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474章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小大人一般,上前来先给父母行礼,然后就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好奇的打量着梅晓彤。
    杜仲景就吩咐:“这是你小师姑,去见礼。”
    那边言明娘就介绍:“我家老大想是你见过,这个是我家老二,南哥儿。”这叫南哥儿的就是杜仲景的幺子,杜天南。
    那杜天南也就上来见礼,一板一眼的喊师姑。
    梅晓彤不由自主的就乐了,摸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她问过齐夫人,杜家几个孩子的生肖,按照生肖,给每个孩子用金子打了一个属相。
    那图样是她亲手画的,是她以前世界的那种可爱卡通风格,索性是画了一整套,也打了两套,预备着到了京城说不得用得上。
    先前杜使君到前院,梅晓彤也给了一条小金龙,连杜使君那么大的孩子了,看了都爱不释手。
    杜天南属猪,梅晓彤掏出来的就是一个特别憨态可掬,圆滚滚的小金猪。
    本来老成的杜天南,看到那金猪,眼睛都亮了,不过看得出来他家教甚好,即使喜欢之极,也还是回头看言明娘。
    言明娘点点头,他才忙行了个礼,嘴里说着:“谢师姑。”然后迫不及待地接过那金猪,捏在掌心里,到一边赏玩去了。
    言明娘还客套了几句,说让梅晓彤破费了。
    梅晓彤也就笑着:“初次见两位侄儿,我们一直在乡下,也没什么可拿出手的,不过就是点小玩意,只要两位侄子不嫌弃就好。”
    一时间满堂和气。
    没过一会,先前那个打帘子的丫鬟就来禀告,说是饭已经好了,请示言明娘,是分开摆在前院一桌,后院一桌,还是?
    言明娘只看着杜仲景:“师妹一家又不是外人,就摆在前厅好了。你去将二太太和志哥儿也请来,虽然二叔今日不在家,也不碍事。”
    杜仲景果然赞许的点了点头。
    那丫鬟见了,也就顺势出去传话去了。
    没过多久,就听到脚步声,然后门帘掀开,顿时屋里一亮,一个美貌的妇人和一个年纪约七八岁的男童走了进来。
    梅晓彤知道,这大约就是那二嫂了。
    果然,言明娘介绍着,两厢见礼,那美貌女子就是杜太医的二儿媳妇古氏。
    那男童是二房杜秀岩和古氏唯一的儿子,杜远志,排行老二,家里长辈都叫他志哥儿。
    志哥儿自然也收到了同样的见面礼,一个小金虎,奶凶奶凶的那种,可把志哥儿高兴坏了,拿着就到古氏面前炫耀。
    古氏看起来话不多,不过见了志哥儿手里的见面礼,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再看向梅晓彤的眼神都柔和了几分。
    人
    都到齐了,一面让人去请安华皓和杜使君到前厅用饭,大家也都挪到了前厅。
    虽然说是一家人,到底男女有别,又是第一次见面,前厅里还是分开了男女两桌。
    杜仲景带着几个孩子陪着安华皓,这边女眷这边就只有言明娘和古氏还有梅晓彤三人,中间用屏风隔开。
    想来杜太医信中交代过,上来的菜,一半都是素菜,席上,杜仲景也没有劝酒,大家不过略微说几句话,也就吃完了。
    饭后吃了茶,梅晓彤和安华皓就要告辞。
    言明娘还苦留吃了晚饭再回去,梅晓彤只得道:“这次我娘也跟着来了京城,如今还在客栈,实在是放心不下。以后上门的日子还长着呢,只怕到时候天天上门来,大嫂天天见我都厌烦了,今日实在是抱歉了。”
    言明娘还要说什么,倒是古氏开口帮着说了一句话:“既然如此,师妹就先回去吧。想必伯母在客栈中也挂心师妹呢,以后师妹上门的日子是尽有的,且不在这一日两日的。”
    言明娘这才罢了,和古氏将两人送到了二门口,还嘱咐闲了就过来玩,别生分了之类的话。
    杜仲景带着儿子和侄子,将两人送到门口,管家早就准备好了自家的马车,请两人上了马车,又嘱咐车夫好生将人送到,直到看着马车都走远了,才转身进去。
    进去内院,管家已经将梅晓彤带来的礼单呈到了言明娘面前,两份礼单,一份是给大房的,一份是给二房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也不过是些奇珍山货,还有梅晓彤自己亲自染的几匹布料而已,大房这边是茜红,二房那边是姜黄,都是极为衬托女子皮肤的颜色。
    言明娘只看是布料,没当一回事,就打算让丫鬟收到库房去,她每日里绫罗绸缎都穿不完,对布料实在是没看在眼里。
    虽然如今因为宫里德妃娘娘喜好,京城倒是流行穿布料的衣服,只是人家德妃娘娘穿的,可是特供的,那颜色,啧啧,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好看绚丽。
    别人如何比得?吉祥染坊出的颜色料子,和德妃娘娘穿过一样的,那真是供不应求,一出来就被抢光了。
    他们家如何抢得过那些梅公勋贵人家?
    也有别家仿染的,有那买回去的就发现,那别家的不仅颜色不如那吉祥染坊的艳丽,还不能洗,一过水就褪色不成个样子。
    因此,言明娘还以为这梅晓彤是看着这颜色好看,在别家买的呢,也就没放在心上。
    还是古氏,她有个表姐倒是在宫里,是个不太得宠的妃嫔,前些日子进宫去看望,正好碰到了德妃娘娘给她表姐宫里送赏赐去,里面就有这
    姜黄的一匹布料。
    古氏当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传说中的不褪色,越洗越鲜亮的姜黄布。
    表姐也难得有这样的体面,倒是大方的让她们都上手摸了摸。
    因此古氏记忆犹新,此刻见那姜黄,倒似乎比在宫里看到的那颜色还更纯一些,忍不住就让丫鬟抱到面前,她捏了捏,又沾了茶水揉了一下那布料。
    再看手上,却一点都没沾染上颜色,顿时就一喜:“莫非这是吉祥染坊出的?”
    言明娘看了,也忙让丫鬟将那茜红的料子拿来,也用水打湿后,发现不仅不褪色,那沾了水的红色,倒是越发鲜艳了。
    妯娌俩互相看看,都有些不相信,翻看那布料的不显眼处,果然看到了吉祥染坊的标志。
    顿时有些傻眼了,这师妹从乡下来,如何会买到吉祥染坊的布料?
    “我听说这吉祥染坊可是在各州府也开了铺子了,说不得是师妹在进京城的路上买的?”言明娘猜测。
    刚好杜仲景进来,古氏忙站起来见礼。杜仲景就问:“怎么了这是?”看一眼放在桌上的礼单,还有丫头捧着的布料,倒是多说了一句:“师妹家在千里之外的荆县,那是小地方,自然不如咱们京城繁华。这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不管送的是什么,都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言明娘和古氏都站起来说是。
    言明娘坐下后才笑着将事情说了,只说着礼物哪里轻了,反而是极重的,让她们都不好意思了。
    杜仲景听了倒是笑了,“难怪你们不知道呢,我们这小师妹最开始发家,就是靠着一手染布的好手艺。如今宫里德妃娘娘最爱的布料,可都是我那小师妹亲手染出来的。”
    言明娘和古氏都听傻了,再看这手里的布料,莫不是这也是小师妹亲手染的?
    这岂不是说,她们和德妃娘娘一个待遇了?
    这么看着,这两匹布料简直太珍贵了。
    古氏忙让贴身丫鬟将自己那匹布料给接过来,也无心在大房呆了,这种好东西,得抱回自己房里,想想如何裁剪一套衣裳出来才是。
    吩咐丫头们抱着梅晓彤给二房的礼,就告退了。
    这边言明娘倒是露出歉意来:“老爷,我没想到师妹送的礼这般贵重,倒是我们的回礼给得太过简薄了。”
    杜仲景没当回事:“一家人,不用这般。眼看就要过年了,你年礼备得厚些就是了,记得师妹家还有高堂,到时候别失礼就行。我看师妹和妹婿倒都是心胸开阔之人,定是不会计较这些小事的。”
    言明娘点头应了,吩咐丫鬟们把礼单和礼物都搬下去,一面就说:“我看今日师妹
    给君哥儿他们的见面礼都颇为贵重,本来还有些担心太让他们破费了,以咱们两家的交情,实不至于如此生分客气。听老爷说师妹居然给德妃娘娘染布发家,才知道是我多虑了。”
    杜仲景摇摇头:“就知道你担心这些,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就算小师妹他们住在咱们家,也肯定是家常日用都是她们自家开销负责,你就是不放心。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色色都要亲自操心过问,哪里用得着如此?还累坏了自己的身子不是?”
    “小师妹他们虽然是从县城而来,可看谈吐为人,也是极好的,你就将心稳稳的放到肚子里去吧!你也不想想,咱们爹娘是什么人?若是小师妹他们为人略差些,爹能收她做关门弟子?”
    “你看,你还担心了好些日子,一时说怕怠慢了她们,一时又担心她们家资不丰,咱们补贴的太过了,倒让小师妹他们面子上不好看。如今可是放心了?”
    说到最后,杜仲景也不知道是调侃开始不满。
    言明娘脸一红:“我这是枉做小人了还不成!我嫁给老爷多年,爹娘待我若亲生女儿,二弟和二弟妹对我这个当大嫂的也是颇为尊重。这突然爹回老家收了个关门女弟子,咱们又没见过,这凭空多出一个妹子来,我这不是想着爹娘在荆县恐怕多得这师妹照顾,这到了京城,于情于理,我这当大嫂的也得慎重不是?所以多想了些,倒是我误了!”说着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的,三言两语将杜仲景哄得换了脸色,这才放下心来。
    且说安华皓和梅晓彤上了马车,才发现,这马车里还堆了小半车东西,一看就知道这应该是杜府的回礼。
    因着驾车的是杜家车夫,两人也就没说话,只闭目养神。
    看到了客栈,那车夫和客栈伙计帮着将东西给搬到了院子里,安华皓又给了二十来个大钱的赏钱,才打发车夫回去了。
    李婆子从梅晓彤和安华皓出门就担心着,连中午饭都没什么心思吃,随便填了几口,就眼巴巴的看着院子门口。
    好不容易两人回来,忙拉着两人进屋,让他们坐在炕上暖和,谷雨又端上热水和帕子来洗脸洗手,又端上茶来,才开口问:“今天去杜府咋样?没给你们脸色看吧?人和气不?”
    虽然李婆子是十分信重杜太医和齐夫人,可这毕竟没见过他们的儿子是吧?这又是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李婆子哪里放心得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