手指甲会慢慢变黑。到时候刑部的人和太医一查,便将他的鬼把戏给拆穿。诚如我刚才说的,凶手是杨大人熟悉的人,而凶手下的也是见血封侯的毒药,所以杨大人纵使有再好的武功也不可能反抗,也不可能发出大一点的声音。接着凶手就对杨大人进行让人听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的事情——在杨大人尸体上砍了整整三百刀!”
    众人不禁冷汗直冒,有人说道:“有这么多的疑点,为什么刑部的人没有发现呢?”
    又有人说道:“楚指挥虽然解释得非常合理,但是为什么凶手在杨大人死了之后还在他的尸体上砍三百刀呢?他的目的不是要杨大人的命吗?”
    楚天昭没有回答第一个人的问题,因为那么说打击面太广,这也是杨菲儿在他临走的时候对他说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能再得罪其他的人。路上的时候,简亲王也说了,这可能是朝中有人争权夺位,可能那些刑部的人也是迫不得已。
    楚天昭并没有马上回答他们,他向皇上拜了拜说道:“请皇上下旨,禁止宫中和民间关于诅咒的谣言。这分明就是**裸的凶杀案,与诅咒无关!”
    皇上刚想说什么,吏部郎中刘廷辉喊道:“慢着!”然后,他对皇上俯首道,“皇上,此事不可轻举妄动,虽然楚指挥说得头头是道,但毕竟是空口无凭,不足为信。而且就算皇上您现在下旨,也不一定能让文武百官信服,让百信信服。”
    刘郎中这么一说,本来一边倒的形势,立马就发生了变化,不少人还说刘郎中处事老到,考虑周全。
    皇上一看这形势,对楚天昭投来抱歉的眼神,只得暂时作罢。
    楚天昭说道:“大家先不要急,听我慢慢说。我之所以请求皇上下旨禁止时下的谣言,因为这根本就是凶手的阴谋。刚才有大臣问,为什么杨大人死了,凶手还要砍他三百刀。那是因为凶手就是想借杨大人的死来为方孝孺诅咒的事情造势,认为是方孝孺的后代开始报复。不过,下官还没有查清到底是不是方孝孺的后代策划了这一次的阴谋。当然,何中堂的死,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时候有个头脑清醒的户部大臣说道:“下官虽然没有到过案发现场,但是听说,杨大人死后,密室的门是反锁的,这又怎么解释呢?而且密室也没有其他的通风口。”
    全殿的官员和皇上都将目光再一次地聚焦到楚天昭的身上。
    大家议论纷纷,楚天昭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家听我解释啊。当日我去杨府查看,杨府的密室门是反锁着的,而杨大人是在密室里被刺杀的。按理说凶手在杀了人之后没办法反锁门然后离去的。问题就在这里,我们仔细的搜索过了,那里并无暗道之类的,只有一扇门。问题就出在门上,其实凶手就是巧妙的利用了这扇门。我们假设一下当时的场景:凶手假装与杨大人谈论事情,然后趁其不备下毒害死了杨大人。之后他关上门对着杨大人的尸体一顿乱砍,造成了被砍死的假象。更可耻的是他怕被人发现下毒,竟然跺掉了杨大人的十个指头。”
    众人“嘶”吸了口冷气,只觉得这个凶手好残忍,又接着听下去。
    “凶手在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就想离开。他很聪明,知道大户人家一般都有藏冰,用来消暑解渴。他将冰支在门闩上,然后掩上门,等到冰化掉了,门闩自然也就掉下来了。在别人看来,门是反锁了的。我仔细看过杨大人密室的门,上面确实有一大块地方颜色与其他地方大大的不一样,而且还隐隐有水汽,杨大人的密室十分干燥,何来水汽?”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众人早听得傻了,一个个默不作声。
    他最后又说了一句:“所以说两位大人的死根本就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毒咒杀人。”
    皇上赞赏的点点头:“楚爱卿言之有理,朕看此事也与毒咒无关,肯定是有人无中生有,霍乱朝政。此事就交给顺天府尹陈天宝去查。至于下旨禁止谣言的事情,应该当机立断马上贴皇榜,如果再有人听到有人妖言惑众立斩不赦!”
    众人见皇上都这么说了,也不敢再造次。
    陈天宝上前领旨谢恩,皇上看看朝中再无大事,就宣布退朝,之后就急急忙忙的去找陈圆圆了。
    楚天昭找到杨菲儿的时候,她正在椅子上打瞌睡呢。楚天昭叫醒她,把大致的情形说了一遍。杨菲儿听的眉开眼笑,大笑:“说得好啊,这次你可立大功了,完了皇上肯定大大的赏赐你。”
    楚天昭也笑道:“赏赐不要紧,主要是你的圆圆姑娘要好。”这句话听上去蛮动听的,但是杨菲儿就是觉得气闷,凭什么每句话都离不开陈圆圆?
    见她**了,楚天昭又说道:“我今天见到简亲王了,他问你好呢。”杨菲儿叹了口气道:“哎,我现在住在深宫,什么简亲王啊,骆公子。除了楚大哥,我连个像样点的男人都看不到。”
    楚天昭想起简亲王对他说的话,本来想告诉杨菲儿,又怕增加她的烦恼。话到嘴边又生生的咽了下去。
    午后,楚天昭正打算小憩一会。手下来报:“顺天府的来去办案的时候,发现杨府的密室已经被家人改造建成佛堂了,大人说的那块门板已经被人改装,上面涂上了别的颜色。”楚天昭猛地坐起来,几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心道:坏了,有人捷足先登了。
    他匆忙出门,正好在亭子口遇见正在喂鱼的杨菲儿。他便把这事告诉了杨菲儿,杨菲儿大叫:“不好,快派人去何府把守,晚了就来不及了。”楚天昭也是此意,当下他二话不说就冲了出去。杨菲儿想了想,觉得不对劲,赶紧找了皇上身边的小成子和几个太监去了杨府。
    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何府内大火连天,众人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